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润滑型回转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1211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维护、全密封的自润滑型回转驱动装置。由壳体、回转齿轮、蜗杆等组成,所述壳体包括轴壳和座圈,轴壳与座圈的轴心线在空间上相互垂直,蜗杆安装于轴壳中,回转齿轮中部设有齿轮、两端设有台阶,回转齿轮两端台阶分别装入自润滑轴承的内孔,再通过自润滑轴承装配于壳体的座圈内,回转齿轮的中部齿轮与蜗杆啮合,壳体座圈的上方安装有压环,压环与回转齿轮间设有油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免维护、防水、防尘功能,适用于太阳能跟踪系统,高空作业车,轻型汽车,机床附件,尤其适用于野外作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尤其是一种自润滑型回转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回转驱动装置中多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支承的结构,圆锥滚子轴承内需定期注入油脂,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尤其是在沙漠地带或处于高空位置,给人工维护带来很大困难。此外,现有的这种驱动装置不具备密封、防水、防盐雾功能,回转驱动装置暴露于野外时,雨水、盐雾及沙尘容易进入装置内部,因而,内部零件容易腐蚀生锈,严重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实验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维护、全密封的自润滑的新型回转驱动装置。自润滑型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壳体I、回转齿轮4、蜗杆6,所述壳体I包括轴壳I.I和座圈I. 2,轴壳I. I与座圈1.2的轴心线在空间上相互垂直,蜗杆6安装于轴壳I. I中,回转齿轮4中部设有齿轮、两端设有台阶,回转齿轮4两端台阶分别装入自润滑轴承5的内孔,再通过自润滑轴承5装配于壳体I的座圈I. 2内,回转齿轮4的中部齿轮与蜗杆6啮合,壳体I的座圈I. 2的上方安装有压环2。更加优化的技术方案是,压环2与回转齿轮4间设有油封3。本技术采用了自润滑轴承,回转齿轮的定位精度高,装配时,不需调整蜗杆与回转齿轮的齿侧间隙,且自润滑轴承本身含油,不需要定期加油,具有免维护功能;同时,在自润滑轴承上端,压环与回转齿轮结合处装有油封,具有防水、防尘功效,防止装置内部零件锈蚀,从而大大延长整个装置使用寿命。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尺寸较小的回转驱动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具有免维护功能,防水、防尘,适用于太阳能跟踪系统,高空作业车,轻型汽车,机床附件,尤其适用于野外作业。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俯视图。其中1-壳体、I. I轴壳、I. 2-座圈、2-压环、3-油封、4-回转齿轮、5-自润滑轴承、6-蜗杆、7_驱动电机、8_马达调节块、9-轴承、10-油杯、11-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如何实施。如图I、图2所示,自润滑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壳体I、回转齿轮4、蜗杆6,自润滑轴承5、压环2、骨架油封3,壳体I的轴壳I. I及座圈I. 2的轴心线在空间上相互垂直,蜗杆6安装于轴壳I. I中,回转齿轮4中部设有齿轮、两端设有台阶,台阶分别装入自润滑轴承5的内孔,再通过自润滑轴承5装配于壳体I的座圈I. 2内,回转齿轮4的中部齿轮与蜗杆6啮合,壳体I的座圈I. 2的上方安装有压环2,压环2与回转齿轮4间安装骨架油封3。将蜗杆6时安装进轴壳I. 2内时,轴承9既可以使用常规的圆锥滚子轴承,也可以使用自润滑轴承。回转驱动装置由驱动电机7驱动,驱动马达7与轴壳I. I之间设有马达调节块。装配时,将自润滑轴承浸入10#机油20 30分钟,取出后用抹布将自润滑轴承表面油液擦净,然后,用专用模具将浸油后的轴承装入壳体I内,接着再分别装入蜗杆6、回转齿轮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型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壳体(I)、回转齿轮(4)、蜗杆(6),所述壳体(I)包括轴壳(I. I)和座圈(1. 2 ),轴壳(I. I)与座圈(1. 2 )的轴心线在空间上相互垂直,蜗杆(6 )安装于轴壳(I. I)中,回转齿轮(4)中部设有齿轮、两端设有台阶,回转齿轮(4)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伦特·福斯特·摩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凯迈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