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82250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上、下基板;夹设于所述上、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下基板上形成有多个像素结构,每个像素结构包括:形成在下基板上的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包括主像素公共电极和次像素公共电极;与所述主像素公共电极对应设置的主像素电极;与所述次像素公共电极对应设置的次像素电极;第一开关器件,连接所述主像素电极和所述数据线;和第二开关器件,连接所述次像素电极和所述数据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简化视角可控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TFT-IXD)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显示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经提出了很多种解决液晶视角问题 的方法,例如共面开关模式(IPS, In Plane Switching)和边缘场开关模式(FFS, FringeField Switching)等。单一视角模式的显示器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希望液晶显示器最好拥有在宽、窄视角模式之间转换的能力当使用者需要共享信息时,打开宽视角模式;当使用者想要保护显示信息时,则可选择使用窄视角模式。于是,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视角可控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能够自动实现宽、窄视角模式转换。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视角可控液晶显示器,都是通过添加视角控制器件而实现宽、窄视角的切换控制。然而,这种实现方式需要增加器件的厚度,其生产工艺复杂且生产成本高,并会增加显示器的能量消耗,因此不太适合于工业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以简化视角可控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方案如下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上基板;与所述上基板相对设置的下基板,所述下基板上形成有数据线;夹设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下基板上形成有多个像素结构,每个像素结构包括形成在下基板上的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包括主像素公共电极和次像素公共电极;与所述主像素公共电极对应设置的主像素电极;与所述次像素公共电极对应设置的次像素电极;第一开关器件,连接所述主像素电极和所述数据线;和第二开关器件,连接所述次像素电极和所述数据线;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打开时,所述主像素电极与所述主像素公共电极能够形成第一边缘场;在所述第二开关器件打开时,所述次像素电极与所述次像素公共电极能够形成第二边缘场;并且,所述第一边缘场与所述第二边缘场的电场方向不同。优选地,上述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主像素电极和所述次像素电极上均包括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缝,且所述主像素电极的缝与所述次像素电极的缝之间的夹角大于O度。优选地,上述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主像素电极的缝与所述次像素电极的缝之间的夹角为90度。优选地,上述的液晶显示器中,在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开关器件之上还形成有绝缘层,所述主像素电极和所述次像素电极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之上。优选地,上述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为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器件为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下基板上还形成有栅线;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均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漏极与所述主像素电极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漏极与所述次像素极电连接。优选地,上述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主像素电极和次像素电极之上施敷有取向层,所述取向层的取向方向与所述主像素电极的缝平行。优选地,上述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主像素电极的面积大于所述次像素电极的面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下基板上形成像素单元的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包括主像素公共电极和次像素公共电极;在所述主像素公共电极和次像素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在所述公共电极、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之上形成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之上形成与所述主像素公共电极对应设置的主像素电极、以及形成与所述次像素公共电极对应设置的次像素电极,所述主像素电极和所述次像素电极均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缝,且所述主像素电极的缝与所述次像素电极的缝之间的夹角大于O度;在所述主像素电极和次像素电极之上施敷取向层,并对所述取向层进行取向处理;在所述下基板上滴注液晶后,将下基板与上基板对盒。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每个像素结构中设置一主像素电极和一次像素电极,其中,主像素电极与主像素公共电极形成的第一边缘场,和次像素电极与次像素公共电极形成的第二边缘场的电场方向不同,使得主像素区域和次像素区域的液晶在平面旋转的角度不同,能够分别获得不同的视角,从而可以通过开关器件驱动主像素电极和/或次像素电极实现液晶显示器的视角宽窄视角的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像素结构可以直接在现有的下基板的构图工艺中予以实现,其工艺较为简单,并且由于本专利技术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视角控制器,因此还具有生产成本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像素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像素结构沿图I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设置有多个像素结构的下基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像素区域和次像素区域的电场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通过特殊的像素结构实现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视角的控制,从而无需在液晶显示器中额外增加视角控制器件,因此可以简化视角可控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照图I 2,其中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像素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像素结构沿图I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未示出栅线)。如图I 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像素结构包括形成在下基板I之上的公共电极3,所述公共电极3具体包括主像素公共电极31和次像素公共电极32 ;形成在所述主像素公共电极31和次像素公共电极32之间的开关器件;形成在所述公共电极3和所述开关器件之上的绝缘层5 ;与所述主像素公共电极31对应设置,形成在所述绝缘层5之上的主像素电极61 ;与所述次像素公共电极32对应设置,形成在所述绝缘层5之上的次像素电极62 ;其中,所述主像素电极61包括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缝611,所述主像素电极62也包括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缝621,缝可以通过对主/次像素电极进行刻蚀得到。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像素电极61的缝611与所述次像素电极62的缝621之间的夹角大于O度,图I 2中所述夹角为90度,即缝611与缝621相互垂直。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的大小优选地可以从15 90度的范围内选取。这里,图2中公共电极包括主像素公共电极31和次像素公共电极32,且两者相互独立,即两者之间不存在电连接关系。本实施例的一个像素结构被划分成两个区域主像素区域100和次像素区域200。主像素区域100和次像素区域200的结构都类似于FFS模式液晶显示器中的像素结构。所述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主像素电极61和所述次像素电极62连接,用于通过控制所述主像素电极61和所述次像素电极62的电压,以实现液晶视角范围的控制。图3还进一步给出了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所述的像素结构的下基板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一个像素结构中的主像素区域,b表示一个像素结构中的次像素区域。本实施例中,在未加电时,主像素区域100和主像素区域100的液晶都是顺着取向层的取向槽方向排列;图4示意性地给出了主像素电极和次像素电极都被施加电压后的电场方向,其中,在主像素区域100,主像素电极61与主像素公共电极31形成的边缘场(Fringe Field)的电场方向如El所示,在次像素区域200,次像素电极62与次像素公共电极32形成的边缘场(Fringe Field)的电场方向如E2所示,可以看出,El与E2的电场方向不同,即El所在平面与E2所在平面之间存在一个大于O的夹角。受边缘场El、E2作用,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新柳在健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