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80234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工艺过程过于复杂,需通过制成网络纱线来提高产品的强度的缺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聚酯切片的制备;B、色母粒的制备:C、DTY纱线的制备:D、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该方法具体工艺过程简单,不需要加工成网络涤纶纱线,也不需要经过第二热箱的定型处理,能够得到高强度的面料;且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原料制成的面料还具有色牢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涉及,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涤纶作为合成纤维中的三大主力纤维之一,因其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以及非服装领域。由于合成纤维的大量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了化学纤维领域的发展。比如说,近年来,我国聚酯工业的发展迅速,其产量已从2000年的500多万吨增加到了 2010年末的2500万吨以上,占全球聚酯产量的65%左右,涤纶已燃成为化学纤维中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品种,广泛应用于衣着、装饰、纺织品等方面,但是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聚酯纤维的性能和功能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涤纶的材料及工艺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如采用聚丙烯材料、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单体聚合或改性涤纶等,但是现有的材料制成的涤纶纱线大多存在色牢度差等的缺点,如在耐酸碱洗,耐光照稳定性等方面;另一方面现有的涤纶纱线的加工工艺主要有POY、FDY或DTY等,由于DTY纱线具有蓬松性高,相同的重量具有更在的体积,耐热性良好,吸湿性更高更快,透气性良好,有更好的光泽和外观等优点。因此,具有相当广的应用。现有的DTY纱线都是通过假捻变形工艺处理得到,该工艺的基本流程为原丝一导丝器一第一罗拉一第一热箱一假捻器一第二罗拉一网络喷嘴一第二热箱一第三罗拉一上油辊一卷绕成型得DTY。但是由于现有的涤纶纱线均需要通过网络喷嘴步骤制成网络纱线来增强纱线的强度,工艺过程过于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649517A)中公开了一种涤纶细量多孔高弹假捻变形丝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中虽然省去了第二热箱的热定型处理步骤,但是仍需网络喷嘴制成网络纱线处理步骤,工艺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过程简单、产品强度高、色牢度高的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聚酯切片的制备按各成份的质量百分数称取50% 60%的对苯二甲酸、20 % 28 %的乙二醇和2. O % 5. O %的六甲基二硅氧烷加入连续聚酯设备中,再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锑,控制酯化反应温度为240°C 260°C,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改性聚酯熔体,将上述的改性聚酯熔体再通过铸带、切粒、干燥得到聚酯切片;B、色母粒的制备将上述得到的聚酯切片及按各成份的质量百分数称取的2.0% 15%的着色剂、I. 5% 2. 5%的氮化钛、O. 1% I. 0%的调色剂、2. 0% 5. 0%的促进剂、I. 2% 2. 5%的分散剂和2. 0% 4. 0%的稳定剂加入到塑料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熔体;C、DTY纱线的制备将上述步骤B得到的熔体输送到纺丝机中进行纺丝,纺丝温度为180°C 220°C,得到涤纶原丝,再在涤纶原丝表面涂覆玉米浆后,然后进行假捻变形エ艺处理后,得到DTY纱线;D、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采用上述步骤C得到的DTY纱线通过整经机制成织轴,再在剑杆织机上织造面网,然后经后整理得到无网络涤纶纱面料。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用于制造DTY纱线的原料组成成份进行改进来提高DTY纱线的强度,从而实现改变エ艺步骤,简化 工艺,与现有的DTY纱线的加工方法相比,区别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不需要经过网络喷嘴エ艺步骤和第二热箱的热定型处理步骤,其它同现有エ艺中的方法一致。通过改进后,不需要经过网络结点的加工过程,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经过网络喷嘴结点制成网络纱线的エ艺步骤,同时还省去了第二热箱的热定型处理,而且由于通过对材料的改进同样能够保持产品的強度;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材料改进后还提高了着色后着色剂的稳定性,提高着色后的色牢度和着色的均匀性。通过对材料了改进实现了对エ艺过程的简化,简化了生产エ艺,且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所用的设备均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设备,对所用的设备没用特殊的要求,有利于エ业化生产。在上述的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原料的重量百分数可通过以下成份的质量百分数表示对苯ニ甲酸50% 60% ;こニ醇单体20% 28% ;六甲基ニ硅氧烷2. 0% 5. 0% ;ニ氧化锑(λ 1% O. 5% ;着色剂2· 0% 15% ;氮化钛L 0% 3. 0% ;调色剂O. 1% L 0% ;促进剂-.2. 0% 5. 0% ;分散剂1· 2% 2. 5% ;稳定剂-.2. 0% 4. 0%。在上述的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的催化剂ニ氧化锑的加入量为O. 1% O. 5%的重量百分数。通过加入上述量的催化剂能够更好的提高聚酯反应的酷化率。作为更进ー步的优选,所述的ニ氧化锑的加入量为O. 2% O. 3%。在上述的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的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45°C 250°C,同时控制酯化反应的酯化率在92% 95%之间。通过控制酯化率,能够进一步提高聚酯与着色剂之间的浸润性,提高着色后的色牢度。在上述的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的着色剂选自有机顔料或染料。通过对聚酯进行改性后増加了着色剂的可选择性,通用性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的有机颜料选自酮酞菁顔料、蒽醌系顔料、茈系颜料或双噁嗪系顔料;所述的染料选自嗯醌系染料或嗯酮系染料。着色剂与调色剂配合使用后,能够提高聚酯纺纱后的光亮性,提高色泽度及着色的均匀性。在上述的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的调色剂选自钛白粉、炭黑、锌钡白中的至少ー种。通过加入适当的调色剂,与着色剂配合使用,能够提高着色后的光亮度、光泽性及着色的均匀性。作为进一歩的优选,所述的调色剂为钛白粉。选用钛白粉还能起到一定的分散作用,从而更进ー步提高着色的均匀性。在上述的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的促进剂选自苯丙醇、苯ニ醇、苯磺酸中的至少ー种。所述的促进剂是用于改善着色剂的着色能力,提高着色剂与聚酯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色牢度的要求。在上述的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的分散剂选自纳米ニ氧化硅、微硅粉、滑石粉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加入上述的分散剂提高原料之间的流动性,使各原料之间分散更均匀,尤其使着色剂更均匀的分布,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着色的均匀性及光亮性。在上述的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的稳定剂为Ti02。通过加入TiO2使在混合过程中产生活性表面,能够与聚酯的键合效果,不易分解,从而提高了色牢度,尤其是在提高光照色牢度方面性能更优。在上述的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中所述的玉米浆为玉米浆的质量浓度为50 % 70 %的玉米浆水溶液。为了降低成本,才将上述玉米浆制成质量浓度为50 % 70 %的玉米浆水溶液。通过在表面涂覆玉米浆增强纱线之间的磨力以及增加纱线的强度,且有利于后续的面料编织过程。在上述的无网络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中所述的假捻变形加工中的拉伸比控制在I. 50 I. 58,第一热箱变形温度为185°C 195°C。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通过控 制第一热箱变形温度处理和第二热箱定型温度处理来提高卷曲稳定性。而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原料组成改进后不需要进行经过第二热箱的热定型处理,直接将假捻变形机中的第二热箱关闭不用。简化的工艺,降低了能耗。上述的第一热箱变形温度也可以称为变形热箱温度,第二热箱定型温度也可以称为定型热箱温度。在上述的无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东海塑料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