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械加工的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842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23:20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刀具,包括切削刀体和刀柄,所述切削刀体包括由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一副切削刃形成的第一刀尖和由第二主切削刃和第二副切削刃形成的第二刀尖,所述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之间形成向内凹进的且在切削中与切削工件无接触的连接段,在所述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之间设置一向刀柄延伸的冷却润滑通道,冷却润滑通道的进口位于刀柄上,冷却润滑通道的出口喷孔设置在连接段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适合在机械加工领域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工程中的机械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中的新型金属切削刀具。
技术介绍
刀具技术在切削加工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机械加工中的金属切削刀具有多种,如车刀、铣刀、刨刀、钻头、镗刀、拉刀等,有各种不同类型。如整体式高速钢刀具、焊接硬质合金刀片刀具、可转位不重磨刀片刀具等。各种刀具的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的相交部位就形成刀具的刀尖。刀尖部位工作环境恶劣,热容量小,易磨、破损,同时又直接关系到加工表面质量。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如各种难切削材料的加工、硬态切削加工、精密加工 等,在刀具上参与切削的各个部分中,刀尖部分参与切削的比重明显增大,刀尖部分的磨损对整个切削过程的影响也随之增大。刀尖部分的工作状态尽管长时间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在改进措施上却显得办法不多,归结起来,一是改变刀尖处圆角半径,二是通过改变主偏角、副偏角,或是磨出过渡刃、修光刃等来改变刀尖处的形态。然而,这些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有多种限制性条件,例如增大刀尖圆角半径或减小主偏角、副偏角能增加刀尖强度,却有可能因背吃刀量增大而引起振动;磨出过渡刃的刀具有可能因为增加了参与切削的切削刃长度而导致切削颤振;磨出修光刃的刀具只适用于背吃刀量很小的场合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各种措施均不能解决刀尖磨损与其它部位磨损的相互关联问题。基于上述原因,设ii种加工效率闻,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的用于机械加工的刀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的用于机械加工的刀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刀具,包括切削刀体和刀柄,所述切削刀体包括由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一副切削刃形成的第一刀尖和由第二主切削刃和第二副切削刃形成的第二刀尖;所述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之间形成向内凹进的且在切削中与切削工件无接触的连接段,在所述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之间设置一向刀柄延伸的冷却润滑通道,冷却润滑通道的进口位于刀柄上,冷却润滑通道的出口喷孔设置在连接段上。优选地,所述连接段为折线形连接段或者弧形连接段。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均为圆弧形。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的两弧心之间的距离为lmm-20mm。优选地,所述切削刀体上包覆有纳米镍层。如此可大幅增加刀体表面韧性,降低脆崩裂角的发生率,有效地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具有双刀尖,这样切断了第一刀尖部分磨损与担任精加工的第二刀尖磨损的关联,使负责精加工的第二刀尖不受第一刀尖磨损的影响,有利于表面质量。冷却润滑通道的设置使润滑冷却直接作用于两个刀尖附近,更好的保养刀尖,有利于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适合在机械加工领域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附图1,提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刀具,包括切削刀体I和刀柄2,所述切削刀体I包括由第一主切削刃3和第一副切削刃4形成的第一刀尖5和由第二主切削刃6和第二副切削刃7形成的第二刀尖8 ;所述第一刀尖5和第二刀尖8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刀尖5和第二刀尖8的两弧心之间的距离为lmm-20mm。所述第一刀尖5和第二刀尖6之间形成向内凹进的且在切削中与切削工件无接触的连接段9,所述连接段9为弧形连接段。在所述第一刀尖5和第二刀尖8之间设置一向刀柄2延伸的冷却润滑通道11,冷却润滑通道11的进口 12位于刀柄2上,所述冷却润滑通道11的出口喷孔10设置在连接段9上。为了增强刀体表面韧性,降低脆崩裂角的发生率,在所述切削刀体I上包覆有纳米镍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刀具,包括切削刀体(I)和刀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刀体⑴包括由第一主切削刃⑶和第一副切削刃⑷形成的第一刀尖(5)和由第二主切削刃(6)和第二副切削刃(7)形成的第二刀尖(8);所述第一刀尖(5)和第二刀尖(6)之间形成向内凹进的且在切削中与切削工件无接触的连接段(9),在所述第一刀尖(5)和第二刀尖⑶之间设置一向刀柄⑵延伸的冷却润滑通道(11),所述冷却润滑通道(11)的进口(12)位于刀柄(2)上,所述冷却润滑通道(11)的出口喷孔(10)设置在连接段(9)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机械加工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9)为折线形连接段或者弧形连接段。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机械加工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尖(5)和第二刀尖(8)均为圆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机械加工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尖(5)和第二刀尖(8)的两弧心之间的距离为lmm-20mm。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用于机械加工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刀体(I)上包覆有纳米镍层。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刀具,包括切削刀体和刀柄,所述切削刀体包括由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一副切削刃形成的第一刀尖和由第二主切削刃和第二副切削刃形成的第二刀尖,所述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之间形成向内凹进的且在切削中与切削工件无接触的连接段,在所述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之间设置一向刀柄延伸的冷却润滑通道,冷却润滑通道的进口位于刀柄上,冷却润滑通道的出口喷孔设置在连接段上。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适合在机械加工领域推广应用。文档编号B23B27/10GK202377554SQ20112056124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岳伟先, 李英, 解美婷 申请人:滨州职业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伟先李英解美婷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职业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