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9031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送装置,包括放管箱,所述放管箱包括出口;所述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出管调节块、分管上管拨片、带动轮和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所述出管调节块设置在所述放管箱上临近所述出口处;所述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设置在所述带动轮上并临近所述出口;所述分管上管拨片按照预定间隔分布在所述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传送装置通过设置出管调节块、分管上管拨片和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可使得分散、无规则堆放的软管规则地排布在分管上管拨片之间,进而按相同的方向传输到传送带上,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排列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规模化生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送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传送软管的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软管的自动化生产中,半成品在不同工序间的传送一般是由传送带输送完成。图I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上管传送装置。如图中所示,传送带放管箱101位于传送带105上,放管箱101里的软管102必须由操作人员纯手工放置并且规则地排列在传送带105上,从而实现各工序的上管操作。然而,对于一些小管径如D13、D16毫米等软管产品,人工排列过程非常耗时,且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上管的传送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传送装置,包括放管箱,所述放管箱包括出口 ;所述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出管调节块、分管上管拨片、带动轮和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所述出管调节块设置在所述放管箱上临近所述出口处;所述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设置在所述带动轮上并临近所述出口 ;所述分管上管拨片按照预定间隔分布在所述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上。进一步地,接近所述出管调节块的分管上管拨片和所述出管调节块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一个软管。进一步地,所述分管上管拨片均匀地分布在所述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上。进一步地,所述预定间隔容纳一个软管。进一步地,所述分管上管拨片垂直地设置在所述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上。进一步地,所述出管调节块相对于所述放管箱向外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传送带;所述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设置在所述放管箱与所述传送带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水平设置;所述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相对于所述传送带倾斜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传送装置通过设置出管调节块、分管上管拨片和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可使得分散、无规则堆放的软管规则地排布在分管上管拨片之间,进而按相同的方向传输到传送带上,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排列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规模化生产。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上管传送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传送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传送装置的示意图。传送装置包括放管箱201、出管调节块202、分管上管拨片203、带动轮204、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205和传送带105。 其中,传送带105大致水平设置,用以在不同工序间传送软管102。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205设置在放管箱201与传送带105之间,并可在带动轮204带动下将放管箱201中的软管102规则地输送到传送带105上。而且,规则或任意放置在放管箱201中的软管102可通过出管调节块202、分管上管拨片203等规则地传到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205上。具体地,放管箱201用于容纳软管102。软管102可以任意地放置在放管箱201内。放管箱201底部具有出口 2012。出口 2012与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205相邻设置,使得放管箱201中的软管102可经过出管调节块202、分管上管拨片203调理后传送到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205上。出管调节块202设置在放管箱201上临近出口 2012处。出管调节块202可相对于放管箱201向外倾斜设置,以起到在出口 2012处导引软管102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205可相对于水平设置的传送带105倾斜设置,以更好地上管。如图2中所示,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205设置在带动轮204上,并可在带动轮204带动下连续运动。分管上管拨片203按照预定间隔均匀地分布在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205上。在本实施例中,预定间隔优选地只能容纳一个软管102。分管上管拨片203大致垂直于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205,并可随着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205 —起运动。当分管上管拨片203运动至接近出管调节块202时,接近出管调节块202的分管上管拨片203和出管调节块202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刚好可以通过一个软管102。上述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传送装置200的具体结构,以下其使用方法。使用时,软管102可无规则的堆放在放管箱201内,带动轮204带动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205转动,而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205带动分管上管拨片203转动;当分管上管拨片203运动至接近出管调节块202时,由于接近出管调节块202的分管上管拨片203和出管调节块202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刚好可以通过一个软管102,一个软管102可经过上述距离从出口 2012落入两相邻的分管上管拨片203之间,从而使得分散、无规则堆放的软管102规则地排布在分管上管拨片203之间,进而按相同的方向传输到传送带105上,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排列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规模化生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送装置,包括放管箱,所述放管箱包括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出管调节块、分管上管拨片、带动轮和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所述出管调节块设置在所述放管箱上临近所述出口处;所述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设置在所述带动轮上并临近所述出口 ;所述分管上管拨片按照预定间隔分布在所述自动分管上管传送带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近所述出管调节块的分管上管拨片和所述出管调节块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一个软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管上管拨片均匀地分布在所述自动分管上管传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涛林茂青罗瑞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