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碳铬轴承钢的冶炼方法,采用精炼过程钛含量控制、精炼换渣和弱搅拌加碳化稻壳对渣系和夹杂物控制,以解决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中B类非金属夹杂物分布和聚集现象。包括:EAF炉配料控制熔清[S]≤0.030%;EAF炉出钢严禁氧化渣流入钢包,使用低Ti合金;LF炉在线渣样分析(进LF炉分析1、吊包前),LF炉毕倒渣前根据渣样分析使用矽石控制低碱度渣,碱度2.0~3.0;VD炉真空处理毕在线渣样分析,定氢力争≤1.5ppm,不得>2.0ppm;VD炉真空处理毕合盖弱搅拌15~20分钟;模铸采用“FZ-2”保护渣,浇毕加进口发热剂。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经发蓝断口试验测量,钢中低倍夹杂的含量≤2.5mm/dm2长度,单个夹杂的最大长度≤3mm;B类夹杂物粗系评级≤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行业合金结构钢的冶炼技术,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所述高碳铬轴承钢指钢种主要成份为0.90% I. 05% - O. 60% 080% -O. 20% O. 40% - I. 65% I. 95% - O. 40% O.50%轴承钢。属黑色金属材料制造加工
技术介绍
关于高碳铬轴承钢0.90% I. 05% - O. 60 % 080 % - O. 20 % 0.40% - I. 65% I. 95% - O. 40% O. 50%轴承钢是常用、典型的一种高碳铬轴承钢。主要用于风电轴承钢轴套材料用钢。其钢种的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态和尺寸、残余元素含量等作为纯净度的关键指标高于同类轴承钢,且成份有别于公司其他钢种,所以一旦发生成份脱格等质量问题无法进行改制。作为上述主要用于风电轴承钢轴套材料用钢常用、典型的一种高碳铬轴承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应符合如下的规定0. 90% I. 05%,O. 60% 080%, ^ O. 015%, 0. 20% O. 40%, I. 65% I. 95%, O. 40% O. 50%, ( 15ppm, ( 30ppm非金属夹杂物要求I、发蓝断口试验测量,低倍夹杂的含量不应超过2. 5mm/dm2长度(截面),单个夹杂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3mm(轴向)。2、夹杂物级别不应超过下列下表的规定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工序配料一电炉EAF+精炼LF+真空冶炼VD —浇铸一钢锭一锻造,其特征在于, 在EAF工序中 配料要求配料时控制S含量< O. 030% ; 电炉出钢要求终点 C 彡 O. 05 %,P 彡 O. 012 %,Ti 彡 O. 0006 %, T ^ 1640 °C,O ^ IOOOppm ; 出钢过程在钢包中随钢流加入脱氧剂Al锭2. O 3. Okg/t ; 在LF精炼工序中,采用精炼过程换渣技术, 在LF炉第一次成分分析,配Al至O. 040 O. 050%, LF炉第二次成分分析,含量(O. 005 %进行换洛操作, 造白渣,倒渣后重新造渣,加入矽石; 精炼终渣碱度彡3,CaO ^ 51%, A1203 :10 20% ; 在VD真空冶炼工序中,抽真空彡66. 7Pa,时间彡20分钟;在线定氢I. 5-2. Oppm ; 真空冶炼结束后,退泵后加碳化稻壳总计15 20公斤,软吹氩20-30分钟; 液相线1400-1460度; 在浇铸工序,采用< IMPa的氩气压力向模内充氩10 15分钟后,钢锭模内氧气含量< 10%。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碳铬轴承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在线对渣样进行分析,倒渣后重新造渣中的矽石加入量根据前期碱度进行计算,抽气时碱度控制在(3。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碳铬轴承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铸采用FZ-2保护渣,浇毕加进口发热剂。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碳铬轴承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出钢过程在钢包中随钢流加入脱氧剂Al锭2. O 3. Okg/t、石灰200 300kg/炉、碳粉适量;低Ti合金电解锰200 250kg/炉、高纯硅铁70 80kg/炉、低钛高铬800 850kg/炉。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碳铬轴承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线1444°C;吊包温度1500 1510°C。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碳铬轴承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铸浇注工艺中,使用氩气保护浇注。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碳铬轴承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铸浇注工艺中,浇注3. 7t锭,锭身浇注时间5, 5,30”。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碳铬轴承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铸浇注工艺中,帽口补注时间> 3’,浇毕加进口发热剂7 IOkg/每支。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碳铬轴承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铸采用模内低氧含量和较为密闭的保护浇铸套筒,防止二次氧化。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碳铬轴承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LF炉第二次成分分析时,控制含量< O. 002%,进行换渣操作。全文摘要,采用精炼过程钛含量控制、精炼换渣和弱搅拌加碳化稻壳对渣系和夹杂物控制,以解决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中B类非金属夹杂物分布和聚集现象。包括EAF炉配料控制熔清≤0.030%;EAF炉出钢严禁氧化渣流入钢包,使用低Ti合金;LF炉在线渣样分析(进LF炉分析1、吊包前),LF炉毕倒渣前根据渣样分析使用矽石控制低碱度渣,碱度2.0~3.0;VD炉真空处理毕在线渣样分析,定氢力争≤1.5ppm,不得>2.0ppm;VD炉真空处理毕合盖弱搅拌15~20分钟;模铸采用“FZ-2”保护渣,浇毕加进口发热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经发蓝断口试验测量,钢中低倍夹杂的含量≤2.5mm/dm2长度,单个夹杂的最大长度≤3mm;B类夹杂物粗系评级≤1.0。文档编号C22C38/22GK102634732SQ20111003801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军占, 刘明华, 徐传兵, 江成斌, 罗辉, 顾家强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成斌,顾家强,徐传兵,刘军占,刘明华,罗辉,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