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锡液的锡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790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22:20
一种装有锡液的锡槽,用于浮法玻璃生产中,所述锡槽包括宽段、窄段及连接于所述宽段和窄段的收缩段,所述宽段包括玻璃成型段,所述玻璃成型段的锡液深度范围为28mm~48mm。一种装有锡液的锡槽,用于浮法玻璃生产中,所述锡槽包括宽段、窄段及连接于所述宽段和窄段的收缩段,所述宽段包括玻璃成型段,所述玻璃成型段的锡液深度范围为36mm~40mm,所述收缩段的锡液深度范围为87mm~91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玻璃成型段的锡液深度克服了传统设计的偏见,采用了更浅的锡液深度,此种锡液深度所产生的浮力完全满足浮法玻璃生产的需要,并不会给浮法玻璃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有锡液的锡槽
技术介绍
在浮法玻璃生产中,锡槽是关键部件,锡液在浮法玻璃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有的浮法玻璃生产中,锡液的深度较深,由此带来的经济成本较大。第一、锡液的用量很大,锡液的成本很高;第二、在浮法玻璃的生产中,锡液用量大,对于锡液的加热及冷却将耗费更多的能量,例如,加热耗费更多的电能,冷却时增加冷却水量或风量。第三、对玻璃质量的影响,锡液深度越深,锡液的温差将越大,锡液的纵向对流也越大,易产生难以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导致成型的玻璃板光学性能(例如,斑马角、条纹)变差,因为锡液对流的加剧,也易使浮在锡液上的玻璃板在锡槽中发生摆动,引起各种锡槽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装有锡液的锡槽,锡槽内的锡液用量相比于传统锡槽的锡液用量有所减小。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有锡液的锡槽,用于浮法玻璃生产中,所述锡槽包括宽段、窄段及连接于所述宽段和窄段的收缩段,所述宽段包括玻璃成型段,所述玻璃成型段的锡液深度范围为28mnT48mm。进一步地,所述玻璃成型段的锡液深度范围为33mnT43mm。进一步地,所述玻璃成型段的锡液深度范围为36mnT40mm。进一步地,所述锡槽的宽段还包括与所述玻璃成型段衔接的玻璃入口段,所述玻璃入口段的锡液深度范围为60mnT80mm。进一步地,所述锡槽的宽段还包括与所述玻璃成型段衔接的玻璃入口段,所述玻璃入口段的锡液深度范围为65mnT75mm。进一步地,所述锡槽的收缩段的锡液深度范围为84mnT94mm。进一步地,所述锡槽的收缩段的锡液深度范围为87mnT91mm。进一步地,所述锡槽还包括锡槽出口,所述窄段由所述收缩段至所述锡槽出口的锡液深度范围分别为28mm 48mm、6Omm 80mm、52mm 62mm。进一步地,所述锡槽还包括锡槽出口,所述窄段由所述收缩段至所述锡槽出口的锡液深度范围分别为3 3臟 43臟、6 5臟 7 5臟、5 2臟 6 2臟。本技术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有锡液的锡槽,用于浮法玻璃生产中,所述锡槽包括宽段、窄段及连接于所述宽段和窄段的收缩段,所述宽段包括玻璃成型段,所述玻璃成型段的锡液深度范围为36mnT40mm,所述收缩段的锡液深度范围为87mnT91mm。本技术设计玻璃成型段的锡液深度克服了传统设计的偏见,采用了更浅的锡液深度,此种锡液深度所产生的浮力完全满足浮法玻璃生产的需要,并不会给浮法玻璃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图3为图2的锡槽的窄段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装有锡液的锡槽的俯视不意图。图2为图I的锡槽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锡槽的窄段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 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I和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装有锡液的锡槽10用于浮法玻璃生产中。所述锡槽10包括宽段11、窄段12及连接于所述宽段11和窄段12的收缩段13。所述宽段11包括玻璃成型段111及与所述玻璃成型段111衔接的玻璃入口段110。所述锡液装于所述锡槽10内,在锡槽10中形成锡液表面101。本技术中所述的锡液深度为锡液表面101至所述锡槽10的槽底的垂直距离。所述玻璃成型段111的锡液深度范围为28mnT48mm,进一步地,可为33mnT43mm,再进一步地,可为36mnT40mm,优选为38mm。所述玻璃入口段110的锡液深度范围为60mm 80mm,进一步地,可为65mnT75mm,再进一步地,可为68mnT72mm,优选为70_。所述锡槽的收缩段的锡液深度范围为84mnT94mm,进一步地,可为87mnT91mm,优选为89mm。所述锡槽10还包括锡槽出口 14。如图3所示,所述窄段12由所述收缩段13至所述锡槽出口14的锡液深度有三组不同的取值范围,分别用HpH^H3来表示。H1取值范围为28mnT48mm,进一步地,可为33mnT43mm,再进一步地,可为36mnT40mm,优选为38mm。H2取值范围为60mm 80mm,进一步地,可为65mnT75mm,再进一步地,可为68mnT72mm,优选为70mm。H3取值范围为52mm 62mm,优选为57mm。在浮法玻璃生产中,高温玻璃液从较高处的流液道进入锡槽10的玻璃入口段110时产生向下的冲击力,为了保证玻璃液不接触到锡槽底砖,所以本技术的玻璃入口段110的锡液较玻璃成型段111的锡液深度大。另外,在浮法玻璃生产中,玻璃入口段110的玻璃液的温度较高,当需要人为处理一些事故时,为了避免人为操作不当使玻璃液粘到锡槽底砖上,所以本技术设计玻璃入口段110的锡液较玻璃成型段111的锡液深度大。在浮法玻璃生产中,因收缩段13使锡槽10的宽度变小,所以在收缩段13处,人工借助工具对玻璃板进行叠板操作,如果人工操作不当,很有可能会使玻璃板与锡槽底砖接触,因此,本技术的锡槽10的收缩段13的锡液深度较其他位置的锡液深度深。另外,温度的不均是锡液对流的主要动力,所述宽段11的锡液温度高,所述窄段12的锡液温度低,所以在收缩段13处高温区的锡液会向低温区流动,低温区的会向高温区流动,因此,本技术设计收缩段13的锡液深度较其他位置的深,可以保证减弱对流的作用,即,高温的锡液向低温区流动减弱,低温的锡液向高温区流动减弱。收缩段13处的锡液深度较深起到蓄池缓冲的作用。在传统浮法玻璃生产中,众多生产厂家对于锡槽10的锡液深度设计,在考虑节省锡液的用量且保证玻璃质量的前提下,大多采取如下设计方案玻璃入口段110及窄段12的锡液深度相同,设计为82mm,玻璃成型段111的锡液深度较深,设计为57mm,此种设计方案已经是当下较优的锡液深度方案,锡液深度再减小虽然锡液用量减小,但玻璃质量达不到顾客的要求。因此,众多生产厂家没有考虑在锡液用量(锡液深度)方面有所突破。而本技术的锡槽10的锡液深度设计恰恰克服了这种技术偏见,采用了更少的锡液来完成浮法玻璃的生产。生产实践证明,采用更少的锡液完全满足浮法玻璃生产需求,并且不会对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本技术的锡槽10的玻璃入口段110、玻璃成型段111及窄段12的锡液深度均较传统的锡液深度较浅。本技术的锡槽10的收缩段13的锡液深度较传统的锡液深度较深,但锡槽10内的锡液总量仍比现有的少。特别地,本技术设计玻璃成型段111的锡液深度克服了传统设计的偏见,采用了更浅的锡液深度,此种锡液深度所产生的浮力完全满足浮法玻璃生产的需要,并不会 给浮法玻璃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本技术的锡槽10大大减小了锡液的用量,在浮法玻璃生产中,对于锡液的加热及冷却将耗费较少的能量。同时减少了锡液因温差大所带来的对流现象。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装有锡液的锡槽,用于浮法玻璃生产中,所述锡槽包括宽段、窄段及连接于所述宽段和窄段的收缩段,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清世查雪松邓胜勇
申请(专利权)人:信义电子玻璃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