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溜料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1006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带式输送机溜料缓冲装置,其溜槽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溜料口,内部设置有连通进料口和溜料口的溜料通道;并在两溜槽侧板靠近溜槽后板位置上开设有一U形孔,在靠近溜槽前板位置处的两溜槽侧板外侧各设置有一缓冲器承载台;其接料装置包括接料构件、转轴、两转臂和两缓冲器,转轴的两端被纳入两溜槽侧板上的U形孔内并轴支撑在两溜槽侧板上,接料构件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并位于溜槽壳体的溜料通道内以隔开进料口和溜料口,在接料构件上沿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长条形溜料孔;两转臂的一端与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两转臂的另一端通过缓冲器支撑在缓冲器承载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纯机械缓冲原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缓冲性能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带式输送机
,特别涉及一种能减缓带式输送机卸料时溜槽中的高速物料对下层受料输送机的冲击,保护受料胶带的溜料缓冲装置,该溜料缓冲装置尤其适合于卸料落差大、物料块度和比重大等冲击強烈的溜槽卸料场合。
技术介绍
目前,工程上应用的大多数带式输送机,没有在其卸料溜槽或卸料漏斗上采取任何缓冲措施,卸下的物料直接冲击到下层受料带式输送机的受料点,因而时常出现大块物料砸坏受料段托辊、砸伤胶带、堵塞受料槽,严重时还出现因尖锐料块的冲击而刺穿甚至撕裂胶带的现象;另一部分带式输送机虽然在其卸料溜槽(或漏斗)上采用了缓冲锁气挡板 作为物料的缓冲,但缓冲锁气挡板只是在卸料挡板上加垫了橡胶,且该缓冲也只属于ー级缓冲,也不能对所卸物料的块度进行分级卸料,因而其缓冲作用很有限,仅在卸料器漏斗等卸料落差小的场合有过应用且不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带式输送机卸料溜槽(或漏斗)直接卸料所帯来的不良影响以及现有缓冲锁气挡板在卸料缓冲方面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溜料缓冲装置。该溜料缓冲装置不仅能对溜槽中卸下的物料作ニ级缓冲,大幅减缓物料的冲击势能,而且还能在卸料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分级处理,使细碎物料先落而大块物料后落,从而使大块物料卸落在细碎物料上面,減少了大块、尖鋭物料对胶带的冲击,保护胶带不被损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带式输送机溜料缓冲装置,包括一由溜槽前板、溜槽后板以及两溜槽侧板界定出的溜槽壳体,所述溜槽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料ロ,底部设置有溜料ロ,溜槽壳体内设置有连通进料ロ和溜料ロ的溜料通道;并在所述两溜槽侧板靠近溜槽后板位置上开设有一 U形孔,在靠近溜槽前板位置处的两溜槽侧板外侧各设置有一缓冲器承载台;—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包括接料构件、转轴、两转臂和两缓冲器,所述转轴的两端被纳入所述两溜槽侧板上的U形孔内并通过吊挂法兰轴支撑在所述两溜槽侧板上,所述接料构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溜槽壳体的溜料通道内以隔开所述进料口和溜料ロ,在所述接料构件上沿所述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长条形溜料孔;所述两转臂的一端与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两转臂的另一端通过缓冲器支撑在所述缓冲器承载台上。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料构件的受料面上衬有耐磨缓冲片。本技术在无卸料冲击的非工作状态下时,接料装置中的接料构件受自身重力和缓冲器弾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接料构件封挡溜槽壳体的溜料ロ。当溜槽卸料时,物料首先冲击到接料构件上的耐磨缓冲片上,耐磨缓冲片给物料以第一次缓冲,细碎物料直接从接料构件的长条形溜料槽先行落下,没有落下的大块物料及形状不规则的尖鋭物料则被接料构件挡住,同时接料构件在物料的冲击作用和物料的重力作用下原有非工作状态的平衡被打破,接料构件随即连同转轴一起绕转轴的轴线转动,溜槽壳体的溜料通道打开,大块物料和形状不规则的尖鋭物料再次落下,由于接料构件转动并打开溜料通道时需克服缓冲器的弾力作用,此时,物料受到了第二次缓冲,又因接料构件的两次卸料间隔极短,再次卸下的物料则恰好卸在先行落下的细碎物料上,起到了第三次缓冲。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 用新型的溜料缓冲装置能对溜槽壳体所卸物料进行两次缓冲,大幅减缓物料对下层带式输送机受料段的冲击,能实现分级卸料,使大块物料和形状不规则的尖锐物料卸在细碎物料上,消除了卸料时物料对胶带的损伤,因此若在卸料溜槽的尾端上采用本溜料缓冲装置,则下层带式输送机的受料段就可以直接采用普通托辊而不必再使用缓冲床等较为昂贵且易于损耗的产品,本缓冲装置属于纯机械缓冲原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缓冲性能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带式输送机溜料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侧视图。图3为图I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带式输送机溜料缓冲装置中的接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ー步阐述本技术。參见图I至图5,图中所示的带式输送机溜料缓冲装置,包括ー个由溜槽前板110、溜槽后板120以及两溜槽侧板130、140界定出的溜槽壳体100。该溜槽壳体100顶部设置有进料ロ 150,底部设置有溜料ロ 160,内部设置有连通进料ロ 150和溜料ロ 160的溜料通道170 ;并在两溜槽侧板130、140靠近溜槽后板120位置上开设有一作为安装接料装置中转轴的安装孔的U形孔131、141,而在靠近溜槽前板110位置处的两溜槽侧板130、140外侧各设置有一缓冲器承载台180、190。在两溜槽侧板130、140的U形孔131、141位置处,即转轴位置处各设置内、外2组吊挂法兰132、133、142、143,吊挂法兰132、133、142、143采用剖分式结构用以吊挂接料装置中的转轴220,接料装置包括接料构件210、转轴220、两转臂230、240和两缓冲器250、260,接料构件210的一端固定在转轴220上,在接料构件210上沿转轴220的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长条形溜料孔211并在接料构件210的受料面上衬有耐磨缓冲片270。在转轴220的两端通过螺栓各固定有ー转臂230、240。接料装置安装时,首先卸下溜槽后板120,然后将固定有接料构件210和转臂230、240的转轴220由两溜槽侧板130、140的U形孔131、141推入溜槽壳体100内,接料构件210位于溜槽壳体100内,而转臂230、240位于溜槽壳体100外。在接料构件210推入溜槽壳体100内设定位置吋,即可以将溜料通道170在非エ作时封挡位置时,再在两溜槽侧板130、140的U形孔131、141位置处,即转轴220位置处安装内、外2组吊挂法兰132、133、142、143以吊挂转轴220,吊挂法兰132、133、142、143与两溜槽侧板130、140之间垫上密封垫,防止卸料时的扬尘外泄。接着在缓冲器承载台180、190上各安装一个缓冲器250、260,并使缓冲器250、260分别与转臂230、240的另一端连接。最后安装好溜槽后板120。当溜槽卸料时,物料首先冲击到耐磨缓冲片270上,受到一次缓冲,细碎物料从接料构件210的长条形溜料孔211先行落下,大块物料及形状不规则的尖鋭物料则被接料构件210挡住,同时由于接料构件210受物料重力及冲击カ的作用绕转轴220转动并通过转臂230、240压缩缓冲器250、260,溜料通道170打开,大块物料及形状不规则的尖鋭物料被 卸下,由于转臂230、240在压缩缓冲器250、260时受到了缓冲器弾性反力的缓冲作用,此时物料受到了第二次缓冲,由于接料构件210的两次卸料间隔极短,再次卸下的物料则恰好卸在先行落下的细碎物料上,减缓了冲击也保护了胶带,缓冲器250、260的材质可以采用压缩弹簧、橡胶金属复合弹簧或橡胶弹簧等,但需视卸料高度、物料块度及密度大小等确定。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式输送机溜料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由溜槽前板、溜槽后板以及两溜槽侧板界定出的溜槽壳体,所述溜槽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料ロ,底部设置有溜料ロ,溜槽壳体内设置有连通进料ロ和溜料ロ的溜料通道;并在所述两溜槽侧板靠近溜槽后板位置上开设有一 U形孔,在靠近溜槽前板位置处的两溜槽侧板外侧各设置有一缓冲器承载台; 一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包括接料构件、转轴、两转臂和两缓冲器,所述转轴的两端被纳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纯德周文生李小英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