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带张力辊式矫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0792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6:28
一种钛带张力辊式矫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在钛带入口处和出口处分别设置相同结构的张力机,在张力机内设置有两对位于上下的张力辊,其中一对上张力辊中心距离小于一对下张力辊中心距离,在入出口张力机之间设置有位于钛带运行面之上的上工作辊和位于钛带运行面之下的下工作辊,上、下工作辊各为一组不少于四个辊子的辊组,上、下工作辊之间设有间距;在上、下工作辊的上、下两侧还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组中间辊和位于中间辊外侧的一组支撑辊,每一中间辊与相邻两个工作辊相切,每一支撑辊与相邻两个中间辊相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矫直准确、效果好、效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有钛带材矫直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钛板以其无比优异的耐腐蚀、高低温強度高等性能,逐步从国防领域进入了エ业及民用领域。现有板带辊式连续矫直机带有驱动装置,一般在无张カ状态下工作,矫直范围和能力有限,对较大的板形缺陷则无能为力。且会产生负转矩,出现打滑现象,从而降低板材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利用在辊式矫直机两端加装张カ辊的方法,连续矫直板带产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矫直。一种钛带张カ辊式矫直装置,本技术包括在钛带入口处和出口处分别设置相同结构的张カ机,在张カ机内设置有两对位于上下的张カ辊,其中ー对上张カ辊中心距离小于ー对下张カ辊中心距离,在入出口张カ机之间设置有位于钛带运行面之上的上工作辊和位于钛带运行面之下的下工作辊,上、下工作辊各为ー组不少于四个辊子的辊组,上、下工作辊之间设有间距;在上、下工作辊的上、下两侧还分别对称设置有ー组中间辊和位于中间辊外侧的ー组支撑辊,每一中间辊与相邻两个工作辊相切,每ー支撑辊与相邻两个中间辊相切;张カ机的张カ辊与减速机连接,減速机与电动机连接。I、用上下错位的多根圆柱辊子,形成波浪形状的辊缝;2、上下辊子位置可以移动,调节辊缝大小数值;3、上下两组辊子的平行度可以调整;3、在矫直机的两端设置张カ辊,对通过矫直机的冷轧钛带施加张力。本技术具有矫直准确、效果好、效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张カ辊式矫直机组成示意图;图2为张カ机张カ辊组成示意图。图I中标号为1入口张カ机、2上工作辊、3中间辊、4支撑辊、5出口张カ机、6钛带、7下工作辊。图2中标号为8张カ辊、9减速机、10电动机。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钛带张カ辊式矫直装置,本技术包括在钛带入口处和出口处分别设置相、同结构的张カ机,在张カ机内设置有两对位于上下的张カ辊,其中ー对上张カ辊中心距离小于ー对下张カ辊中心距离,在入出口张カ机之间设置有位于钛带运行面之上的上工作辊和位于钛带运行面之下的下工作辊,上、下工作辊各为ー组不少于四个辊子的辊组,上、下工作辊之间设有间距;在上、下工作辊的上、下两侧还分别对称设置有ー组中间辊和位于中间辊外侧的ー组支撑辊,每一中间辊与相邻两个工作辊相切,每ー支撑辊与相邻两个中间辊相切。张カ机的张カ辊与減速机连接,減速机与电动机连接。见图1,为张カ辊式矫直机组成示意图。钛带穿过入口张カ机的四个张カ辊,经过矫直辊,再穿过出口张カ机的四个张カ辊,连续运行,箭头A为钛带运行方向。张カ辊组成如图2所示,通过电机及减速机驱动张カ辊。通过控制入口张カ辊电机和出口张カ辊电机 的转矩来形成带材张力,并在矫直辊的反复作用下,使通过矫直辊的带材产生延伸,消除板形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带张カ辊式矫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在钛带入口处和出口处分别设置相同结构的张カ机,在张カ机内设置有两对位于上下的张カ辊,其中ー对上张カ辊中心距离小于ー对下张カ辊中心距离,在入出口张カ机之间设置有位于钛带运行面之上的上工作辊和位于钛带运行面之下的下工作辊,上、下工作辊各为ー组不少于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柱范勇斌周朝华申杰刘昆谭兴元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