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垫用抽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7450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2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座垫用抽动装置,防止驱动杠杆抖动,没有位于自由位置的构成部件,具有防止震动等引起的噪音的效果的同时,使旋转损失最小化而提高驱动效率,更加有效地将驱动杠杆的旋转力传递至连杆齿轮,具有大幅地提高用户的便利的同时,最终实现整个座位的品质提高的效果。并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座垫用抽动装置,通过使用一个复位弹簧来同时支撑止动件和杠杆支架,具有提高装配性和生产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说明书涉及汽车座垫用抽动装置,更详细说是涉及一种设置于汽车座垫,随着旋转驱动杠杆,使汽车座垫中设置的连杆齿轮旋转,能够调节汽车座垫的高低的汽车座垫用抽动装置。
技术介绍
以下,对
技术介绍
及其问题进行说明。一般来说,汽车的座垫用于保持乘车者的乘车姿势,其划分为具备于驾驶座和副驾驶座并只能坐一人的分离式座位,以及为了多人同时乘坐而具备于乘坐空间的后方的长椅式座位或多列座位。如上所述的座位由构成骨架的金属材质的框架,以及构成为披覆于上述框架,与乘车者的身体接触,提高乘车感的同时保持体形和姿势的座垫和座椅靠背构成。上述座位通过由固定于车体底面的下部导轨,以及与上述下部导轨结合,进行滑动并把持座位位置的上部导轨构成的座位导轨来保持,在上述座位导轨的内部设有连杆装置,具备有将上述连杆装置与座位的外侧具备的把手连接,能够调节座垫的高低的座位高度调节装置。图I是现有技术的座位高低调节装置的概略图,以下参照图I对现有技术的座位高低调节装置简单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现有技术的座位高低调节装置1,包括小齿轮10,其与连杆齿轮(未图示)进行齿轮连接;导向部20,其一侧末端插入于上述小齿轮10的轴孔100并连接;子弹簧30,其搭载于上述导向部20的杠杆连接机构200外周面和固定机构201的内周面之间; 制动弹簧40,其搭载于上述导向部20的固定机构201外周面;制动鼓50,其在容纳有上述子弹簧30和制动弹簧40安装的导向部20的中央部穿孔形成有上述导向部20的杠杆连接机构200贯通的轴孔500。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现有技术的座位高低调节装置I中,驱动杠杆(未图示)由转盘式构成,当将其向一侧或另一侧方向旋转时,与上述驱动杠杆连接的杠杆连接机构200向一侧或另一侧方向旋转,使导向部20向一侧或另一侧方向旋转,随着上述导向部20向一侧或另一侧方向旋转,与上述导向部20的一侧末端部连接的小齿轮10向一侧或另一侧方向旋转并驱动连杆齿轮(未图示),从而能够调节座垫的高低。此时,由于上述制动弹簧40的两侧末端部处于卡住于上述导向部20的固定机构两侧末端部的状态,当上述导向部20向一侧或另一侧旋转时,上述制动弹簧40的一侧或另一侧末端由上述导向部20的固定机构拉动,上述制动弹簧40向内侧缠绕而其外径缩小,使制动鼓50的内周面和制动弹簧40之间不产生磨擦力,上述导向部20及小齿轮10能够向一侧或另一侧旋转,从而能够调节座垫的高低。与此相反,当在上述小齿轮10中产生外力时,位于上述制动弹簧40的两侧末端部之间的小齿轮10的卡片101将上述制动弹簧40的一侧或另一侧末端部向一侧或另一侧方向推动,上述制动弹黃40的外径扩大,使在上述制动弹黃40和制动鼓50的内周面之间广生磨擦力而得到制动力,能够固定高低调节的座垫的位置。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座位高低调节装置I中,由于单纯地依赖于制动弹簧40和制动鼓50之间的磨擦力产生制动力,当在小齿轮10中产生大的外力时,即便在上述制动弹簧40和制动鼓50之间产生磨擦力,上述制动弹簧40将在制动鼓50内空转,存在有无法牢固地固定高低调节的座垫的位置的问题的,同时由于此,乘坐者需要操作驱动杠杆并随时调节座垫的高低,使用上伴随着较多不便。并且,由于向小齿轮10施加的过度的外力,存在有制动弹簧40的形态变更或破损的情况非常频繁地发生的问题,同时由于此,制动鼓50和制动弹簧40之间的间隔无法保持一定,存在有操作性可能会大幅地降低的致命的问题,以及在基于驱动杠杆的操作时,由于操作旋转力由子弹簧30传递给小齿轮10,旋转传递效率极低,伴随着用户使用上的不便。因此,最近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在所开发使用的‘汽车用座垫抽动装置’中, 将加长延伸的杠杆以抽动式上下驱动并调节座垫的高低,以提供用户的驱动性的便利。但是,在由用户的驱动而进行调节时,由于作为抽动装置的主要构成部分的制动部及离合部的驱动损失过多,相比用户操作的驱动量,实际座垫上下高度有效驱动量小的问题尚且存在。这是因为无法将驱动杠杆的操作力有效地传递至连杆齿轮,需要进行所需以上的反复杠杆操作,由此存在有整个座位的品质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始终在相同的位置产生均匀的离合力,防止驱动杠杆的抖动的同时,在向相同方向连续驱动驱动杠杆时,使驱动杠杆空转的角度最小化, 从而将驱动杠杆的操作力有效地传递至连杆齿轮,大幅地提高装配性和生产性的汽车座垫用抽动装置。(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汽车座垫用抽动装置,该抽动装置用于调节车辆座垫的高度,其包括制动器装置,其包括制动套筒,在外周面突出形成的多个防旋转凸起插入固定于内侧盖的卡槽;小齿轮轴,在一侧设置有小齿轮,贯通制动套筒的中央部和内侧盖的贯通孔并向内侧盖的外部突出;制动凸轮,设置于上述小齿轮轴的另一侧,在外周面突出形成有多个防旋转凸起;多个制动滚轮,搭载于上述防旋转凸起的外周面和制动套筒内周面之间;制动弹簧,在外侧面具备的多个弹性支承板插入于相互邻接的防旋转凸起之间,弹性支撑相互邻接的一对制动滚轮,中央部由上述小齿轮轴的另一侧贯通;防瞬间旋转部件,与小齿轮轴及制动凸轮连接,以与上述小齿轮轴及制动凸轮连动并旋转,外周面与制动套筒的内周面紧贴以产生指定的磨擦力;离合器装置,其包括离合套筒,中央部由上述小齿轮轴另一侧贯通,在一侧面突出有在插入于相互邻接的制动滚轮之间的内侧面形成落差部的动力传递凸起,在另一侧面为了形成容纳槽而在外侧突出形成有边缘部;离合凸轮,中央部由上述制动凸轮的另一侧贯通并插入于容纳槽,在外周面突出形成有多个离合导向面,在上述离合导向面两侧旁边形成有动力传递水平部,在另一侧面突出形成有杠杆连接机构;多个离合滚轮,搭载于离合套筒的边缘部内周面和离合凸轮的外周面之间, 并与上述离合导向面接触;多个离合弹簧,搭载于上述动力传递水平部和离合套筒的边缘部内周面之间,弹性支撑相互邻接的一对离合滚轮;止动件,在一侧面按一定间隔突出形成有插入于上述相互邻接的一对离合滚轮之间,并且两侧面支撑上述一对离合滚轮的旋转凸起,中央部由轴的另一侧贯通,在边缘部的上端形成有容纳槽,在上述容纳槽的中央部突出形成有位于内侧盖的支撑台内侧的一对凸台;杠杆支架,穿孔有结合孔的中央部贯通止动件的中央部,使上述结合孔结合于杠杆连接机构,在上端部弯曲形成有位于内侧盖的支撑台外侧的凸台;复位弹簧,为了两侧末端部由上述内侧盖的支撑台两侧面得到支撑,两侧末端部插入于止动件的容纳槽,使两侧末端部另一侧支撑于止动件的凸台,两侧末端部一侧由杠杆支架的凸台得到支撑;波形垫圈,搭载于上述离合凸轮的另一侧面和杠杆支架的一侧面之间,中央部由离合凸轮的杠杆连接机构贯通;以及外侧盖,中央部由上述小齿轮轴贯通,两侧固定于上述内侧盖的两侧,以保持上述小齿轮轴的同心。其中,上述防瞬间旋转部件在中央部形成有由上述小齿轮轴的小齿轮贯通的贯通孔,在一侧面突出形成有插入于制动凸轮的外周面和形成于离合套筒的动力传递凸起内侧面的落差部之间的多个弹性卡块凸起,在上述相互邻接的弹性卡块凸起之间突出形成有用于支撑弹性支承板的内侧面的支撑凸起。并且,上述复位弹簧的两侧末端部被切为两条,一侧端两侧末端部中弯曲形成有支撑杠杆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伦镐沈载原
申请(专利权)人:大圆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