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大功率负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0962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大功率负载机,包括与市电连接的交流电压输出电路和交流电流输出回路,所述交流电压输出电路包括第一自偶调压器和交流电压输出端,所述市电的火线端接于第一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之间,交流电压输出端在第一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上滑动;所述交流电流输出回路包括第二自偶调压器、电流互感器和负载,所述市电的火线端接于第二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之间,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在第二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上滑动,负载跨接于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和市电的零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压输出端和电流输出的均可以在自偶调压器上滑动,实现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连续可调,负载采用较小电阻即可实现,节约了能源,并且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测试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拟大功率负载机,属于电子产品测试

技术介绍
在电力测试过程中,大功率负载机为电能表做负载运行测试时提供大电流,而高电压一般都是校验台或便携式校验台提供,其价格昂贵、结构复杂、故障率高、操作复杂。在工厂中为产品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采用大功率负载机为开关等产品测试时提供大电流,其所需高电压一般则是用大功率电阻作负载,如附图I所示,通过控制K1-K5的通断,来调整测试所需电流,负载采用大功率电阻R11,高电压和大电流加在电阻Rll上,致使其能耗非常高,并且由于是控制K1-K5的通断来调整电流的大小,所以电流不能连续变化,电流可调性差,不能适合所有产品的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电压和电流连续可调并且节能的模拟大功率负载机。本技术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模拟大功率负载机,包括与市电连接的交流电压输出电路和交流电流输出回路,所述交流电压输出电路包括第一自偶调压器和交流电压输出端,所述市电的火线端接于第一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之间,交流电压输出端在第一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上滑动;所述交流电流输出回路包括第二自偶调压器、电流互感器和负载,所述市电的火线端接于第二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之间,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在第二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上滑动,负载跨接于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和市电的零线之间。在上述基础上,本技术所述负载为电阻。本技术还包括电流表和电压表,所述电压表跨接于交流电压输出端与市电的零线之间,所述电流表接至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交流电压输出电路和交流电流输出电路中均设有自偶调压器,电压输出端和电流输出的均可以在自偶调压器上滑动,通过滑动可使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连续可调,负载采用较小电阻即可实现,节约了能源,并且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测试成本。附图说明附图I是现有技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模拟大功率负载机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本技术模拟大功率负载机包括市电AC ;与市电AC电性连接的交流电压输出电路1,交流电压输出电路I包括第一自偶调压器Tl,交流电压输出端11,所述市电的火线端L接于第一自偶调压器Tl的线圈(该线圈的两端部分别为A点和B点,其中B点接于市电的零线端N上,A点悬置)之间,即C点,交流电压输出端11连接于第一自偶调压器Tl的D点,D点在A点和B点之间滑动。C点和B点之间相当于第一自偶调压器Tl 的初级绕组,即主电源的输入,D点和B点之间相当于第一自偶调压器Tl的次级绕组,即交流电压的输出,根据二者的匝数比,可得到不同的交流电压的输出,由于D点在A点和B点之间连续可滑,所以得到的交流电压的输出值同样也是连续的。与市电AC电性连接的交流电流输出电路2,交流电流输出电路2包括第二自偶调 压器T2、电流互感器T3、电阻R12,市电的火线端L接于第二自偶调压器T2的线圈(该线圈的两端部分别为E点和F点,其中F点接于市电的零线端N上,E点悬置)之间,即G点,电流互感器T3的输入端接至第二自偶调压器T2的H点,其中H点在E点和F点之间上滑动,负载R12跨接于电流互感器T3的输出端和市电的零线N之间。G点和F点之间相当于第二自偶调压器T2的初级绕组,即主电源的输入,H点和B点之间相当于第二自偶调压器T2的次级绕组,即电流互感器T3的输入,根据二者的匝数比,可得到电流互感器T3的输入值,由于H点在E点和F点之间连续可滑,所以得到的电流互感器T3的输入值同样也是连续的,然后经电流互感器T3变压后加在电阻R12上的交流电流的输出也是连续。本技术还包括电流表和电压表,电压表跨接于交流电压输出端11与市电的零线N之间,电流表接至电流互感器T3的输出端与电阻R12之间。根据下列计算公式权利要求1.一种模拟大功率负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市电连接的交流电压输出电路和交流电流输出回路,所述交流电压输出电路包括第一自偶调压器和交流电压输出端,所述市电的火线端接于第一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之间,交流电压输出端在第一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上滑动;所述交流电流输出回路包括第二自偶调压器、电流互感器和负载,所述市电的火线端接于第二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之间,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在第二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上滑动,负载跨接于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和市电的零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拟大功率负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为电阻。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模拟大功率负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表和电压表,所述电压表跨接于交流电压输出端与市电的零线之间,所述电流表接至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大功率负载机,包括与市电连接的交流电压输出电路和交流电流输出回路,所述交流电压输出电路包括第一自偶调压器和交流电压输出端,所述市电的火线端接于第一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之间,交流电压输出端在第一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上滑动;所述交流电流输出回路包括第二自偶调压器、电流互感器和负载,所述市电的火线端接于第二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之间,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在第二自偶调压器的线圈上滑动,负载跨接于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和市电的零线之间。本技术的电压输出端和电流输出的均可以在自偶调压器上滑动,实现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连续可调,负载采用较小电阻即可实现,节约了能源,并且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测试成本。文档编号G01R1/28GK202372542SQ20112050928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张全胜 申请人:东莞纳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纳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