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新型绝缘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2508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新型绝缘端盖,包括与电机机座相配合的端盖体,端盖体上开设有与电机转子轴承相配合的空腔,其特别之处在于:转子轴承与端盖体之间设置有环形绝缘套。转子轴承与绝缘套之间还可设置有起固定作用的环形金属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转子轴承与端盖体之间设置绝缘层,有效地避免了转子轴承上有电流通过,避免了轴承发生电腐蚀,延长了转子轴承的使用寿命。还可在转子轴承的外围设置金属套,再在金属套的外围设置绝缘层,保证了转子轴承的稳定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绝缘端盖具有结构简洁合理、有益效果佳和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新型绝缘端盖,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轴承与端盖之间设置有绝缘套的电机新型绝缘端盖。
技术介绍
变频电动机由于谐波和电机结构的原因,会造成转子轴与机座之间存在电位差,导致转轴与机座相联接的轴承内部产生电流,该电流对轴承有电腐蚀的作用,最终严重影响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轴电流是由轴电压产生的,这种电压是由下述原因产生的。其一,电机的各部分磁路不对称,将出现环形磁通而感应交流电压,进而形成低频轴承电流,这种情况多见于200KW以上的电机。其二,转轴上静电聚集而产生静电电压以及高频共模电压。高频轴承电流由高频环路电流、轴对地电流、电容性放电电流等,接地方式与接地阻抗对高频环路电流和轴对地电流的影响很大,大电机中由定子轭的高频磁通在转轴、轴承、端盖和机座组成回路中感应高频电压,该电压超过轴承油膜绝缘能力则会产生高频环路电流,叠加到上述的低频电流上。泄漏电流使电动机机座电压比地电位高,当电动机轴净负载机械接地,该机座电压施加于轴承上,可能产生传动端轴承和转轴的对地电流。由电动机内部确定的共模电压分布,当电动机机座接地而转轴不接地时,可能出现高频轴承电流脉冲,这就是电容性放电电流。共模电路是整个传动系统内环路电流流经的闭合回路,包括电动机及其轴承、负载机械和变频器。PWM变频器三相输出电压瞬时值之和不等于零,这就是共模电压的来源。共模电流为由电动机机座返回变频器外壳的泄漏电流,共模电流产生的电压降提高了电动机机座相对于变频器外壳的电位。若机座感抗足够大,电动机机座与变频器外壳之间电压降将可达100V以上。这样如电动机转轴经金属联轴器联结到接地且电位接近变频器外壳的齿轮箱或负载机械,部分共模电流坑能流经电动机轴承、转轴和负载机械返回变频器,电流将流过齿轮箱或负载机械轴承,该轴承可能比电动机轴承早一些损坏。由环形磁通感应的轴电压如果足够高则高频电流会流过转轴和两端轴承,某些情况下还会流过负载机械的转轴和轴承。此电流峰值典型值达到3 20A将会损坏轴承。通过运用电位/磁位矢量法分析轴电压产生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多种综合防护措施,调整各项设计参数,尽量减小轴电压;最终通过绝缘端盖完全将电动机的转子轴与机座断开,不让其形成电流回路,可以解决变频电动机轴承电腐蚀的现象,现有的轴电流的防护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在定转子电气结构设计和制作上,使定转子绕组完全对称,避免产生磁势或电位上的降落差;二是使转子部分充分接地,使定转子等电位;三是把轴承部分与电机的结构件用一定方式绝缘,轴电流不会通过轴承部分。这些措施在工艺实现方面,有如下有多种方式(I)非传动端轴承绝缘或直接使用陶瓷滚子轴承;有效防止环路电流。但对于轴对地电流和电容性放电电流无效,只能保护非传动端一个轴承。(2)对上述措施再作加強,两端轴承均施以绝缘手段或也用陶瓷滚子轴承;有效防止环路电流、轴对地电流和电容性放电电流,可能还需要用电刷联接接地。由于机械方面的限制,大机座号很少用。 (3)两端轴承均绝缘或用陶瓷滚子轴承,同时用绝缘联轴器并且转轴通过电刷接地;有效防止环路电流、轴对地电流和电容性放电电流,可同时避免破坏机械负载的轴承系统,大机座号常用。(4)非传动端轴承绝缘,传动端通过电刷接地;作用基本同上,缺点也与上述一祥,需要维护,传动端用电刷可不用绝缘联轴器。(5) 一端电刷接地,不用绝缘轴承;不能防止环路电流。(6)两端电刷接地,不用绝缘轴承;有效防止环路电流、轴对地电流和电容性放电电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电机轴承与端盖之间设置有绝缘套的电机新型绝缘端盖。本技术的电机新型绝缘端盖,包括与电机机座相配合的端盖体,端盖体上开设有与电机转子轴承相配合的空腔,其特别之处在于转子轴承与端盖体之间设置有环形绝缘套。端盖体用于与电机机座相配合,实现对转子轴承的支撑作用;端盖体上设置的空腔用干与转子轴承相配合,转子轴承实现对转子轴的固定,保证转子轴的自由转动。在转子轴承与端盖空腔之间设置绝缘套,使得转子轴与机座之间处于绝缘状态,没有电流流经转子轴承,避免了轴承发生电腐蚀现象,有效延长了转子轴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电机新型绝缘端盖,转子轴承与绝缘套之间设置有起固定作用的环形金属套。采用金属套与转子轴承相配合,再在金属套的外围设置绝缘套,既保证了转子轴承的稳定性,也有利于绝缘套的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转子轴承与端盖体之间设置绝缘层,有效地避免了转子轴承上有电流通过,避免了轴承发生电腐蚀,延长了转子轴承的使用寿命。还可在转子轴承的外围设置金属套,再在金属套的外围设置绝缘层,保证了转子轴承的稳定性能。本技术的绝缘端盖具有结构简洁合理、有益效果佳和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端盖体,2转子轴承,3金属套,4绝缘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如图I所示,给出了本技术的电机绝缘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端盖体I、转子轴承2、金属套3、绝缘套4 ;所示的端盖体I为圆形,端盖体I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与转子轴承2相配合的空腔,转子轴承2的外围为环形金属套3,金属套3与端盖体I的空腔之间为绝缘套4。转子轴承2实现对转子轴的固定,保证转子轴的自由转动;金属套3保证 了转子轴承的稳定性。由于在金属套3与端盖体I之间设置了绝缘套4,使得转子轴与机座之间处于绝缘状态,没有电流流经转子轴承,避免了轴承发生电腐蚀现象,有效延长了转子轴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绝缘端盖具有结构简洁合理、有益效果佳和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新型绝缘端盖,包括与电机机座相配合的端盖体(I),端盖体上开设有与电机转子轴承(2)相配合的空腔,其特征在于转子轴承(2)与端盖体(I)之间设置有环形绝缘套(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机新型绝缘端盖,其特征在于转子轴承(2)与绝缘套(4) 之间设置有起固定作用的环形金属套(3)。专利摘要本技术的电机新型绝缘端盖,包括与电机机座相配合的端盖体,端盖体上开设有与电机转子轴承相配合的空腔,其特别之处在于转子轴承与端盖体之间设置有环形绝缘套。转子轴承与绝缘套之间还可设置有起固定作用的环形金属套。本技术通过在转子轴承与端盖体之间设置绝缘层,有效地避免了转子轴承上有电流通过,避免了轴承发生电腐蚀,延长了转子轴承的使用寿命。还可在转子轴承的外围设置金属套,再在金属套的外围设置绝缘层,保证了转子轴承的稳定性能。本技术的绝缘端盖具有结构简洁合理、有益效果佳和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文档编号H02K5/16GK202374088SQ20112057145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张战, 张珂, 徐天宝 申请人:荣成市荣佳动力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珂张战徐天宝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荣佳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