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盒,其集成模块的输出接线区域包括九个连接端,其中,上方横行的第一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四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一;上方横行的第二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五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二;上方横行的第三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六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三;中间横行的第七连接端与第八连接端之间接入零线连接端一,第八连接端与第九连接端之间接入零线连接端二,三个集成板连接端同时由输出端线路孔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集成模块清晰导出九个接线端而用于直接连接三相电机器,不会出现线路繁杂冗余,接线区域整齐,也降低了因操作不当导致触电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盒。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其对测量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高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功率分析仪主要用来测量电机、变频器、变压器等一些功率转换装置的功率、效率等参量,其被广泛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动车、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变频器、变频电机以及燃料电池等功率计算和分析。目前的功率分析仪在测量三相电机器时通常有几种接线方式,即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三电压三电流、三相五线制,首先,三相电路由三个振幅相等、频率相同、彼此间相位差一样的正弦电源构成,在如果三相电路中的每一根所接的负载的阻抗和性质都相同,三根电路中负载是对称的,在负载对称的条件下,每一时刻流过中线的电流之和为零;三相三线制是星形接法中性点不接地和角型接法的,三相四线制是星形接法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系统中多采用三相四线制与三相五线制,而三相五线制由于比三相四线制多一条PE线,区别于中性线的平衡负载的作用,PE线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设立的保护接地导体,其本身不带电。本技术主要涉及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装置,在设计技术方案之前,技术人员对以往的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装置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测量三相电机器时接线(包括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三电压三电流、三相五线制)普遍通过导线进行连接,由于各个接线柱并非处于同一接线区域,而是采用多个接线区域(如图3所示的三个区域),不同位置的接线柱并非与一定与相邻位置处的接线柱进行连接,很多都要与距离较远的接线柱进行连接,线路在连接之后可能会产生相互交叉、相互阻碍的现象,一些线路多出的长度还会过多的占用到仪器顶部、底部以及仪器侧面的部分区域,为其它装置的放置与连接带来不便。显然,在采用以往的三相功率分析仪接线盒进行连接的过程中,无法兼顾连接的整齐度与准确度,即便能够在确保连接准确的前提下进行操作,其与待测量的三相电机器接好之后的线路往往是呈现出一种复杂繁乱、线路交叉缠绕、以及无法直观辨别连接位置的状态,不仅不宜操作,而且会影响到仪器周边的空间使用,更有甚者还会因复杂的线路操作不当而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于三相功率分析仪接线盒的接线模块(接线板)重新优化设计显得十分必要,这也体现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使用三相功率分析仪对三相电机器进行测量时能够直观、快速、整齐地、安全地进行接线连接的需求。当然,本技术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在分析出以往接线装置的弊端之后,将各个研发阶段所采取的中间方案有效的进行整合与多次性能测试,最终利于得到趋于最佳优化的技术方案。综上所述,本技术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为了实际应用的需求,对同一
内的接线装置提出进一步研发,提出一种应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盒,其通过对接线区域的各个接线柱位置进行优化集成设计,使得集成板导出九个接线端而用于直接连接仪器,在接线时利用直观的接线区域,能够快速、准确、安全地连接,并且实现接线区域的整齐度,也降低了因操作不当导致触电发生的概率。因而,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缓解、部分解决或能够完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同一
的众多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提高技术方案的可拓展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盒,其通过对接线区域的各个接线柱位置进行优化集成设计,使集成板导出九个接线端而用于直接连接仪器,不仅在接线过程中能够保持接线区域的直观度,便于快速、准确、安全地操作,而且在接线之后能够确保接线区域的整齐度,同时,也降低了因操作不当导致触电发生的概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盒,其包括装配于接线盒内部的集成模块,该集成模块分为输出接线区域与输入接线区域,两个区域之间带有输出端线路孔、输入端线路孔,该输出接线区域包括九个连接端,其由上至下排列成三个横行,其中:上方横行的第一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四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一,该集成板连接端一的位置与第四连接端位置相邻;上方横行的第二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五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二,该集成板连接端二的位置与第五连接端位置相邻;上方横行的第三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六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三,该集成板连接端三的位置与第六连接端位置相邻;中间横行的第七连接端与相邻的第八连接端之间接入零线连接端一,第八连接端与相邻的第九连接端之间接入零线连接端二;相应地,集成板连接端一、集成板连接端二、集成板连接端三、零线连接端二各自引出线路且同时由输出端线路孔穿出。对于输入接线区域,其横向排列三个仪器输入端,每个输入端分别具有一个接点,这三个接点各自引出线路且由输入端线路孔穿过。进一步地,三个接点各自引出线路且均与输出接线区域的零线连接端一相连接。通过对于以上技术方案,技术人员可进一步实施以下任意一项: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或第三连接端均无需设置相邻的独立接线点。另外,在具体应用时,以上所实施的输入接线区域的九个连接端构成三相四线制接线盒。在同一构思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盒,其包括装配于接线盒内部的集成模块,该集成模块分为输出接线区域与输入接线区域,两个区域之间带有输出端线路孔、输入端线路孔,输出接线区域包括九个连接端,其由上至下排列成三个横行,其中:上方横行的第一连接端、上方横行的第二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四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一,该集成板连接端一的位置与第四连接端位置相邻;中间横行的第七连接端、中间横行的第九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五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二,该集成板连接端二的位置与第五连接端位置相邻;上方横行的第三连接端、中间横行的第八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六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三,该集成板连接端三的位置与第六连接端位置相邻;集成板连接端一、集成板连接端二、集成板连接端三各自引出线路且同时由输出端线路孔穿出。通过对于以上技术方案,技术人员可进一步实施以下任意一项: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第七连接端、第八连接端、第九连接端均无需设置相邻的独立接线点。另外,在具体应用时,以上所实施的输入接线区域的九个连接端构成三相三线制接线盒。本技术通过对接线区域的各个接线端、接点、孔位的位置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使集成模块清晰明了的导出九个接线端而用于直接连接三相电机器,技术人员利用该接线盒,不仅能够在接线过程中保持接线区域的直观度而不会出现线路繁杂冗余,便于快速、准确、安全地操作,而且在接线之后能够确保接线区域的整齐度,同时,也降低了因操作不当导致触电发生的概率。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实施的应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盒,其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盒,其包括装配于所述接线盒内部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模块分为输出接线区域与输入接线区域,两个区域之间带有输出端线路孔、输入端线路孔,所述输出接线区域包括九个连接端,其由上至下排列成三个横行,其中:/n上方横行的第一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四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一,所述集成板连接端一的位置与所述第四连接端位置相邻;/n上方横行的第二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五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二,所述集成板连接端二的位置与所述第五连接端位置相邻;/n上方横行的第三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六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三,所述集成板连接端三的位置与所述第六连接端位置相邻;/n中间横行的第七连接端与相邻的第八连接端之间接入零线连接端一,所述第八连接端与相邻的第九连接端之间接入零线连接端二;/n所述集成板连接端一、集成板连接端二、集成板连接端三、零线连接端二各自引出线路且同时由所述输出端线路孔穿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盒,其包括装配于所述接线盒内部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模块分为输出接线区域与输入接线区域,两个区域之间带有输出端线路孔、输入端线路孔,所述输出接线区域包括九个连接端,其由上至下排列成三个横行,其中:
上方横行的第一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四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一,所述集成板连接端一的位置与所述第四连接端位置相邻;
上方横行的第二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五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二,所述集成板连接端二的位置与所述第五连接端位置相邻;
上方横行的第三连接端与下方横行的第六连接端连接并且同时接入集成板连接端三,所述集成板连接端三的位置与所述第六连接端位置相邻;
中间横行的第七连接端与相邻的第八连接端之间接入零线连接端一,所述第八连接端与相邻的第九连接端之间接入零线连接端二;
所述集成板连接端一、集成板连接端二、集成板连接端三、零线连接端二各自引出线路且同时由所述输出端线路孔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接线区域横向排列三个仪器输入端,每个输入端分别具有一个接点,这三个接点各自引出线路且由所述输入端线路孔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接点各自引出线路且均与所述输出接线区域的零线连接端一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无需设置相邻的独立接线点。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三相功率分析仪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纳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