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按钮能T型向后折叠的汽车座椅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707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9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带按钮能T型向后折叠的汽车座椅头枕。它包括触发按钮、推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活动扣板、扣板拉簧、杠杆板、小扭簧、扭簧铆销;所述活动扣板的上半部分为呈棒状的着力臂,活动扣板的下半部分为传力臂,所述传力臂的底部为与所述齿板上的齿槽相匹配的齿勾,所述杠杆板的主体呈“T”形的板状,杠杆板的下半部分主体的右侧设有垂直向前延伸的杠杆板着力舌,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触发按钮相连,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杠杆板着力舌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实发明专利技术头枕不仅能作上下移动调整,还能向前后方向作“T”型折叠调整,操作简单,体积小,制造简单、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特别是公开一种带按钮能T型向后折叠的汽车座椅头枕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座椅头枕的前后角度基本是固定的。有些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只能上下移动,通过上下移动以达到乘车人所需的位置,但不能从前后方向上作调整。在另一些设有按钮的头枕上,通过按动按钮,触动头枕骨架中的零件发生作用,也只能使头枕作上下移动,同样不能在前后位置作任何调整,乘车人只能调整高度方向以达到舒坦的位置。头枕过高,影响驾驶员的后视视线,带来不安全隐患。当后排座椅向前折叠的时候,要有很大的空间才能把座椅折叠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简单、低噪音、安全可靠的带按钮能T型向后折叠的汽车座椅头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按钮能T型向后折叠的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左耳盖板I、右耳盖板7、连接焊管6、触发按钮8、推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由主轴19、齿板14、弹性圆柱销17、扭簧18构成,所述齿板14套在主轴19上并固定,所述齿板14上设有齿槽22,所述弹性圆柱销17垂直穿过主轴19并固定在主轴19上,所述扭簧18套于主轴19上且扭簧18的一端勾于弹性圆柱销17上,所述左耳盖板I的背侧下方设有向右伸出的拉簧钩槽2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活动扣板5、扣板拉簧16、杠杆板2、小扭簧3、扭簧铆销4 ; 所述活动扣板5的上半部分为呈棒状的着力臂27,活动扣板5的下半部分为传力臂28,所述传力臂28的底部为与所述齿板14上的齿槽22相匹配的齿勾23,所述着力臂27与传力臂28的交界处设有横向销孔32,所述横向销孔32通过扣板铆销11与左耳盖板I相连,横向销孔32与扣板铆销11为可旋转式连接,即活动扣板5可沿扣板铆销11旋转,所述传力臂28上还设有向右伸出的扣板销15,所述扣板拉簧16的一端固定于扣板销15的右侧末端,扣板拉簧16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左耳盖板I的拉簧钩槽21中; 所述杠杆板2的主体呈“T”形的板状,杠杆板2的下半部分主体的右侧设有垂直向前延伸的杠杆板着力舌20,所述杠杆板2的主体的上部设有连接孔29,所述左耳盖板I的背侧上部设有向右突出的杠杆板连接件30,所述杠杆板连接件30上设有杠杆板铆接孔26,所述小扭簧3、连接孔29、杠杆板铆接孔26依次从前向后套在扭簧铆销4上形成可旋转式连接,可旋转式连接即所述杠杆板2可沿扭簧铆销4旋转,所述小扭簧3上设有向下的伸出端31,所述伸出端31靠在所述杠杆板着力舌20的左侧;所述活动扣板5的着力臂27靠在所述杠杆板2的上部左端的下方; 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杆12,所述推动杆12从左向右横向穿过左耳盖板1,所述推动杆12的左端与所述触发按钮8相连,推动杆12的右端与所述杠杆板着力舌20接触,所述推动杆12的位置在所述活动扣板5的着力臂27的下方。所述活动扣板5的着力臂27与传力臂28之间的夹角为125度 140度。所述左耳盖板I背侧的内壁上设有缓冲垫13,所述缓冲垫13位于齿板14与左耳盖板I之间,以防止本专利技术头枕在自动折叠过程中齿板14与左耳盖板I碰撞发生噪音。所述活动扣板5的着力臂27与传力臂28互成角度或呈弧形,所述着力臂27的顶面为平面。所述推动杆12的右端呈半球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杠杆板2作为传动件之一将传动机构与推动机构进行连接,本专利技术头枕不仅能在原来的基础上通过头枕杆上、下作移动调整,还能向后方向作折叠调整,操作简单,体积小,制造简单,安全可靠;通过按动按钮就能使头枕向后自动折叠,用手操作回复到原位,完成折叠的理想功能。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除左耳盖板、右耳盖板、连接焊管外的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原始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其中1、左耳盖板;2、杠杆板;3、小扭簧;4、扭簧铆销;5、活动扣板;6、连接焊管;7、右耳盖板;8、触发按钮;9、按钮弹簧;10、按钮座;11、扣板铆销;12、推动杆;13、缓冲垫;14、齿板;15、扣板销;16、扣板拉簧;17、弹性圆柱销;18、扭簧;19、主轴;20、杠杆板着力舌;21、拉簧沟槽;22、齿槽;23、齿勾;26、杠杆板铆接孔;27、着力臂;28、传力臂;29、连接孔;30、杠杆板连接件;31、伸出端;32、横向销孔;33、按键。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图f图3,本专利技术包括左耳盖板I、右耳盖板7、连接焊管6、触发按钮8、推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动机构。所述触发按钮8由按键33,按钮弹簧9、按钮座10组成。 所述转动机构由主轴19、齿板14、弹性圆柱销17、扭簧18构成,所述齿板14套在主轴19上并固定,所述齿板14上设有齿槽22,所述弹性圆柱销17垂直穿过主轴19并固定在主轴19上,所述扭簧18套于主轴19上且扭簧18的一端勾于弹性圆柱销17上,所述左耳盖板I的背侧下方设有向右伸出的拉簧钩槽21。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活动扣板5、扣板拉簧16、杠杆板2、小扭簧3、扭簧铆销4 ; 所述活动扣板5的上半部分为呈棒状或臂状的着力臂27,活动扣板5的下半部分为传力臂28,所述着力臂27与传力臂28互成角度或呈弧形,所述着力臂27的顶面为平面,当所述着力臂27与传力臂28之间互成角度时其夹角的角度为125度 140度。所述传力臂28的底部为与所述齿板14上的齿槽22相匹配的齿勾23,所述齿勾23用于与转动机构的齿板14产生联动,所述着力臂27与传力臂28的交界处设有横向销孔32,所述横向销孔32通过扣板铆销11与左耳盖板I相连,横向销孔32与扣板铆销11为可旋转式连接,即活动扣板5可沿扣板铆销11旋转,所述传力臂28上还设有向右伸出的扣板销15,所述扣板拉簧16的一端固定于扣板销15的右侧末端,扣板拉簧16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左耳盖板I的拉黃钩槽21中; 所述杠杆板2的主体呈“T”形的板状,杠杆板2的下半部分主体的右侧设有垂直向前延伸的杠杆板着力舌20,所述杠杆板2的主体的上部设有连接孔29,所述左耳盖板I的背侧上部设有向右突出的杠杆板连接件30,所述杠杆板连接件30上设有杠杆板铆接孔26,所述小扭簧3、连接孔29、杠杆板铆接孔26依次从前向后(即从左耳盖板I的前方向背侧方向)套在扭簧铆销4上形成可旋转式连接,可旋转式连接即所述杠杆板2可沿扭簧铆销4旋转,所述小扭簧3上设有向下的伸出端31,所述伸出端31靠在所述杠杆板着力舌20的左侧,小扭簧3用于复位杠杆板2 ;所述活动扣板5的着力臂27靠在所述杠杆板2的上部左端的下方。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杆12,所述推动杆12从左向右横向穿过左耳盖板1,所述推动杆12的左端与所述触发按钮8相连,推动杆12的右端与所述杠杆板着力舌20接触,所述推动杆12的右端呈半球状,所述推动杆12的位置在所述活动扣板5的着力臂27的下 方。所述左耳盖板I背侧的内壁上设有缓冲垫13,所述缓冲垫13位于齿板14与左耳盖板I之间,以防止本专利技术头枕在自动折叠过程中齿板14与左耳盖板I碰撞发生噪音。根据图4、图5,结合图f图3,本专利技术基本原理是当本专利技术头枕需折叠时按动触发按钮8的按键33,推动推动杆12向右运动,推动杆12推动杠杆板2下半部分的杠杆板着力舌20同时向右运动,同时带动杠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带按钮能T型向后折叠的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左耳盖板(I)、右耳盖板(7)、连接焊管(6)、触发按钮(8)、推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由主轴(19)、齿板(14)、弾性圆柱销(17)、扭簧(18)构成,所述齿板(14)套在主轴(19)上并固定,所述齿板(14)上设有齿槽(22),所述弹性圆柱销(17)垂直穿过主轴(19)并固定在主轴(19)上,所述扭簧(18)套于主轴(19)上且扭簧(18)的一端勾于弹性圆柱销(17)上,所述左耳盖板(I)的背侧下方设有向右伸出的拉簧钩槽(2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活动扣板(5)、扣板拉簧(16 )、杠杆板(2 )、小扭簧(3 )、扭簧铆销(4 ); 所述活动扣板(5)的上半部分为呈棒状的着カ臂(27),活动扣板(5)的下半部分为传カ臂(28),所述传カ臂(28)的底部为与所述齿板(14)上的齿槽(22)相匹配的齿勾(23),所述着カ臂(27)与传カ臂(28)的交界处设有横向销孔(32),所述横向销孔(32)通过扣板铆销(11)与左耳盖板(I)相连,所述传カ臂(28)上还设有向右伸出的扣板销(15),所述扣板拉簧(16)的一端固定于扣板销(15)的右侧末端,扣板拉簧(16)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左耳盖板(I)的拉簧钩槽(21)中; 所述杠杆板(2)的主体呈“T”形的板状,杠杆板(2)的下半部分主体的右侧设有垂直向前延伸的杠杆板着力舌(20),所述杠杆板(2)的主体的上部设有连接孔(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银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岱美汽车内饰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