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萍芳专利>正文

迂回管束并联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347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2:34
一种可以减少体积、提高热效率的迂回管束并联式热交换器。它由多条迂回换热管并联在管路上,一端连接进流管,另一端连接出流管,由于比迂回单管热交换器加大了2倍以上的管壁换热面积,不再需要翘片附件,可广泛应用于空调器、燃气热水器领域,尤其解决了燃气热水器的主热交换器不能吸收潜热的问题,告别人工煤气热水器经常拆机清洗热交换器的烦恼。(*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气热水器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强化传热的迂回管束并联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目前燃气热水器是采用迂回单管翘片式热交换器,这种结构的热效率低下,换热管直径越大热效率越低,翘片起不到直接换热的作用,实际上主要还是要靠换热管的管壁来换热。大功率的换热情况下,这是一个技术瓶颈,燃气热水器方面,也是只能另外增加冷凝换热器,提高了成本、结构复杂、浪费材料,人工煤气热水器的翘片之间不久就会积累烟气灰尘,造成烟道阻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热交换器热效率低下、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型提供了一种迂回管束并联式热交换器,省掉翘片,增加少量材料就大大的扩大了换热管的换热面积。本实用型具体说是一种迂回管束并联式热交换器。主要由进流管、出流管和迂回换热管并联体组成一个热交换主体,迂回换热管由直管和弯管组成,迂回换热管管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并联在进流管与出流管的管路上,管内的流体从进流管出来就分流到并联的每条迂回换热管内,进行热交换后再汇流到出流管流走,热交换时,数条迂回的换热管进行联合的工作。迂回换热管的管径比进(出)流管的管径要小,当迂回换热管的数量为四条,而且管径之和等于进(出)流管管径时,迂回换热管的管壁周长却是进(出)流管的2倍,也就是迂回换热管2倍于进(出)流管的管壁。本技术的优点是将翘片换成换热管后不用增加材料就可以大大的提高热交换的热交换效率;大大的降低了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生产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型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横剖面构造图。图2是本技术应用于燃气热水器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I中I.出流管,2.进流管,3.迂回换热换,4.直管,5.弯管,6.管断面。图2中I.出水管,2.进水盘绕管,3.迂回换热管,4.直管,5.弯管,6.水流方向箭头。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所示实施例中,由四个迂回换热管(3)、出流管(I)、进流管(2)组成一个迂回管束并联式热交换器。每条迂回换热管(3)分别由五条直管(4)和四条弯管(5)连接而成。形成一条迂回管道。迂回换热管(3)—端连通出流管(1),另一端连通进流管(2),四条迂回换热管(3 )以并联形式连通进流管(2 )和出流管(I)。管内流体从进流管(2 )出来后分流到每条迂回换热管(3),进行热交换后汇流入出流管(I ),每条迂回换热管的管径是进流管(2)或出流管(I)管径的1/4,迂回换热管(3)管壁周长之和是进流管(2)或出流管(I)管壁周长的2倍。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燃气热水器燃烧室外壁是进水盘绕管(2 ),进水盘绕管(2 )的一端与出水管(I)的一端并联连接着数条迂回换热管(3),使整个管道形成并联的通道,每条直管(4)平行排列,并且整体与燃烧器火焰平面成倾斜角度形状。自来水顺着水流方 向箭头(6)流动,吸收直管(4)管壁的热量,直管(4)管外壁凝结的冷凝水会顺着管长方向往下流,不至于滴落到燃烧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迂回管束并联式热交换器,由进流管、出流管和迂回换热管组成,迂回换热管由 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萍芳
申请(专利权)人:彭萍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