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1148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光学膜片、反射罩及反射面,所述反射罩位于反射面和光学膜片之间,包括用于将从光源出射的光线反射至反射面的第一反射层,以及用于将从光源出射的光线反射至光学膜片的第二反射层,光学膜片具有一沿预定趋势分布的反射率,在该预定趋势的反射率下,射向光学膜片的光线经过光学膜片后均匀射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液晶面板内各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请参阅图1,图I为现有技术中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光源11设置在导光板12的两侧,从所述光源11出射的光线进入所述导光板12后进一步的进入光学膜片13。 上述由所述导光板12将所述光源11的光线导出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所述导光板12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所述光源11与所述导光板12的入光面121不能做到无缝连接,限制了耦光效率的提升。而且由于所述光源11具备一定的尺寸,且所述光源11的张角较大,譬如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的张角可达到90度,但是所述导光板12的厚度固定,极易造成所述光源11中角度较大的光线的漏光。第二、所述导光板12的材料能够吸收部分光线。譬如若所述导光板12为网点结构,则这些网点结构将吸收部分光线,造成光线利用率的降低。而且由于所述导光板12的材料对各波段的光线吸收率不一致,因此随着光线在所述导光板12内传播距离的增加,在所述导光板12的出光面122会有产生色差现象。第三、随着液晶面板轻薄化、简约化的趋势,需要对液晶面板的结构进行简化,但是所述导光板12的存在制约了液晶面板轻薄化。而且,所述导光板12增加了背光模组结构设计复杂度,譬如由于考虑到所述导光板12可能发生的翘曲等现象,液晶面板内其它部件的设计精准度都需要重新进行调整。而且,由于所述导光板12的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增加了液晶面板的生产成本。由于所述导光板12与所述光源11之间的耦合效率低下;所述导光板12对光线的吸收降低了光线利用率,导致色差现象;且所述导光板12制约了液晶面板轻薄化趋势,增加了设计复杂度及成本等问题,需要研究一种省去导光板12技术。但是由于所述光学膜片13上的反射率比较均匀,在侧入光模式下,所述光学膜片13上各部分随着与所述光源11距离的不同,接受到的光照强度以及光通量也不同,一旦省去导光板12,在所述光学膜片13的各部分反射率相同的情况下,射向所述光学膜片13的光线不能均匀射出,造成色差现象。如何既能够省去导光板,又能够在省去导光板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射向所述光学膜片的光线能够均匀射出,避免出现色差现象,是液晶显示
研究的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旨在既能够省去导光板,又能够在省去导光板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射向所述光学膜片的光线能够均匀射出,避免出现色差现象。为达到上述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构造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光学膜片,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罩以及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光学膜片平行设置,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光学膜片相对所述光源对称设置,并位于所述光源的同一侧;所述反射罩位于所述反射面和所述光学膜片之间,包括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反射面的第一反射层,以及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二反射层;所述光学膜片具有一沿预定趋势分布的反射率,在该预定趋势的反射率下,射向所述光学膜片的光线经过所述光学膜片后均匀射出。在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光学膜片的某一部分的反射率取决于所述光学膜片接收到的光线强度以及通过该部分光学膜片的光通量。在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预定趋势为沿着所述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所述光学膜片的反射率从起始点值逐渐增加至第一高点值,之后所述反射率逐渐降低至低点值, 之后所述光学膜片的反射率再次增加至第二高点值。在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反射罩的第一反射层呈第一弧形,并对应所述反射层,使得经所述第一反射层反射的光线进入所述反射面;所述反射罩的第二反射层呈第二弧形,并对应所述光学膜片,使得经所述第二反射层反射的光线进入所述光学膜片。在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反射罩的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为一对称结构,该对称结构的对称轴相对所述光学膜片的水平线顺时针旋转预定角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旨在既能够省去导光板,又能够在省去导光板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射向所述光学膜片的光线能够均匀射出,避免出现色差现象。为达到上述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构造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光学膜片,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罩以及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光学膜片平行设置,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光学膜片相对所述光源对称设置,并位于所述光源的同一侧;所述反射罩位于所述反射面和所述光学膜片之间,包括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反射面的第一反射层,以及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二反射层;所述光学膜片具有一沿预定趋势分布的反射率,在该预定趋势的反射率下,射向所述光学膜片的光线经过所述光学膜片后均匀射出。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光学膜片的某一部分的反射率取决于所述光学膜片接收到的光线强度以及通过该部分光学膜片的光通量。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预定趋势为沿着所述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所述光学膜片的反射率从起始点值逐渐增加至第一高点值,之后所述反射率逐渐降低至低点值,之后所述光学膜片的反射率再次增加至第二高点值。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反射罩的第一反射层呈第一弧形,并对应所述反射层,使得经所述第一反射层反射的光线进入所述反射面;所述反射罩的第二反射层呈第二弧形,并对应所述光学膜片,使得经所述第二反射层反射的光线进入所述光学膜片。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反射罩的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为一对称结构,该对称结构的对称轴相对所述光学膜片的水平线顺时针旋转预定角度。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用一反射面代替现有技术的导光板,并在光源处设置一反射罩将光线反射到所述反射面和光学膜片,同时将所述光学膜片的反射率按照预定趋势进行设置,譬如将光学膜片上某一部分的反射率按照该部分光学膜片接收到的光线强度以及光通量进行对应设置,使得射到所述光学膜片的光线通过所述光学膜片后能够均匀的射出,避免了色差现象,提高了画面显示质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反射罩的抛物面的形成示意图;图4为图2中反射罩的抛物面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光照强度不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反射膜片的反射率不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中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请参阅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21、第一光源22、第二光源23、反射面24以及反射罩25。其中,所述反射罩25包括第一反射层251和第二反射层252,所述光学膜片21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光学面211和第二光学面212。所述第一光源22和第二光源23位于所述光学膜片21和所述反射面24之间,并相对所述光学膜片21对称设置。所述反射面24与所述光学膜片21相对所述第一光源22和第二光源23对称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光源22和所述第二光源23之间。所述第一光源22设置于所述第一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扩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