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辊拉法压实股钢丝绳双Y型轧机,包括拉杆(1)、底板(2)和两个轧辊单元(3);两个轧辊单元包括蜗轮蜗杆箱组件(4)、安装头(5)、叉头(6)、辊芯(7)、辊片(8)、拉力弹簧(16)和机架(10);蜗轮蜗杆箱组件安装在机架上;蜗轮安装在蜗轮轴上;安装头的内圆与蜗轮轴相连,安装头的外圆与机架相连;叉头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头上,叉头的另一端与辊芯相连;辊片安装在辊芯上;拉力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叉头上,其另一端安装在机架上;两个轧辊单元安装在底板上;拉杆连接两个轧辊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设计紧凑,分度精确;调节方便、产品光洁度高、轧辊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辊拉法压实股钢丝绳双Y型轧机。
技术介绍
钢丝绳产品问世已有百年历史,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需求对钢丝绳产品有着进一步的要求,如对钢丝绳压实及填料等。在国外很多行业,首选压实股钢丝绳,我国在很多行业也逐渐广泛使用压实股钢丝绳,如立井提升、立井平衡绳、挖掘机(电铲卷扬)、旋挖钻机、港口装卸和建筑塔式起重机等。压实股钢丝绳的各种生产方法的比较压实股钢丝绳生产方法大致可分为模拉、辊拉、辊轧和锻打等方法。(I)模拉法穿模工序多,阻力大,有时牵引机无法带动。模具磨损快,尤其在生产过程中模孔变大或损坏给生产造成很大困难。(2)辊轧和锻打法往往须在成股后再进行第二次轧制,生产效率低下。(3)辊拉法是国外企业普遍采用的方法,由于阻力小,目前现有股绳机只要在生产线上串联一台或二台双Y型辊拉机就可实现压实股钢丝绳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紧凑、分度精确、从六个方向将钢丝绳股压实归圆;调节方便、产品光洁度高、轧辊使用寿命长的辊拉法压实股钢丝绳双Y型轧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开箱机的拉箱机构,包括拉杆、底板和两个轧辊单元;所述的两个轧辊单元包括蜗轮蜗杆箱组件、安装头、叉头、辊芯、轧辊和机架;蜗轮蜗杆箱组件安装在机架上;蜗轮上设有蜗轮延伸轴;安装头的内圆与蜗轮延伸轴相连,安装头的外园与机架相连;叉头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头上,叉头的另一端与辊芯相连;轧辊安装在辊芯上;拉力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叉头上,其另一端安装在机架上;两个轧辊单元安装在底板上;拉杆连接两个轧辊单元,使得形成一个整体。为实现安装头上叉头整体的径向调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设置有,安装头的外圆通过导向键连接在机架上。安装头的内圆通过螺纹连接在蜗轮轴上。为实现单个辊芯的轴向调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设置有,叉头与安装头通过销轴连接,销轴的两端安装有轴向锁紧螺母。为实现单个叉头的径向调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设置有,在机架上设有辊芯径向调节装置,辊芯径向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钉和 锁紧螺母;调节螺钉安装在机架上,锁紧螺母安装在调节螺钉上。叉头上一处设有凸台。叉头上设有的凸台的外圆弧面与机架上设有的轧辊径向调节装置相接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I)该轧机为被动轧机,自身阻力小,动力来自钢丝绳捻股机的牵引机,不必再添加任何动力。(2)设计紧凑,分度精确,由双Y型,从六个方向将钢丝绳压实。(3)调节方便、产品光洁度高、轧辊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图3是图I的C-C剖视图。图4是图I的B向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头上的叉头整体径向调节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单个辊芯轴向调节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单个叉头径向调节示意图。图8是辊拉法压实股轧机轧制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结合附图I-附图8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辊拉法压实股钢丝绳双Y型轧机,包括拉杆I、底板2和两个轧辊单元3 ;所述的两个轧辊单元3包括蜗轮蜗杆箱组件4、安装头5、叉头6、辊芯7、辊片8、拉力弹簧16和机架10 ;蜗轮蜗杆箱组件4安装在机架10上;蜗轮41安装在蜗轮轴42上;安装头5的内圆与蜗轮轴42相连,安装头5的外园与机架10相连;叉头6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头5上,叉头6的另一端与辊芯7相连;辊片8安装在辊芯7上;拉力弹簧16的一端安装在叉头6上,其另一端安装在机架10上;两个轧辊单元3安装在底板2上;拉杆I连接两个轧辊单元3,使得形成一个整体。为实现安装头上叉头整体的径向调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设置有,安装头5的外圆通过导向键15连接在机架10上。安装头5的内圆通过螺纹连接在蜗轮轴42上。为实现单个辊芯的轴向调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设置有,叉头6与安装头5通过销轴11连接,销轴11的两端安装有轴向锁紧螺母14。为实现单个叉头的径向调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设置有,在机架10上设有辊芯径向调节装置9,辊芯径向调节装置9包括调节螺钉91和锁紧螺母92 ;调节螺钉91安装在机架10上,锁紧螺母92安装在调节螺钉91上。叉头6上一处设有凸台61。叉头6上设有的凸台61的外圆弧面与机架10上设有的轧辊径向调节装置9相接触。实施时,在两个轧辊单元3的安装头5上分别各自安装三个叉头6,每两个叉头6之间的安装成120°,每个叉头6上安装一个辊芯7,每个辊芯7上安装一个辊片8 ;两个轧辊单元的安装需满足一个轧辊单元内的一个辊片与另一个轧辊单元内的一个辊片成60° ;两个轧辊单元3安装在底板2上,拉杆I连接两个轧辊单元3,使得形成一个整体。安装头上的叉头整体径向调节安装头5的内圆通过螺纹连接在蜗轮轴42上;安装头5的外圆通过导向键15安装在机架10上;叉头6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头5上;手动摇转摇把13,摇把13转动;摇把13转动带动蜗杆43转动,蜗杆43转动带动蜗轮41和蜗轮轴42转动;蜗轮轴42转动通过螺纹带动安装头5在涡轮轴42上并通过安装头5得外圆与机架10上的导向键15,使得安装头5沿着蜗轮轴42的轴向方向移动,同时叉头6的一端通过销轴11连接在安装头5上,所以安装头5移动带动安装在在安装头5的叉头6整体径向移动,使得各辊片8之间的间隙变大、变小,实现安装头上的叉头整体径向调节。单个辊芯的轴向调节叉头6与安装头5通过销轴11连接,销轴11两端安装有轴向锁紧螺母14,叉头6和安装头5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15,可以实现单个辊芯的轴向调节。调节时,先将销轴11外侧的两个轴向锁紧螺母14松开一定的距离,分别松紧销轴外侧的两个轴向锁紧螺母14,使得轧辊中心线与产品的成型中心线相重合即可,拧紧销轴11外侧的两个轴向锁紧螺母14,即可实现单个辊芯的轴向调节。单个叉头的径向调节在机架10上设有辊芯径向调节装置9。轧辊径向调节装置9包括调节螺钉91和锁紧螺母92。叉头6上一处设有凸台61。叉头6上设有的凸台61的 外圆弧面与机架10上设有的辊芯径向调节装置9相接触。当各个叉头上安装的辊芯之间的径向间隙需减小时,只需调节每个叉头的径向位置,即可实现各个叉头上安装的辊芯之间的径向间隙需减小。调节时,松开辊芯径向调节装置9的锁紧螺母92,向机架外旋转调节螺钉91,使得调节螺钉91在机架10上向外移动;由于叉头6上凸台61的外圆弧面与辊芯径向调节装置9相接触,调节螺钉91在机架10上向外移动时,带动叉头6运动;使得各叉头上安装的辊芯之间的间隙减小。当叉头6上安装的辊片调节到产品所需要的位置后,拧紧辊芯径向调节装置9的锁紧螺母92,即可实现各个叉头的径向间隙减小。当各叉头上安装的辊芯之间的径向间隙需增大时,只需调节每个叉头的径向位置,即可实现各个叉头上安装的辊芯之间的径向间隙需增大。调节时,松开辊芯径向调节装置9的锁紧螺母92,向机架内旋转调节螺钉91,使得调节螺钉91在机架10上向内移动;此时,安装在机架下方的叉头,由于其叉头自身的重量,使得叉头6上凸台61的外圆弧面始终与辊芯径向调节装置9相接触;从而使得各叉头上安装的辊芯之间的间隙增大;同时安装在机架上方的叉头,由于无法通过自身的重量,使得叉头6上凸台61的外圆弧面与辊芯径向调节装置9相接触;所以在机架10上方的每个叉头6上都安装有一个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玉,
申请(专利权)人:陈吉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