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币用白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73113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造币用白铜,所述白铜包含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Ni8.0-10.0%、Zn16.0-19.0%、Mn3.0-5.0%、Ti1.8-2.5%、Fe0.5-0.9%;Al0.3-0.7%、Sb0.2-0.5%、杂质总量不大于0.9%,余量为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低价金属锌、锰、铝代替贵金属镍,可以大幅度降低铜基金属流通币的生产、制造成本;通过添加微量的Sb改善金属流通币生产、制造的后续加工性能;通过添加微量的铁提高金属流通币的耐磨蚀性能;通过添加Al、Ti等合金元素,提高金属流通币的耐腐蚀性能、增强金属货币的美观度和银白色光泽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及铜合金加工,属于金属材料合金化、材料防腐及合金熔炼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金属硬币具有整洁度高,携带的病菌少,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硬币耐磨损,流通周期长,发行成本较小,节约资源,推广使用硬币利国利民。我国自建国以来,已经使用过镍币、钢币、铝币和铜币。我国镍资源紧缺,镍作为一种昂贵的战略资源,将镍加工成金属流通币使用,由于材质成本过高,在经济上是不合适的。采用钢芯材料压印制造金属流通币存在的问题是其一,是钢芯表面的镀层易磨损、剥落,影响美观和流通寿命。其二,钢芯流通币易于仿造,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铝币颜色银白,有强烈的金属光泽,但由于单个的铝币分量较轻,在自动售货机上的识别效果不佳。铜作为一种古老的金属,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作为金属流通币使用的历史。由于铜离子能够杀死病菌,铜基金属流通币具有抑菌的效果,有利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铜作为金属流通币使用时,为了使其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往往要在铜基体合金中添加15%左右的镍,加之近年来铜价持续走高,使得铜基金属流通币可能的制造成本大幅攀升。例如,专利提出的一种造币用铜合金的化学成分为Cu67. 0-69. 0%; Ν 14. 0-16. 0%; Znl5. 0-19. 0%。使用该合金作为流通币基材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镍含量高,制造成本高;二是合金的耐蚀性能不理想;三是合金的切削性能较差,影响后续的制币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白铜造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一种造币用白铜,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铜包含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Ni8. 0-10. 0%、Ζη16· 0-19. 0%、Μη3· 0-5. 0%、Til. 8-2. 5%、FeO. 5-0. 9%; Α10. 3-0. 7%、SbO. 2-0. 5%、杂质总量不大于O. 9%,余量为铜。一种制备权利要求I所述白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质量百分比为45. 5%-54. 3%的Cu放入工频炉中熔炼,待铜开始软化后,在铜表面覆盖一层木炭,木炭的用量为每吨铜15_25kg,熔炼温度为1180-1210°C。2)加入质量百分比8. 0-10. 0%的Ni ; 3)步骤2)加入的Ni熔化后加入质量百分比A10.5-0. 9%的Al和15%的Cu ; 4)步骤3)加入的Al和Cu熔化后 ,加入质量百分比Ζη17·0-20. 0%的Zn ; 5)步骤4)加入的Zn熔化后,加入Cu-Mn和Cu-Ti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Mn和Ti的质量百分比为3. 0-5. 0%和I. 8-2. 5% ;6)步骤5)加入的中间合金熔化后,加入Cu-Sb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Sb的质量百分比为 O. 2-0. 5% ; 7)步骤6)加入的中间合金熔化后,加入Cu-Fe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Fe的质量百分比为 O. 5-0. 9% ; 8)步骤7)加入的中间合金熔化后,用氮气吹冰晶石精炼、升温、扒渣; 9)取样分析; 10)升温1180-1210°C、向铜液中加入O.02%_0· 03%的镁; 11)随后,升高铜液温度1180-1210°C,出炉。有益效果铜基金属流通币具有抑菌的效果,有利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低价金属锌、锰、铝代替贵金属镍,可以大幅度降低铜基金属流通币的生产、制造成本;通过添加微量的Sb改善金属流通币生产、制造的后续加工性能;通过添加微量的铁提高金属流通币的耐磨蚀性能;通过添加Al、Ti等合金元素,提高金属流通币的耐腐蚀性能、增强金属货币的美观度和银白色光泽感。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熔炼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造币用白铜包含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Ni8. 0-10. 0%、Znl6. 0-19. 0%、Μη3· 0-5. 0%、Til. 8-2. 5%、FeO. 5-0. 9%; Α10. 3-0. 7%、SbO. 2-0. 5%、杂质总量不大于 O. 9%,余量为铜。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白铜合金的熔炼操作过程如下 I)将质量百分比为45. 5%-54. 3%的Cu放入工频炉中熔炼,待铜开始软化后,在铜表面覆盖一层木炭(木炭仅作为覆盖剂使用)。木炭的用量为每吨铜15-25kg。熔炼温度为1180-1210°C。2)加入质量百分比8. 0-10. 0%的Ni ;在这里,镍是通过合金化而溶解入铜液中。3)步骤2)加入的Ni熔化后加入质量百分比A10. 5-0. 9%的Al和15%的Cu ; 向合金中加铝时,由于铝在铜中溶解会放出大量的热,激烈的放热反应可能使铜液熔池局部温度升高200°C,造成金属烧损增加。采用冷料与铝同时添加的方式,利用铝的溶解热熔化冷料,可以达到降低能耗和金属烧损的目的。4)步骤3)加入的Al和Cu熔化后,4)步骤3)加入的Al和Cu熔化后,加入质量百分比Znl7. 0-20. 0%的Zn ;采用先加铝后锌的目的,一是利用低价的金属铝对铜液脱氧,减少金属锌等金属的烧损;二是利用铝在铜液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减少铜液吸气和随后加入的锌的挥发损失。5)步骤4)加入的Zn熔化后,加入Cu-Mn和Cu-Ti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Mn和Ti的质量百分比为3. 0-5. 0%和I. 8-2. 5% ; 6)步骤5)加入的中间合金熔化后,加入Cu-Sb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Sb的质量百分比为 O. 2-0. 5% ;7)步骤6)加入的中间合金熔化后,加入Cu-Fe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Fe的质量百分比为 O. 5-0. 9% ; 8)步骤7)加入的中间合金熔化后,用氮气吹冰晶石精炼、升温、扒洛;待所有的合金元素熔化后,用高纯氮气或者氩气作为载气,向铜液中吹入O. 1%-0. 2%的冰晶石精炼剂。向铜液中吹入冰晶石能清除铜液中的氧化铝夹杂。吹入时,要注意不留死角和盲区。高纯氮气载气能够清除铜液中的夹杂异物,降低铜液中的气体含量,其除气的原理是通入到铜液中的氮气或者氩气,在铜液中形成弥散的惰性气体气泡,气泡中的氢分压为零,合金熔体中的氢分压远大于气泡中的氢分压,熔体中的氢不断向气泡表面扩散并聚合为分子氢而进入气 泡中,随气泡的上升、逸出而排入大气,达到除氢的目的。吹入熔体中的惰性气体气泡越小、数量越多、分布越弥散,除氢效果越好。气体吹炼时间为3-5分钟。采用惰性气体精炼铜液,可以减少锌白铜喷火的次数,从而减少金属锌的损失。9)取样分析; 10)将铜液升温至1180-1210°c、向铜液中加入镁质量百分比为O.02%-0. 03%的镁脱氧、除硫; 11)随后,升高铜液温度1180-1210°c,出炉。在白铜熔炼过程中,合理的加料与熔化顺序、准确地控制熔炼温度都有利于减少造渣和减少熔炼金属损耗。锌白铜熔体的质量与原料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本合金的工艺废料使用量不应超过80%,多次重熔使用的旧料可能导致合金中的碳含量过高,从而导致合金轧制困难。为了防止熔体增氢、减少金属烧损,加工过程中的各种锯屑应该经过充分干燥、打包后回炉使用。合金中加入铁是作为变质剂使用,变质处理的作用清除铸锭组织中粗大的柱状晶,细化铸锭的结晶组织,提高合金的冷热加工性能和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永东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