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C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543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FPC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FPC连接器,包括:一个绝缘本体、插设于该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左右焊片以及枢设于该本体上的一个后盖;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分别具有一个上臂、一个下臂及连接该上臂与该下臂的一个连接臂;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的后部设有容置后盖的转轴的半开轴状切口,该转轴顶起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上臂的后部而使上臂的前部压紧插入的软性电路板;上臂与下臂呈平行设置,连接臂呈弯弓形。转轴为哨形结构的柱状体。焊片的一端设有凸起的带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弯弓形的连接臂能改善端子上下臂的受力状况,增加连接器的耐插拔能力;哨形转轴能使端子紧紧压住后盖;焊片的带钩能避免掉盖隐患。(*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FPC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前插后掀式FPC连接器。
技术介绍
FPC连接器,即 FPC Connector,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onnector 的缩写,中文含义是柔性印刷电路连接器(软性电路板/柔性线路板/排线连接器),其主要是用于 各类民用移动通讯设备及各类个人终端设备(如手机、PDA、GPS、MP3/MP4、数码相机、手持式游戏机、各类CD机等),是实现此类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之间或与外部设备的信号连接或传递,以及设备与电源或信号源的连通等作用,最终实现设备电源/信号的连接方案。受3G手机和智能手机、超薄型笔记本电脑需求等市场影响,FPC连接器当前发展方向为低高度、小pitch、易操作、多功能、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以及标准化规格。如图1A、图IB所示,现有的前插后掀式FPC连接器通常包括一绝缘本体、插置于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可旋转地枢设于该绝缘本体上的一后盖。使用时,将后盖向上掀起,使其旋转到开启位置,即可使软性电路板通过绝缘本体正面所设的一开口插入绝缘本体内部。软性电路板插置定位后,向下盖合该后盖,使其旋转到闭合位置,即可夹持软性电路板在该连接器内部,使该软性电路板与导电端子之间实现电连接。然而,现有的前插后掀式FPC连接器其端子的上臂和下臂非平行设置,呈渐近状。经压盖多次开启或闭合插置软性电路板后,会导致端子回弹差从而影响软性电路板与连接器连接的有效性。现有的前插后掀式FPC连接器后盖转轴部分还存在如下隐患I.后盖转轴的“轴心”不明,造成后盖在转动时产生轴向平移,使得操作杆的转动力向水平方产生向分力或掀转不顺畅等问题;2.后盖转轴“根基”不稳,指转轴底部与上部粗细一致或基本一致,转轴在存受翻转压力时底部易断裂或出现裂痕,造成产品功能丧失;3.当软性电路板在受外力折弯后,对端子受力,或是产品在震动条件下工作时;这都会对后盖受力,导致后盖有弹起的隐患,使得软性电路板压不紧,而出现电流或信号不导通。另外,现有的前插后掀式FPC连接器其焊片头部为平直形结构,用于限制后盖两侧凸柱上下活动,防止后盖向上方脱落,此常规结构存在以下隐患平直形结构焊片头部虽可基本固定后盖,防止其向上方脱落,但后盖在转动的过程中,焊片未从左右方向将掀盖限制,因此仍存在后盖掉落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PC连接器,其后盖设在后部稳固结合于绝缘本体上,通过端子上下臂来压合软性电路板,不使用后盖直接压合软性电路板,可避免因该后盖反复开闭而影响端子与软性电路板连接的有效性,确保软性电路板与导电端子之间稳定的电连接并方便软性电路板的插置操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PC连接器,重新规划设计端子和后盖的受力结构,使端子如何受力或是产品如何震动,端子都紧紧压住后盖,这样能连动性紧压软性电路板。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PC连接器,在焊片一端设计一止退挂台结构,防止掀盖两侧凸柱向后方退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FPC连接器,包括一个绝缘本体、插设于该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左右焊片以及枢设于该本体上的一个后盖;所述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分别具有一个上臂、一个下臂及连接该上臂与该下臂的一个连接臂;所述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的后部设有容置后盖的转轴的半开轴状切口,以通过该转轴顶起所述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上臂的后部而使上臂的前部压紧插入的软性电路板;其中,该上臂与下臂呈平行设置,该连接臂呈弯弓形。 优选的,所述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的上臂和\或下臂非供软性电路板插入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减震的缺口。优选的,所述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的上臂和\或下臂供软性电路板插入的一侧设置两个以上的接触点。优选的,所述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下臂的一端分别具有一个锡脚,所述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插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中央以防止锡脚抬起。优选的,所述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的半开轴状切口内还分别设有一个用于防止转轴过度前移的止位包。优选的,所述转轴为哨形结构的柱状体,该柱状体的横截面下部为圆形,上部为与该圆形相接的梯形,该转轴以下部圆形的圆心为旋转轴心。优选的,所述焊片的一端设有凸起的带钩,该带钩锁合于后盖两端的凸柱以防止后盖向后方退出。本技术通过将导电端子连接上下臂的连接臂设计为弯弓形,进而改善了端子上下臂的受力状况,增加了连接器的耐插拔能力。本技术后盖采用与传统式设计有明显不同的逆向思维处理模式,即采用反力矩结构的哨形转轴,以使端子紧紧压住后盖。本技术通过在焊片上设置止退挂台结构,使得后盖两侧凸柱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都得以限制,彻底避免了掉盖隐患。附图说明图1A、图IB为现有的前插后掀式FPC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2A、图2B、图2C为本技术FPC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及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FPC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FPC连接器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B、图4C为图4A中沿A-A线的剖视图及前排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D、图4E为图4A中沿B-B线的剖视图及后排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A、图5B为本技术FPC连接器一实施例插入软性电路板时前排端子与后盖的结构示意图。[0031 ]图6A、图6B为本技术FPC连接器一实施例插入软性电路板时后排端子与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FPC连接器一实施例焊片与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 绝缘本体(Housing),11前排端子PIN孔,12后排端子PIN孔,13焊片PIN孔,2后盖(Cover),21凸柱,22哨形转轴,3 前排端子(Front-T),31端子上臂,32端子接触区,33端子锡脚,34止位包,4 后排端子(Back-T),41端子上臂,42端子接触区,43端子锡脚,44止位包,5 焊片(Peg),6软性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A、图2B、图2C及图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该FPC连接器,包括一个绝缘本体I、插设于该绝缘本体I内的数个前排端子3和后排端子4、左右焊片5以及枢设于该本体上的一个后盖2 ;绝缘本体I上设置有前排端子PIN孔11、后排端子PIN孔12、焊片PIN孔13,分别用于插置前排端子3、后排端子4、左右焊片5。前排端子3具有一个端子上臂31、一个端子下臂及连接该上臂与该下臂的一个连接臂,前排端子下臂的一端具有一个锡脚33,前排端子下臂供软性电路板插入的一侧设置具有两个接触点的端子接触区32 ;后排端子4也具有一个端子上臂41、一个端子下臂及连接该上臂与该下臂的一个连接臂,后排端子下臂的一端具有一个锡脚43,后排端子下臂供软性电路板插入的一侧设置具有两个接触点的端子接触区42。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的后部设有容置后盖的哨形转轴的半开轴状切口,以通过该哨形转轴顶起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上臂的后部而使上臂的前部压紧插入的软性电路板。前排端子3和后排端子4的半开轴状切口内还分别设有止位包34和止位包34,用于防止哨形转轴过度前移。如图4A、图4B、图4C、图4D及图4E所示,为上述实施例的主视图、剖视图及前排端子、后排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的上臂与下臂皆呈平行设置,连接臂呈弯弓形;前排端子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P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绝缘本体、插设于该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左右焊片以及枢设于该本体上的一个后盖;所述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分别具有一个上臂、一个下臂及连接该上臂与该下臂的一个连接臂;所述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的后部设有容置后盖的转轴的半开轴状切口,以通过该转轴顶起所述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上臂的后部而使上臂的前部压紧插入的软性电路板;该上臂与下臂呈平行设置,该连接臂呈弯弓形。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FP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的上臂和\或下臂非供软性电路板插入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减震的缺口。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FP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端子和后排端子的上臂和\或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海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捷讯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