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口屠宰机的勒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704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2 12:57
一种牲口屠宰机的勒颈机构,属于屠宰设备技术领域。牲口屠宰机包括一囚筒机构,该囚筒机构包括第一、第二基座、第一、第二横梁、顶、底板、左回转盘、右回转盘和牲口接应槽,所述的勒颈机构包括勒颈门作用缸和勒颈门,勒颈门作用缸通过勒紧门作用缸座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基座上,并且位于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该勒颈门作用缸的勒颈门作用缸柱通过勒颈门作用缸柱连接座与勒颈门连接,而勒颈门与所述牲口头腔滑动配合,在勒颈门朝向上的居中部位凹设有一U形的置颈凹腔,所述的勒紧门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优点:体现对牲口颈脖部位的卡颈力的平衡效果,避免牲口挣扎而损及卡颈门乃至损及囚筒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屠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牲口屠宰机的勒颈机构,用于将待宰牲口的脖颈部位卡住。
技术介绍
对于上面例举的但并不限于所例举的牛、马、驴、骡子和骆驼之类的牲口的宰杀是 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因为需要多人参与,共同协作方可完成,不仅费工费时和宰杀效率低下,而且屠宰场所的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不少屠宰场所,通常以电击的方式先将牲口击昏(击倒)而后实施宰杀(放血),但如此宰杀方式不仅受到业界的反对,而且还遭到公众的质疑,因为对处于昏死状态的牲口实施宰杀,很难将体内的血液放尽,从而影响肉质,况且如此宰杀方式不属于活杀范畴,公众往往不接受这种肉品O鉴于上述情形,本申请人在2009年10月19日提出了“屠宰机”的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1755883A),该专利申请方案弥补了前述的欠缺,客观地体现了说明书第0015段所称的宰杀效率高并且实施活杀、无需由众人参与对牲口进行宰前擒持而可节省人力投入和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低并且屠宰现场环境好等优点。但是,上述专利申请方案依仍存在以下缺憾由于卡颈门致动机构(也称勒颈机构)的结构及安装位置有失合理性,因此对待宰牲口的卡颈作用力有失平衡,不仅导致牲口头部的卡颈门处出现扎挣,而且存在损及卡颈门乃至整个囚筒机构之虞。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对有待于宰杀的牲口的颈脖部位体现理想的平衡卡颈力而藉以避免损及卡颈门及囚筒机构的牲口屠宰机的勒颈机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牲口屠宰机的勒颈机构,所述的牲口屠宰机包括一囚筒机构,该囚筒机构包括第一、第二基座、第一、第二横梁、顶、底板、左回转盘、右回转盘和用于接应宰杀后的牲口的牲口接应槽,第一、第二基座彼此面对面设置,第一、第二横梁彼此并行,并且该第一、第二横梁的左端均与左回转盘朝向右回转盘的一侧固定,而另一端与右回转盘朝向左回转盘的一侧固定,顶板和底板彼此上下对应,并且固定在左、右回转盘之间,左回转盘转动地支承在第一基座上,并且在该左回转盘上开设有一牲口头腔和一既与牲口头腔相通又与外界相通的用于将牲口头遂出的牲口头遂出缺口,右回转盘转动地支承在第二基座上,并且在该右回转盘上构成有一牲口进入腔,牲口接应槽枢轴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第二基座之间,并且位于第一、第二基座的一端,所述的勒颈机构包括勒颈门作用缸和勒颈门,勒颈门作用缸通过勒紧门作用缸座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基座上,并且位于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该勒颈门作用缸的勒颈门作用缸柱通过勒颈门作用缸柱连接座与勒颈门连接,而勒颈门与所述牲口头腔滑动配合,在勒颈门朝向上的居中部位凹设有一 U形的置颈凹腔,所述的勒紧门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牲口头腔的高度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勒颈门导轨,该对勒颈门导轨彼此纵向并行,所述的勒颈门与一对勒颈门导轨滑动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基座的上部的两端各枢轴设置有一左回转盘托轮,所述的左回转 盘转动地支承在左回转盘托轮上;在所述的第二基座的上部的两端各枢轴设置有一右回转盘托轮,所述的右回转盘转动地支承在右回转盘托轮上,并且在对应于右回转盘的所述牲口进入腔的位置配设有一用于将待宰牲口引入牲口进入腔的牲口廊道进入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囚筒机构还包括一前推板和一后推板,前推板的长度方向的下部的一端枢轴设置在所述左回转盘上,而长度方向的下部的另一端则枢轴设置在所述的右回转盘上,并且在该前推板背对后推板的一侧的壁体上设置有一用于对牲口的臀部驱赶而迫使牲口朝着左回转盘的方向挪动的牲口臀部驱赶机构,后推板与所述的前推板相对应,并且该后推板的长度方向的下部的一端与所述的左回转盘枢轴连接,而长度方向的下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右回转盘枢轴连接,其中在所述的前推板上并且位于前推板背对所述后推板的一侧固定有彼此上下并行的一对导轨,并且在前推板朝向所述右回转盘的一端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推臀板腔,所述的牲口臀部驱赶机构与所述的一对导轨相配合,并且还与所述的推臀板腔相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牲口臀部驱赶机构包括第一、第二作用缸、滑动板和推臀板,第一作用缸固定在所述的前推板上,并且该第一作用缸的第一作用缸柱与滑动板连接,而滑动板与所述的一对导轨滑动配合,第二作用缸设置在滑动板上,并且该第二作用缸的第二作用缸柱与推臀板铰接连接,而推臀板则对应于所述的推臀板腔。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勒颈门的外壁上设置一牲口头翻转机构,该牲口头翻转机构包括翻头架作用缸、翻头架、连杆和转臂,翻头架作用缸固定在勒颈门朝向外的一侧的壁体上,并且该翻头架作用缸的翻头架作用缸柱与连杆下端连接,而连杆的上端与转臂的一端连接,而转臂的另一端与翻头架固定连接,翻头架枢轴设置在勒颈门上,并且与所述的置颈凹腔相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前推板朝向所述的后推板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的上部设置有一用于将宰杀后的牲口推出的宰后牲口推出机构,该宰后牲口推出机构包括推出架和一对推出架致动作用缸,推出架的长度方向的下部与所述的前推板的长度方向的上部枢轴连接,并且朝向所述的后推板,一对推出架致动作用缸固定在前推板上,分别对应于推出架的两端,并且该对推出架致动作用缸的推出架致动作用缸柱与推出架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右回转盘上开设有一连接轴导孔,在所述的牲口进入腔两侧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后挡板挡杆,各后挡板挡杆具有一后挡板配合槽,并且在右回转盘上还设置有一腔门启闭机构,该腔门启闭机构包括后挡板作用缸、连接轴和后挡板,后挡板作用缸设置在右回转盘的内侧,并且该后挡板作用缸的后挡板作用缸柱与连接轴的一端连接,而连接轴的另一端在穿过所述连接轴导孔后与位于右回转盘的外侧的后挡板的一端连接,并且后挡板的该一端通过回转轴与右回转盘枢轴连接,而后挡板的另一端伸展到所述后挡板挡杆上的后挡板配合槽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基座或第二基座的一侧设置有一用于使所述的左、右回转盘同时转动的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链轮轴、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电机与减速机传动配合,由减速机连同电机设置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并且位于第一基座或第二基座的一侧,链轮轴与减速机传动连接,该链轮轴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第一基座上并且探入到第一基座的第一基座腔内,而链轮轴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第二基座上并且探入到第二基座的第二基座腔内,其中在探入到第一基座腔内的链轮轴的所述一端固定有一第一链轮,而在探入到第二基座内的链轮轴的所述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链轮,第一链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的左回转盘的盘缘上,并且与所述的第一链轮相啮合,第二链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右回转盘的盘缘上,并且与所述的第二链轮相哨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牲口接应槽包括一导板和镂空托垫,导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第二基座之间,并且朝向镂空托垫的方向倾斜,而镂空托垫朝向导板的一侧通过托垫轴枢置于第一、第二基座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由于将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牲口屠宰机的勒颈机构,所述的牲口屠宰机包括一囚筒机构(I),该囚筒机构(I)包括第一、第二基座(11、12)、第一、第二横梁(13、14)、顶、底板(15、16)、左回转盘(17)、右回转盘(18)和用于接应宰杀后的牲口的牲口接应槽(19),第一、第二基座(11、12)彼此面对面设置,第一、第二横梁(13、14)彼此并行,并且该第一、第二横梁(13、14)的左端均与左回转盘(17)朝向右回转盘(18)的一侧固定,而另一端与右回转盘(18)朝向左回转盘(17)的一侧固定,顶板(15)和底板(16)彼此上下对应,并且固定在左、右回转盘(17、18)之间,左回转盘(17)转动地支承在第一基座(11)上,并且在该左回转盘(17)上开设有一牲口头腔(171)和一既与牲口头腔(171)相通又与外界相通的用于将牲口头遂出的牲口头遂出缺口(172),右回转盘(18)转动地支承在第二基座(12)上,并且在该右回转盘(18)上构成有一牲口进入腔(181),牲口接应槽(19)枢轴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第二基座(11、12)之间,并且位于第一、第二基座(11、12)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勒颈机构包括勒颈门作用缸(51)和勒颈门(52),勒颈门作用缸(51)通过勒紧门作用缸座(512)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基座(11)上,并且位于第一基座(1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该勒颈门作用缸(51)的勒颈 门作用缸柱(511)通过勒颈门作用缸柱连接座(5111)与勒颈门(52)连接,而勒颈门(52)与所述牲口头腔(171)滑动配合,在勒颈门(52)朝向上的居中部位凹设有一 U形的置颈凹腔(521),所述的勒紧门作用缸(51)为气缸或油缸。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牲口屠宰机的勒颈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牲口头腔(171)的高度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勒颈门导轨(1711),该对勒颈门导轨(1711)彼此纵向并行,所述的勒颈门(52)与一对勒颈门导轨(1711)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牲口屠宰机的勒颈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基座(11)的上部的两端各枢轴设置有一左回转盘托轮(111),所述的左回转盘(17)转动地支承在左回转盘托轮(111)上;在所述的第二基座(12)的上部的两端各枢轴设置有一右回转盘托轮(121),所述的右回转盘(18)转动地支承在右回转盘托轮(121)上,并且在对应于右回转盘(18)的所述牲口进入腔(181)的位置配设有一用于将待宰牲口引入牲口进入腔(181)的牲口廊道进入装置(82)。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牲口屠宰机的勒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囚筒机构(I)还包括一前推板(2)和一后推板(3),前推板(2)的长度方向的下部的一端枢轴设置在所述左回转盘(17)上,而长度方向的下部的另一端则枢轴设置在所述的右回转盘(18)上,并且在该前推板(2)背对后推板(3)的一侧的壁体上设置有一用于对牲口的臀部驱赶而迫使牲口朝着左回转盘(17)的方向挪动的牲口臀部驱赶机构(4),后推板(3)与所述的前推板(2)相对应,并且该后推板(3)的长度方向的下部的一端与所述的左回转盘(17)枢轴连接,而长度方向的下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右回转盘(18)枢轴连接,其中在所述的前推板(2)上并且位于前推板(2)背对所述后推板(3)的一侧固定有彼此上下并行的一对导轨(21),并且在前推板(2)朝向所述右回转盘(18)的一端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推臀板腔(22),所述的牲口臀部驱赶机构(4)与所述的一对导轨(21)相配合,并且还与所述的推臀板腔(22)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牲口屠宰机的勒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牲口臀部驱赶机构⑷包括第一、第二作用缸(41、42)、滑动板(43)和推臀板(44),第一作用缸(41)固定在所述的前推板(2)上,并且该第一作用缸(41)的第一作用缸柱(411)与滑动板(43)连接,而滑动板(43)与所述的一对导轨(21)滑动配合,第二作用缸(42)设置在滑动板(43)上,并且该第二作用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屹周建昌张涛姚毅张雪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屠宰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