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e-Mn-C系高锰钢的小方坯连铸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0059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Fe-Mn-C系高锰钢的小方坯连铸生产工艺,该工艺采用全程浇铸生产断面为150mm×150mm和200mm×200mm的小方坯;其浇铸过热度控制在10~50℃;结晶器冷却水进出温差控制在4~8℃;二次冷却水温控制在7~30℃,结晶器铜管锥度使用范围控制在0.65~1.15,并根据铸坯的不同断面对二次冷却比水量、拉速、结晶器振幅、负滑动率和矫直温度进行了控制,电磁搅拌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末端电磁搅拌相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以小方坯连铸方式生产Fe-Mn-C系高锰钢并通过对连铸生产工艺过程的优化控制,能明显降低漏钢事故,有效防止铸坯出现裂纹、皮下气泡、夹渣、夹杂等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铸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Fe-Mn-C系高锰钢的小方坯连铸生产工艺,属于冶金

技术介绍
Fe-Mn-C系高锰钢是高合金钢,钢中含有极高的锰,铸坯在浇铸过程中无相变,始终保持奥氏体组织直至室温,所以也是单项奥氏体钢。其在抵抗强冲击力、高应力作用下的磨料磨损或凿削磨损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是优秀的耐磨材料。但是又由于该系钢具有以下特点在高温状态下的机械强度是低合金钢或普碳钢的2 3倍,以连铸生产时难以矫直;高温状态下塑性差且具有较好塑性的温度范围窄,在连铸坯矫直后易产生表面横裂纹;钢水在凝固过程中无相变,晶粒相互吞并长大,属本质粗晶粒钢,且传热系数低,在以冷却速度较快的连铸模式生产时晶界易开裂并发展成严重的内部裂纹;体积收缩系数大,在结晶器内易过早形成较大气隙,从而造成漏钢和产生裂纹。因此该系钢极难以连铸方式生产,目前多以模铸工艺或极少以大方还、板还工艺生产,几乎未见有以小方还连铸工艺生产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Fe-Mn-C系高锰钢小方坯连铸生产工艺。该工艺实现了以小方坯连铸方式生产Fe-Mn-C系高锰钢,并可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凌松白映林方颖王翔周英豪何勇夏辉华谢鹏张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