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校正砝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1351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校正砝码,其中,所述电子皮带秤具有计量框架,所述计量框架上设有至少一个计量托辊,所述计量托辊与输送机的支撑托辊共同托起输送皮带,沿所述输送皮带的移动方向,在计量框架的两相对应侧的上部形成相对应的校正砝码放置部,至少一对校正砝码能对称地设置在该砝码放置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长条状的校正砝码沿着输送皮带运行的方向对称地置于计量框架上表面的校正砝码放置部上,并使设置的校正砝码的总重尽可能的接近有效计量段皮带上实际使用时物料的真实重量,能更好的模拟实际物料,与公知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大幅度地提高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且结构简单,校正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砝码,尤其是ー种能更好的模拟实际物料、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大幅提高校正精度的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砝码。
技术介绍
电子皮带秤是安装在输送皮带机上,用于测量(计量)物料的输送量的ー种自动计量设备。 图I是公知的具有电子皮带秤的输送机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输送机的输送框架I上安有一系列的支撑托辊2,它们托起皮带3 (为了避免线条太多,影响关键部分的清楚表示,图中仅画出一段皮带,支撑托辊2的支撑架也未画出)。在输送机的一个选定的部位,安装电子皮带秤,所述电子皮带秤具有计量框架4,它被荷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托起。在计量框架4上安装的托辊被称为计量托辊5、51、52。所述计量托辊5、51、52和支撑托辊2共同托起皮带3,使皮带3可以顺利运行,完成物料的输送。当被输送的物料经过计量托辊5、51、52时,物料的重量就会传递到计量框架4下面的荷重传感器,荷重传感器输出正比干物料重量的电信号,传输到相关的仪表,这样就可以计量出被输送的物料重量。电子皮带秤在使用中,需要经常进行校正,也就是对它进行校准。最佳的方案是用实际的物料进行校正,就是让已知重量的ー批物料,通过输送机上的电子皮带秤来进行校准。一般情况,这批物料要有几吨至几十吨,这样才校的比较准确,因为物料量大,实际操作很不方便,在实际生产中很难采用此方法进行校正。目前,常用的ー种方法是,用一种已知重量的砝码,放到电子皮带秤上,用以模拟实际物料,对电子皮带秤进行校正。通常的方式如图I所示在电子皮带秤的计量框架4上,一般是在计量框架中间部位的两侧,固定有左右对称的挂破码杆6,在需要校正电子皮带秤时,就在上述的挂破码杆6上,左右各挂上ー个已知重量的砝码7,用以模拟皮带3上的实际物料。通过一定的比例关系的数学计算,就可以计算出砝码重量和对应实际物料的比例值。于是,挂上砝码7就好像在皮带上平铺上ー层已知重量的物料,这样,就可以对电子皮带秤进行校正了。这种方式比用真实物料校准电子皮带秤的方法简单方便,使用很广。但是其缺点是精度低,就是用砝码来模拟实际物料带来的误差比较大。经过分析和实际试验,发现导致这种挂砝码校正方式的缺陷在干,因只在ー个点上加载重量,实为单点受力,整个计量框架产生的形变(尽管很小,但经实际的测量,对精度的影响并不小),与平铺在皮带上的一层物料使计量框架产生的形变,很不相同。并且它们之间很难找到一种对应的数学关系,因此这种校正方法的精度一直无法提高。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本技术的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校正砝码,从而能有效的提高电子皮带秤的校正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校正装置和校正砝码,尤其是ー种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和用于该装置的校正砝码,从而能更好的模拟输送机上实际输送的物料,有效地提高电子皮带秤的校正精度。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其中,所述电子皮带秤具有计量框架,所述计量框架上设有至少ー个计量托辊,所述计量框架设置在荷重传感器上,所述计量托辊与输送机的支撑托辊共同托起输送皮带,沿所述输送皮带的移动方向,在计量框架的两相对应侧的上部形成相对应的校正砝码放置部,至少ー对校正砝码能对称 地设置在该砝码放置部。如上所述的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其中,所述校正砝码上设有能方便搬运的把手。如上所述的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其中,所述校正砝码的底部具有至少ー个定位凹槽,所述计量框架的校正砝码放置部设有与所述计量砝码的定位凹槽相对应的定位柱销。如上所述的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其中,所述柱销上套设有软垫。如上所述的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其中,所述计量框架上设有多个计量托辊,每两个相邻的计量托辊之间的计量托架两相对侧的上部均形成有校正砝码放置部,所述校正砝码能对称地设置在该砝码放置部上。如上所述的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其中,所述校正砝码呈长条状,其长度为两相邻计量托辊之间距离的70% -90%。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校正砝码,该砝码能用于如上所述的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其中,所述校正砝码呈长条状。如上所述的校正砝码,其中,所述校正砝码上设有能方便搬运的把手。如上所述的校正砝码,其中,所述校正砝码的底部具有至少ー个定位凹槽。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是本技术通过将长条状的校正砝码对称地置于计量框架上表面的校正砝码放置部上,且各校正砝码的大小相同,并使设置的校正砝码的总重尽可能的接近有效计量段皮带上实际使用时物料的真实重量,由于这些校正砝码是沿着输送皮带运行的方向放置,相对来说更加均匀,能更好的模拟实际物料,经过多次现场实验证明,与公知技术的单点悬挂砝码的方法相比,能大幅度地提高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本技术结构简单,校正操作方便,且校正砝码在使用中平稳无振动。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g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I是公知的具有电子皮带秤的输送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具有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的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的校正砝码定位机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校正砝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I、输送框架 10、输送机2、支撑托辊3、输送皮带4、计量框架 40、计量框架41、砝码放置部 411、定位柱销412、软垫 5、51、52、计量托辊50、电子皮带秤 6、挂砝码杆7、砝码8、校正砝码80、定位凹槽 9、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图2是本技术的具有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的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的校正砝码定位机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校正石去码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其中,所述电子皮带秤50具有计量框架40,所述计量框架40上设有至少ー个计量托辊,所述计量框架40设置在荷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上,所述计量托辊与输送机10的支撑托辊2共同托起输送皮带3,沿所述输送皮带3的移动方向,在计量框架40的两相对应侧的上部形成相对应的校正砝码放置部41,至少ー对校正砝码8能对称地设置在该砝码放置部41。本实施例中,仅以设置三个计量托辊5、51、52的电子皮带秤50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电子皮带秤可以设置一个计量托辊或多个计量托辊(计量托辊设置的数量不限,根据不同的要求设置),但是它们的原理是ー样的。其中,如图3、图4所示,所述校正砝码8上设有能方便搬运的把手9。为了使校正砝码8能准确的设置在所述砝码放置部41,优选在所述校正砝码8的底部设置至少ー个定位凹槽80,而在所述计量框架40的上部校正砝码放置部41设有与所述计量砝码8的定位凹槽80相对应的定位柱销411。此外,还可以在所述定位柱销411上套设有软垫412,以使校正砝码8能稳固地设置在计量框架40,防止校正砝码8的滑落。在ー个具体方案中,所述校正砝码8呈长条状。当如图2所示,电子皮带秤50具有多个计量托辊时,可以在每两个相邻的计量托辊之间的计量托架两相对侧的上部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其中,所述电子皮带秤具有计量框架,所述计量框架上设有至少ー个计量托辊,所述计量框架设置在荷重传感器上,所述计量托辊与输送机的支撑托辊共同托起输送皮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输送皮带的移动方向,在计量框架的两相对应侧的上部形成相对应的校正砝码放置部,至少ー对校正砝码能对称地设置在该砝码放置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砝码上设有能方便搬运的把手。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砝码的底部具有至少ー个定位凹槽,所述计量框架的校正砝码放置部设有与所述计量砝码的定位凹槽相对应的定位柱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三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