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陷式与内肋式相结合的电机散热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物理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内陷式与内肋式相结合的电机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水下工作的定转子带有屏蔽套结构的电机,海水、江水从其定子机壳表面、定转子气隙内流过,电机绕组直线段部分的冷却效果较好,但由于端部绕组与定子机壳和屏蔽套之间是通过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定子端部绕组冷却条件较差,使端部绕组的温度较高,影响电机安全运行。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端部绕组温升,是保证电机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方面。目前传统的屏蔽电机结构,定子绕组端部的热量只能通过端部空气进行传递,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端部绕组与机壳相距较远,因此温升较高。采用本专利所提出内陷式与内肋式相结合的电机机壳端部结构后,可有效缩短端部绕组与机壳之间的距离,使端部绕组所产生的热量更易通过机壳散掉,从而达到降低温升的作用,防止端部绕组因温度过高发生绝缘老化等现象,影响到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陷式与内肋式相结合的电机散热结构,通过增大电机机壳与端部空气接触面积,通过海水或江水进入机壳内陷部分,降低端部绕组温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陷式与内肋式相结合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定转子为屏蔽套结构,定子机壳靠近端部绕组位置沿圆周向电机内部内陷,在机壳内陷部分沿周向均布有散热肋片,电机端盖外表面向内部内陷,在端盖内陷长度上,均布有散热肋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陷式与内肋式相结合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定转子为屏蔽套结构,定子机壳靠近端部绕组位置沿圆周向电机内部内陷,在机壳内陷部分沿周向均布有散热肋片,电机端盖外表面向内部内陷,在端盖内陷长度上,均布有散热肋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定子机壳靠近端部绕组位置沿圆周向电机内部陷入一定深度,所述的内陷深度与端部绕组鼻端接近,在机壳内陷部分沿周向均布有散热肋片,所述机壳内陷散热肋片的高度、厚度及数量,根据电机端部实际尺寸进行调整。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力,杜林奎,李栋,李金阳,曹君慈,张晓晨,沈稼丰,李锦洲,汪家俊,阮晓勇,许兰,付敏,高晗璎,周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