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安全气囊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707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5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导尿管,其包括气囊腔及与气囊腔连接的气囊,所述气囊具有注入液体前的第一状态及注入液体后的第二状态,所述气囊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表面积不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全气囊导尿管可避免气囊注入液体时伤害尿道,通过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全气囊导尿管,按常规步骤留置导尿,导尿管插入一定深度后向气囊内注入液体,如果不需克服阻力即能注入液体,则直接注满气囊,以固定尿管;如果刚刚注入液体即有阻力则应回抽液体,使气囊排空,将尿管再向膀胱内插入一定深度再次注入,如此判断,直至向气囊内注入液体时不再有阻力,即可判断气囊已在膀胱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气囊导尿管
技术介绍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见的诊治方式,目前临床留置尿管固定方式多使用向尿管自带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式。即当导尿管插入尿道,其前端进入膀胱内,见到有尿液流出后,向气囊腔注入一定的液体,使气囊膨大,回拉尿管,使膨大的气囊卡在膀胱内尿道内口处,从而起到固定作用。目前所采用的气囊多为高压型气囊,即需要克服一定的压力才能将液体注入气囊。在无法判断气囊是否进入膀胱内而向气囊内注入液体时,若气囊位于尿道中而向气囊内注入液体,因尿道内径狭窄,其阻力同气囊在膀胱内时的阻力,不易判断,而此时容易造成尿道被气囊强行撕裂造成尿道出血而危害病人有数篇文章报道因向气囊内注入液体而造成病人尿道撕裂伤。对病人造成的危害是医源性且可以避免的。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安全气囊导尿管,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导尿管,该安全气囊导尿管采用低压高容气囊,即在向气囊注入液体时,不需克服阻力,一旦气囊注满液体,其内压力迅速上升。藉此判断,如果在留置导尿过程中,气囊在尿道内,向气囊内注入液体时会直接遇到阻力,而如果气囊在膀胱内,向气囊注入液体,开始时就不会有阻力,从而可以判断气囊是否在膀胱里,以此安全导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安全气囊导尿管,其包括气囊腔及与气囊腔连接的气囊,所述气囊具有注入液体前的第一状态及注入液体后的第二状态,所述气囊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表面积不变。优选的,在上述安全气囊导尿管中,所述气囊为不可延展性材质制成的气囊。优选的,在上述安全气囊导尿管中,所述气囊为可延展性材质制成的气囊,所述气囊外围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在气囊处于第一状态时与气囊一起呈收缩状,所述限位装置在气囊从第一状态变化到第二状态时随同气囊一起扩张并限制气囊的扩张范围。优选的,在上述安全气囊导尿管中,所述限位装置与气囊为一体式结构。优选的,在上述安全气囊导尿管中,所述限位装置与气囊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限位装置通过黏着物黏贴在气囊外围。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全气囊导尿管可避免气囊在尿道内注入液体时伤害尿道,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气囊导尿管,按常规步骤留置导尿,导尿管插入一定深度后通过气囊腔向气囊内注入液体,如果不需克服阻力即能注入液体,则直接注、满气囊,以固定尿管;如果刚刚注入液体即有阻力则应回抽液体,使气囊排空,将尿管再向膀胱内插入一定深度再次注入,如此判断,直至向气囊内注入液体时不再有阻力,即可判断气囊已在膀胱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安全气囊导尿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安全气囊导尿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图I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安全气囊导尿管。该安全气囊导尿管是一种安全型三腔测温尿管,它包括包括导尿腔I、气囊腔2、冲洗腔3、温度传感线4、易粘区5、气囊21。导尿腔I、气囊腔2、冲洗腔3、温度传感线4结合成一体。温度传感线4连接温度探头41和外接插头42。导尿腔I和冲洗腔3设有单向阀,防止液体返流。温度传感线4可使在尿管头部的温度感应探头41感知到的膀胱内温度,然后通过外接插头42在监测设备的显示器上直观的显示出来。易粘区5可使胶布粘贴尿管更牢固可靠。该结构的安全型三腔测温尿管能有效防止液体返流所致的逆行感染,通过气囊内固定和胶布对易粘区的外固定,使尿管固定牢固,温度感应装置可对患者膀胱内的温度实时精准的监测,为临床监测体温和治疗提供体温依据。但是,此种结构的安全气囊导尿管为高压型气囊,即需要克服一定的压力才能将液体注入气囊。在无法判断气囊是否进入膀胱内而向气囊内注入液体时,若气囊位于尿道中而向气囊内注入液体,因尿道内径狭窄,其阻力同气囊在膀胱内时的阻力不易判断,而此时容易造成尿道被气囊强行撕裂造成尿道出血而危害病人。鉴于现有技术中导尿管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导尿管,该安全气囊导尿管采用低压高容气囊,即在向气囊注入液体时,不需克服阻力,一旦气囊注满液体,其内压力迅速上升。藉此判断,如果在留置导尿过程中,气囊在尿道内,向气囊内注入液体时会直接遇到阻力,而如果气囊在膀胱内,向气囊注入液体,开始时就不会有阻力,从而可以判断气囊是否在膀胱里,以此安全导尿。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安全气囊导尿管包括气囊腔及与气囊腔连接的气囊,气囊具有注入液体前的第一状态及注入液体后的第二状态,气囊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表面积不变。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不可延展性材质制成的气囊。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可延展性材质制成的气囊,所述气囊外围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在气囊处于第一状态时与气囊一起呈收缩状,所述限位装置在气囊从第一状态变化到第二状态时随同气囊一起扩张并限制气囊的扩张范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与气囊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与气囊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限位装置通过黏着物黏贴在气囊外围。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所示,安全气囊导尿管包括气囊腔100及与气囊腔100连接的气囊200。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气囊200较为特殊,为低压高容气囊。气囊200具有注入液体前的第一状态及注入液体后的第二状态。所述气囊20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表面积不变。上述气囊200的特殊性在实际使用中体现的较为明显。相较于一般现有技术中可能导致尿道被气囊强行撕裂造成尿道出血而危害病人的高压型气囊设计,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气囊200在向气囊注入液体时,不需克服阻力,一旦气囊注满液体,其内压力迅速上升。藉此判断,如果在留置导尿过程中,气囊在尿道内,向气囊内注入液体时会直接遇到阻力,而如果气囊在膀胱内,向气囊注入液体,开始时就不会有阻力,从而可以判断气囊是否在膀胱里,以此安全导尿。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气囊200在注入液体前处于瘪状,所以当向气囊200内充入液体时,气囊200会被液体撑起来,但是气囊200本身只局限于在固定容液量的范围内被撑起来,不会超出该定额的容液量进一步延展变形,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当向气囊200内充入液体时,气囊200会撑起来,若是气囊200此时还位于尿道内,因为尿道比较窄小,气囊200稍许被撑起来,注入液体端会明显感觉到压力存在,藉此判断,气囊200此时处于尿道内,然后应当回抽液体,使气囊200排空,将导尿管再向膀胱内插入一定深度再次注入,如此判断,直至向气囊200内注入液体时不再有阻力,即可判断气囊200已在膀胱内,以此安全导尿,最后,回拉导尿管,使膨大的气囊200卡在膀胱内尿道内口处,从而起到固定作用。前述的“气囊20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表面积不变”,此句话的应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气囊导尿管的容液量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化刚薛小玲李惠玲于翔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