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8320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复合掺杂覆碳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钛源、锂源、添加剂为原料,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湿磨,真空干燥,在650℃--750℃进行第一次高温合成12-16小时,降温至室温后,物料再加入有机碳源物料,再次充分混合,然后在750--850℃下再次高温合成与覆碳12-16小时,降温至80℃以下出炉,得到复合掺杂覆碳钛酸锂(Li4Ti(5-x)YxOi2/C)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经过先掺杂合成、再覆碳合成的钛酸锂材料,具有导电性好、晶化程度高、粒度均匀、加工性能优越、电化学性能好等优点,完全适应于汽车动力锂电池和储能锂离子电池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材料
,特别涉及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一种高性能类球形的复合掺杂覆碳的钛酸锂(Li4Ti(5_x)Yx012/C)材料产品及其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二次锂电池体系中,负极基本上是以碳(石墨)作负极材料的。该体系的锂电池存在如下缺点1.碳负极的电位与锂的电位非常接近,在电池过充时,金属锂可能在碳电极表面析出,形成锂枝晶而引发安全问题;2.释放能量的速度不够快,不适合需要瞬间大电流的要求。而用钛酸锂作为二次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如下优点1.钛酸锂Li4Ti5O12具有充放电过程中骨架结构几乎不发生变化的“零应变”特性。当锂嵌入时,还原为深蓝色的Li204,生成的Li204的晶胞参数a变化很小,仅从O. 836nm增加到O. 837nm。2.嵌锂电位高((1.55V vs. Li/Li+)而不易引起金属锂析出,安全系数极大的提升,完全满足汽车动力电池的高安全性的要求。3.库仑效率高、锂离子扩散系数(为2*10_8cm2/s)比碳负极高一个数量级等优良特性。具备了下一代锂离子蓄电池必需的充电次数更多、充电过程更快、更安全的特性。但用钛酸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毛王家泳项立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宇锂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