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3413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4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其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混合后制成: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树脂30-48、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6-15、异冰片基丙烯酸酯5-12、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0-15、氯化橡胶5-12、草绿色颜料7-15、硅烷偶联剂2-5、消泡剂0.1-0.5、流平剂0.5-1.0、阻聚剂0.02-0.04、碳酸钙5-15、369光引发剂2-8。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发的UV保护油墨是一种可水解的UV固化保护油墨,它能够显著地缩短固化时间。此外,在触摸屏盖板玻璃或ITO玻璃加工完后可采用碱水浸泡的办法去除保护膜,该UV保护油墨具有无残留、易剥离的性能,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触摸屏盖板玻璃或ITO玻璃加工领域中的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
技术介绍
触摸屏盖板玻璃作为一种高强度、耐划伤玻璃,被广泛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平板电视和工业商业触摸屏等领域。在触摸屏盖板玻璃或ITO玻璃加工领域中,触摸屏盖板玻璃、ITO玻璃在进行开片、磨边、抛光等特殊加工工艺过程中,玻璃表面会被划伤,导致不良品率甚至可高达99%。同时受损的玻璃还会增加后续抛光平磨工序,进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市场上研发出多种保护油墨,这些保护油墨主要通过丝印印刷在盖板玻璃和ITO玻璃表面,再经加热固化形成一层保护膜,玻璃加工完毕后再脱去,从而保护盖板玻璃及ITO玻璃在加工过程中不受损伤。目前,市场上的保护油墨主要是溶剂型,可分为常温保护油墨和高温固化保护油墨。现有技术中的保护油墨存在以下缺点 1、油墨为溶剂型,含有的大量易挥发溶剂对生产环境的污染性较大; 2、溶剂型油墨印刷过程中表面易干燥,需要不断补充溶剂才能保持良好的刮板性能,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工艺复杂; 3、现有油墨采用高温固化时速度慢,因此在使用中不但成本增加而且工艺复杂; 4、玻璃加工完后,保护油墨去除麻烦,易残胶在玻璃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用于触摸屏盖板玻璃和ITO玻璃加工工艺中,具有成膜性佳、硬度高、附着力良好、使用完后可直接碱水浸泡剥离、水解时间短、易剥离、无残留等特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其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混合后制成 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树脂30-48 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6-15 异冰片基丙烯酸酯5-12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0-15 氯化橡胶5-12 草绿色颜料7-15 娃烧偶联剂2_5 消泡剂0. 1-0. 5 流平剂0. 5-1. 0 阻聚剂0. 02-0. 04碳酸韩5-15 369光引发剂2-8。本专利技术的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其按最佳的重量份配比计,由以下组分混合后制成 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树脂36 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10 异冰片基丙烯酸酯9. 18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0氯化橡胶6 草绿色颜料10娃烧偶联剂5 消泡剂0. 3 流平剂0. 5阻聚剂0.02碳酸钙9 369光引发剂4。其中上述消泡剂为聚醚类消泡剂。上述流平剂可以是改性聚醚类流平剂。上述阻聚剂可以是501阻聚剂。上述草绿色颜料可以是酞菁颜料。本专利技术开发的保护油墨是一种可水解的UV固化保护油墨,它能够显著地缩短固化时间。此外,在触摸屏盖板玻璃或ITO玻璃加工完后可采用碱水浸泡的办法去除保护膜,该UV保护油墨具有无残留、易剥离的性能。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现有油墨技术中缺陷,采用改性有机硅类丙烯酸树脂作为配方。改性有机硅类丙烯酸树脂不仅能改善油墨的刮板性能、减少气泡,降低油墨粘度,并且成膜性能好。本专利技术UV保护油墨中添加的流平剂能参与光固化反应,可防止助剂残留在固化膜中导致出现附着力下降的现象,在实际使用中使得UV保护油墨刮板性能良好不粘板。该UV保护油墨采用紫外灯照射只需30秒即可固化。本专利技术的UV保护油墨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触摸屏盖板玻璃或ITO玻璃加工工艺中。玻璃加工完毕后,可采用如下条件水解脱去保护膜使用3-10%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温度70-90°C条件下,水解3-8min即可将保护膜彻底脱除。具体实施例方式按下述比例称取并混合原料(克),直接混合后即制成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树脂 30-48 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6-15 异冰片基丙烯酸酯5-12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0-15 氯化橡胶5-12 草绿色颜料7-15 娃烧偶联剂2_5 消泡剂0. 1-0. 5流平剂0. 5-1. 0 阻聚剂0. 02-0. 04 碳酸韩5-15 369光引发剂2-8。实施例I : 按下述比例称取并混合原料(克),混合后即制成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按下述比例称取并混合原料(克) 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树脂36克、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10克、异冰片基丙烯酸酯9. 18克、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0克、氯化橡胶6克、草绿色颜料10克、硅烷偶联剂5克、聚醚类消泡剂0. 3克、改性聚醚类流平剂0. 5克、501阻聚剂0. 02克、碳酸钙9克、369光引发剂4克。即可制得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该UV保护油墨通过丝印分别印刷在盖板玻璃和ITO玻璃表面,采用紫外灯照射固化UV保护油墨30秒,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固化成膜硬度高,油墨附着力强。玻璃加工完毕后,采用如下条件水解脱去保护膜使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温度80°C条件下,水解3min即可将保护膜彻底脱除。在脱去保护膜的过程中,保护膜易剥离并且无残留。通过对比试验验证,本实施例中组分配比制得的UV保护油墨性能最佳。实施例2: 按下述比例称取并混合原料,制得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树脂36克、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15克、异冰片基丙烯酸酯5克、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5克、氯化橡胶5克、草绿色颜料7克、硅烷偶联剂2. 68克、消泡剂0. 3克、流平剂I克、阻聚剂0. 02克、碳酸钙10克、369光引发剂3克。实施例3: 按下述比例称取并混合原料,制得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树脂48克、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6克、异冰片基丙烯酸酯10克、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0克、氯化橡胶5克、草绿色颜料7克、硅烷偶联剂2. 68克、消泡剂0. 3克、流平剂I克、阻聚剂0. 02克、碳酸钙5克、369光引发剂5克。实施例4 按下述比例称取并混合原料,即制得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树脂30克、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6克、异冰片基丙烯酸酯5克、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5克、氯化橡胶12克、草绿色颜料10克、硅烷偶联剂5克、消泡剂0. I克、流平剂I克、阻聚剂0. 04克、碳酸钙13. 86克、369光引发剂2克。实施例5 按下述比例称取并混合原料,即制得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树脂32克、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6克、异冰片基丙烯酸酯8克、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2克、氯化橡胶6克、草绿色颜料(酞菁颜料)15克、硅烷偶联剂2.98克、消泡剂0. 5克、流平剂0. 5克、阻聚剂0. 02克、碳酸钙9克、369光引发剂8克。按实施例2-5中的方案配比并混合原料,制得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通过丝印分别印刷在盖板玻璃和ITO玻璃表面,采用紫外灯照射固化UV保护油墨30秒,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固化成膜的硬度和油墨附着力均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性能不如按实施例I中组分配比制得的UV保护油墨的效果好。可以理解,很多细节的变化是可能的,但这并不因此违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皆应视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范 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混合后制成 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树脂30-48 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6-15 异冰片基丙烯酸酯5-12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0-15 氯化橡胶5-12 草绿色颜料7-15 娃烧偶联剂2_5 消泡剂0. 1-0. 5 流平剂0. 5-1. 0 阻聚剂0. 02-0. 04碳酸韩5-15 .369光引发剂2-8。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水解的UV保护油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混合后制成 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树脂36 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10 异冰片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锦云李步龙符维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豪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