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9885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放置架,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快捷的对物件进行的存放和取出的放置架。它包括至少由四根立柱构成的支撑结构,所述立柱上由下往上设有至少二级支撑架,每一级支撑架包括分别等高设置在各立柱上的支撑杆;各支撑杆的中部分别通过转轴旋转的设置在立柱上,且立柱上相对于各转轴的上方分别设有可使支撑杆前部由上方往下旋转至水平位置的限位销。(*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放置架,具体涉及ー种便于放置物件取放的放置架。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物件中有ー类物件为薄板状结构但其尺寸较大,例如汽车顶盖、发动机舱盖等,这类物件的存放不方便且占用空 间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一般都是将其设有一定间距的叠放在一起,如图5所示,一种现有的放置架。该放置架的立柱上由下往上并排的设有若干固定的支撑杆,将放置架分割成若干层,这样每ー层的支撑杆上都可以进行放置物件,可以节约放置空间;但是该放置架在存放和取出物件时需要从放置架的侧面进行存放或取出,在操作时不够方便、快捷,还容易刮伤物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汽车行业中尺寸较大的薄板状物件在存放时占用空间大,且在存放或取出时不方便、快捷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物件存放和取出的放置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ー种新型放置架,包括至少由四根立柱构成的支撑结构,所述立柱上由下往上设有至少ニ级支撑架,每ー级支撑架包括分别等高设置在各立柱上的支撑杆;各支撑杆的中部分别通过转轴旋转的设置在立柱上,且立柱上相对于各转轴的上方分别设有可使支撑杆前部由上方往下旋转至水平位置的限位销。该放置架的立柱由下往上上由下往上设有至少ニ级支撑架,将放置架分割成若干层,充分利用高度上的空间来存放各物件。同时,各支撑杆是通过转轴旋转的设置在立柱上,在放置物件时支撑杆前部旋转至立柱外侧并处于水平位置用于放置物件。在物件从支撑架上取出时,支撑杆前部会旋转至立柱内侧,不会影响下一级支撑架上的物件的取出。作为优选,支撑杆呈倒置的手枪形结构,包括柄部和杆部,所述转轴位于柄部与杆部的交接处,且各支撑杆的重心位于柄部上。支撑杆的柄部和杆部与支撑杆的后部与前部相对应。该支撑杆呈倒置的手枪形结构,且转轴位于柄部与杆部的交接处,由干支撑杆的重心位于柄部上,因此支撑杆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会进行旋转,使其杆部旋转至支撑杆内侧直至被限位销限位为止。该支撑杆通过自身的结构设置和重力分布,当在支撑杆上放置物件时,在物件的重力作用下支撑杆会进行旋转使其杆部处于水平位置并在限位销限位下,配合放置物件;当放置物件从支撑架上取出时,支撑杆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即支撑杆的杆部会旋转至支撑杆内側,不影响下一级支撑架上的物件的取出。作为优选,相邻两支撑杆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撑杆柄部末端与该支撑杆的转轴之间的距离。当某一级支撑架上放置物件吋,该支撑架的支撑杆的柄部将绕着转轴由下往上转动,由于相邻两支撑杆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柄部末端与该支撑杆的转轴之间的距离,所以在支撑杆柄部绕着转轴由下往上转动的过程中会推动其上一级的支撑杆柄部,使上一级支撑杆也绕其转轴旋转并将其杆部前端旋转至立柱外側,为放置下ー个物件做准备,从而不需要操作者通过手动旋转的方式将支撑杆的杆部前端旋转至立柱外側。作为优选,支撑杆上位于其转轴与对应的限位销之间的边缘处设有弧形凹陷部分。该部位设置的弧形凹陷部分可以配合限位销对支撑杆进行限位。当在支撑杆上放置物件时,在物件的重力作用下支撑杆会进行旋转使其杆部处于水平位置,此时限位销与弧形凹陷部分的一端相接触使支撑杆停止旋转;当放置物件从支撑架上取出时,支撑杆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使支撑杆的杆部旋转至支撑杆内侧,此时限位销与弧形凹陷部分的另一端相接触使支撑杆停止旋转。同时弧形凹陷部分可以减少支撑杆的材料用量,降低成本。作为优选,柄部上部设有第一弧形凸起部分,柄部下部设有第二弧形凸起部分。支撑杆柄部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弧形凸起部分和第二弧形凸起部分,当某ー级的支撑杆 放置物件时,该支撑杆在旋转过程中其柄部将推动上ー级支撑杆转动时,两支撑杆相接触的部位是下ー级支撑杆柄部的第一弧形凸起部分与上一级支撑杆柄部的第二弧形凸起部分相接触,这样可以减小在转动过程中两支撑杆柄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推动上ー级支撑杆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作为优选,最下面的ー级支撑杆,其杆部上方的立柱上设有使其杆部前端位于立柱外侧的挡块。通过挡块使杆部前端位于立柱外侧,这样物件可以直接放置在最下面ー级的支撑架上。同吋,当物件放置在最下面ー级支撑杆上后,在支撑杆绕转轴旋转的过程中,其柄部会推动其上一级的支撑杆柄部,使上一级支撑杆也绕其转轴旋转并将其杆部前端旋转至立柱外側,从而为放置下ー个物件做准备。作为优选,最下面的ー级支撑杆,其柄部的第一弧形凸起部分与上ー级支撑杆柄部的第二弧形凸起部分相接触。由于最下面的一级支撑杆柄部的第一弧形凸起部分与上一级支撑杆的第二弧形凸起部分相接触,因此在最下面的ー级支撑杆转动过程中将推动上ー级支撑杆同时进行转动,使上ー级支撑杆的杆部前端旋转至立柱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快捷的对物件进行的存放和取出,同时可降低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柱处的ー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放置第一件物件后立柱处的ー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放置第二件物件后立柱处的ー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现有的放置架结构示意图。图中立柱I、支撑杆2、转轴3、限位销4、柄部5、杆部6、弧形凹陷部分7、第一弧形凸起部分8、第二弧形凸起部分9、挡块10、物件1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ー种新型放置架,包括由四根立柱I构成的支撑结构,所述立柱I上由下往上设有七级支撑架,每ー级支撑架包括分别等高设置在各立柱上的支撑杆2。如图2所示,各支撑杆2的中部分别通过转轴3旋转的设置在立柱I上。立柱I上相对于各转轴的上方分别设有可使支撑杆前部由上方往下旋转至水平位置的限位销4。支撑杆2呈倒置的手枪形结构,包括柄部5和杆部6,所述转轴3位于柄部与杆部的交接处,且各支撑杆2的重心位于柄部5上。支撑杆上位于其转轴3与对应的限位销4之间的边缘处设有弧形凹陷部分7。弧形凹陷部分7的两端与该支撑杆的转轴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各限位销4本身至少有一部分位于以与该限位销相对应支撑杆的转轴3为圆心,并以该支撑杆的弧形凹陷部分7的端部与该支撑杆的转轴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内。支撑杆的柄部5上部设有第一弧形凸起部分8,柄部下部设有第二弧形凸起部分9。相邻两支撑杆转轴3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撑杆柄部5末端与该支撑杆的转轴3之间的距离し最下面的ー级支撑杆2,其杆部6上方的立柱I上设有使其杆部前端位于立柱外侧的挡块10 ;且最下面的ー级支撑杆,其柄部5的第一弧形凸起部分8与上一级支撑杆柄部的第二弧形凸起部分9相接触。该放置架的支撑杆具有三个状态在放置物件时支撑杆的杆部6处于水平位置时的工作状态;在下一级支撑杆推动下使支撑杆的杆部6位于立柱外侧时的联动状态;及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自由状态。例如,如图2、图3、图4所示的位于立柱I上由下往上的第二级支撑杆,在图2中该支撑杆2不受外力作用处于自由状态,其柄部5和杆部6都位于立柱内侦U。在图3中该支撑杆2,由于最下面ー级支撑杆上放置了物件11,在物件的重力作用下最下面ー级支撑杆将会进行旋转使其杆部处于水平位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最下面一级支撑杆的柄部5将推动上ー级也就是第二级支撑杆同时进行旋转,使第二级支撑杆的杆部6前端旋转至立柱外側,并且第二级支撑杆柄部的第一弧形凸起部分8与上ー级支撑杆的第二弧形凸起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新型放置架,包括至少由四根立柱构成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立柱上由下往上设有至少ニ级支撑架,每ー级支撑架包括分别等高设置在各立柱上的支撑杆;各支撑杆的中部分别通过转轴旋转的设置在立柱上,且立柱上相对于各转轴的上方分别设有可使支撑杆前部由上方往下旋转至水平位置的限位销。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新型放置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呈倒置的手枪形结构,包括柄部和杆部,所述转轴位于柄部与杆部的交接处,且各支撑杆的重心位于柄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新型放置架,其特征是,相邻两支撑杆转轴之间的距离小干支撑杆柄部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江一叶鲁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