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宏岳专利>正文

油压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64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避免安装时刮破油管内壁的油压接头,设有一接通管,该接通管的顶端是凸设一卡凸端,并使接通管位于卡凸端的下方套设一活动螺套,而接通管的底端则形成一连接油管的接管端,该接通管位于活动螺套与接管端之间的周缘上设一卡齿部,并于该接通管下方设有一卡止螺帽,并于该卡止螺帽中央穿设一齿形孔,使该齿形孔供接通管的卡齿部嵌入啮合。(*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压接头。目前用于连接油压管的油压接头,其中较早期的油压接头是设有一接通管40(如图5中所示),其中该接通管40的中央段落,是一体凸设出一可供钳子、扳手等工具30咬合的咬止部41,而接通管40的底端则为一可供油管套嵌的接管端42,并于该接管端42外形成一外覆管43,使外覆管43与接管端42间形成可供油管嵌置的空间,而接通管40的顶端则形成一卡凸缘44,并使卡凸缘44下方卡设一活动螺套45,使该活动螺套45可于接通管40上定位转动。以此,当此种油压接头于装设时,是可将欲连接的油管20嵌入于外覆管43与接管端42之间的容置空间内(如图5的假想线所示),并利用油压工具将外覆管43朝接管端42挤压,使油管20以此受到外覆管43及接管端42的锯齿咬合固定,再以一钳子或扳手等工具30卡止于接通管40的咬止部41上,再转动活动螺套45使其与另一油管的中间接头21相螺合,以此而完全两油压管路的连接。然而上述此种油压接头,由于接通管40的咬止部41是设计与接通管40形成一体,故而此种连接管40在制造时,必需要利用一大于咬止部41外径的六角管,将其六角实心棒车削成具有凹凸外径的接通管40,如此结构的设计不但造成材料及车削成本的浪费,而且活动螺套45也必需要以特殊机械来压合于卡凸缘44下方活动定位,方可使活动螺套45于接通管40上转动,如此更增加组装上的麻烦及成本多余的支出。故而有设计者鉴于上述此种油压接管制造麻烦及成本太高等缺点,进一步设计出如图6中所示的油压接头,其中该油压接头是设有一接通管50,该接通管50的顶缘是外凸形成一卡凸端51,该接通管50上套设一活动螺套52并抵止于卡凸端51下方旋转,而接通管50底缘则同样形成一连管端53,另设有一咬止螺帽54,该咬止螺帽54的中央具有一可套设于接通管50外径的通孔540,并于该咬止螺帽54底缘连接一外覆管55。藉此,当此种油压接管于组合时,可将活动螺套52由接通管50的接管端53套入抵止于卡凸端51底缘,并将咬止螺帽54的通孔540连同外覆管55一同套入于接通管50上,再可将油管20嵌入于外覆管55与接管端53间咬合固定(如图6的假想线所示),再转动活动螺套52使其与另一油管20的中间接头21相螺合,以此来将两油压管路相连接。由上述第二种传统的油压接头来看,确实已能够解决第一种传统油压接头制造麻烦及成本太高的缺点,而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然而若就事实上使用上来观察,则可发现由于此种咬止螺帽54是仅直接以通孔540套设于接通管50上,故而当使用者以工具30夹紧咬止螺帽54,并旋转活动螺套52与中间接头21螺合时,其中该活动螺套52在即将与中间接头21螺紧时,是会因摩擦力而带动接通管50一起旋转,造成套嵌于接通管50接管端53上的油管20管壁,因接通管50的旋转而遭到刮伤,严重甚至造成油管20因而破裂的不良后果,因此第二种传统油压接头仍有必要加以改进。有人进一步将上述此种油压接头再加以改进,而开发出一种《防止油管接头承受高压时发生旋松的结构改良》(见台湾专利公告第196496号),该专利主要是于接通管上铣削成正八边形,并使咬止螺帽的内孔形成八角孔,以此与接通管的八边形相契合的固定,惟由于以接通管的管体铣削成内接八边形,故而使得接通管原本的肉厚部会被铣削得太薄,造成接通管管壁破裂而不堪使用;而若不铣削成正八边形,而仅铣削成八个小平面,在组装的过程中,将外覆管套设于咬止螺帽下方时,其中内部接通管的八个小平面的位置,便无法由肉眼直接观看到,故而当以工具将外覆管与咬止螺帽一同咬合夹紧于接通管时,若没有相对夹持到各小平面的平面时,则就无法使咬止螺帽达到定位的效果,同样会造成咬止螺帽会于接通管上打滑的情况,是以此种结构是存在有极大的缺点而需加以改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组装方便、成本低廉,又可避免安装时刮破油管内壁的油压接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油压接头,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接通管,该接通管的顶端是凸设一卡凸端,并使接通管位于卡凸端的下方套设一活动螺套,而接通管的底端则形成一连接油管的接管端,并使该接通管位于活动螺套与接管端之间的周缘上,是分布形成一卡齿部,并于接通管下方设有一卡止螺帽,并于该卡止螺帽中央穿设一齿形孔,使该齿形孔供接通管的卡齿部嵌入啮合。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成本低,制造组装方便,而且可避免安装时刮破油管内壁。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安装时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第一种传统油压接头安装时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第二种传统油压接头安装时的剖视示意图。首先请配合参看图1、2及3中所示,其中本技术的油压接头是同样设有一接通管10(如图2、3中所示),该接通管10顶缘凸设一卡凸端11,卡凸端11的下方则套设一活动螺套12,并于接通管10的底端形成一接管端13,并使接通管10位于活动螺套12与接管端13的周缘上,是以冲模挤压的方式,直接冲压出呈锯齿状分布的卡齿部100,而接通管10的下方则设有一卡止螺帽14(如图2中所示),该卡止螺帽14的底缘是连接一外覆管15,并使卡止螺帽14中央同样以冲模冲削出一齿形孔140,并使该齿形孔140是可供接通管10的卡齿部100嵌入啮合。藉此,当使用时(如图3、4中所示),是可将卡止螺帽14套设过接通管10,并使接通管10的卡齿部100嵌入于卡止螺帽14的齿形孔140内,并将外覆管15咬合卡制于卡止螺帽14的底缘上,再将欲连接的油管20嵌入于外覆管15与接通管10的接管端13间,并挤压外覆管15向油管20咬合固定(如图4的假想线所示),再以钳子或扳手等工具30咬止于卡止螺帽14上,再转动活动螺套12与另一油管的中间接头21相螺合,而由于本技术卡止螺帽14的齿形孔140是与接通管10的卡齿部100相啮合的设计,故而当活动螺套12在锁紧于中间接头21时,使用者可藉工具30将卡止螺帽14止动,进而来避免接通管10随着活动螺套12转动而造成油管20刮伤的情况,以此来达到使油压接头与油管间的安装更为方便、安全的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油压接头,设有一接通管,该接通管的顶端是凸设一卡凸端,并使接通管位于卡凸端的下方套设一活动螺套,而接通管的底端则形成一连接油管的接管端,其特征在于该接通管位于活动螺套与接管端之间的周缘上分布形成一卡齿部,并于该接通管下方设有一卡止螺帽,于该卡止螺帽中央穿设一齿形孔,使该齿形孔供接通管的卡齿部嵌入啮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避免安装时刮破油管内壁的油压接头,设有一接通管,该接通管的顶端是凸设一卡凸端,并使接通管位于卡凸端的下方套设一活动螺套,而接通管的底端则形成一连接油管的接管端,该接通管位于活动螺套与接管端之间的周缘上设一卡齿部,并于该接通管下方设有一卡止螺帽,并于该卡止螺帽中央穿设一齿形孔,使该齿形孔供接通管的卡齿部嵌入啮合。文档编号F16L33/00GK2396255SQ9924946公开日2000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压接头,设有一接通管,该接通管的顶端是凸设一卡凸端,并使接通管位于卡凸端的下方套设一活动螺套,而接通管的底端则形成一连接油管的接管端,其特征在于:该接通管位于活动螺套与接管端之间的周缘上分布形成一卡齿部,并于该接通管下方设有一卡止 螺帽,于该卡止螺帽中央穿设一齿形孔,使该齿形孔供接通管的卡齿部嵌入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岳
申请(专利权)人:黄宏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