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8320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材料领域,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在不同碳材料基体上,采用硅碳有机前驱体进行高温气相沉积,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参数,获得性能优良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该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并且充放电容量高、首次不可逆容量小、循环性能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材料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与传统的二次电池相比具有开路电压高、能量密度大、使用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无污染和自放电小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于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快速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十分迫切。目前商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碳类负极材料,但它的理论容量仅为372mAh/g,并且已开发接近理论值。已不能适应目前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和电动汽车对大容量高功率化学电源的广泛需求。因此,大量的研究已转向寻找可以替代碳材料的新型负极材料体系,其中硅是理想的候选材料,因为它具有极好的理论储锂容量(4200mAh/g)和低嵌锂电位(小于0. 5V,接近碳材料的嵌锂电位),同时在地球中的含量也极为丰富。然而,硅材料低的首次库仑效率和极差的循环性能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概括起来,妨碍硅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硅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存在的严重体积效应导致电极材料的结构崩塌和剥落;其次,硅在嵌脱锂过程中发生由晶态向无序型态的不可逆转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发兵陈晗翟世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