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电机机壳锪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0812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动电机机壳锪窝装置,属于工艺装备;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利用钻床上对起动电机机壳内部的锥形凹坑进行快速、精确锪窝加工的装置。它由本体(1)、设在该本体上的齿轮轴(2)、设在本体(1)上通过中间齿轮(3)与该齿轮轴啮合的齿轮套(5)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彻底克服了利用手提电钻进行人工锪窝所存在的操作困难、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尺寸难以控制等做多缺陷,既提高了加工效率、又可确保产品质量,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是一种加工起动电机机壳的专用锪窝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エ艺装备,尤其涉及一种起动电机机壳锪窝装置
技术介绍
起动电机机壳属于薄壁壳类零件,由于其形状复杂,内部分布有许多锥形凹坑;因此无法利用钻床对这些凹坑进行锪窝加工,只能利用手提电钻进行加工。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操作困难,而且尺寸难以控制、加工精度低、废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ー种起动电机机壳锪窝装置,该装置能够安装在钻床上对起动电机机壳内部的锥形凹坑进行快速、精确的锪窝加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本体、设在该本体上的齿轮轴、设在本体上通过中间齿轮与该齿轮轴啮合的齿轮套构成。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三级齿轮传动机构将钻床主轴的旋转和进给运动传递给可伸入起动电机机壳内部的锪钻,从而方便地实现了对起动电机机壳内部的锥形凹坑进行锪窝加工。本技术彻底克服了利用手提电钻进行人工锪窝操作困难、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尺寸难以控制等诸多缺陷,既提高了加工效率、又可确保产品质量,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本体I 齿轮轴2 中间齿轮3 滚针轴承4 齿轮套5 推力轴承6锪钻7 安装孔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体I上设有齿轮轴2,设在本体I上的齿轮套5通过设在该本体上的中间齿轮3与齿轮轴2啮合;齿轮轴2的上端设有可与钻床主轴连接的方榫,齿轮套5上设有与锪钻7的锥柄相适配的的锥孔。为了減少摩擦,齿轮轴2、中间齿轮3上分別设有滚针轴承4,齿轮套5上设有滚针轴承4和推力轴承6。使用吋,利用安装孔8将本体I固定在钻床的导轨上,然后通过钻床的夹头将齿轮轴2与钻床的主轴连接即可将钻床的上下进给运动、旋转切削运动传递给锪钻7,从而实现镑窝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动电机机壳锪窝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本体(I)、设在该本体上的齿轮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志勃刘筑杰李玉山谢晓鸣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