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门装置及加工中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66056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护门装置及加工中心。该防护门装置包括防护骨架以及可相对于该防护骨架移动的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还包括第一传力机构、第二传力机构以及用于驱动第一防护门或第二防护门相对于所述防护骨架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门装置,通过单气缸驱动第二防护门,并且通过一对链轮、链条及拉杆实现两防护门打开和闭合过程的行程加倍,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气缸行程的利用率,缩短了防护门的打开及关闭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两防护门具有较好的同步性,降低了故障率,与双气缸驱动方式相比还降低了噪音,此外,该防护门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整个机床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床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防护门装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防护门装置的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加工中心机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与操作者密切相关,因此,在加工中心机床的设计中对其安全性能和安全防护的要求极为严格。将安全防护装置应用于加工中心机床上不 仅能够保护操作者的安全,而且对机床自身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目前,加工中心的安全防护装置主要有半防护和全防护两种形式,其中,全防护的防护门装置一般采用如下三种方式1、手动操作开门方式,这种方案已经不能满足大型加工中心及自动化机床的上料要求;2、单防护门由一套装置(如气缸)驱动的方式,这种方案中,驱动行程较长,开门所需时间长,且进出料空间有限;3、两防护门分别由一套装置驱动的方式,这种方案中,两防护门同步性不好,容易影响开门时间的控制,从而影响上料时间。因此,为了满足加工中心机床的使用需要,亟待提出一种自动化程度及工作效率均较高的防护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满足安全、高效加工的要求,在缩短驱动行程的同时,提高两防护门的同步性,实现两防护门的自动打开及关闭,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加工中心的防护门装置。该防护门装置除了包括防护骨架以及可相对于该防护骨架移动的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外,还包括第一传力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防护骨架上的第一导轮以及绕过该第一导轮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门和所述第二防护门的第一传力件;第二传力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防护骨架上的第二导轮以及绕过该第二导轮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门和所述第二防护门的第二传力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防护门或者所述第二防护门相对于所述防护骨架移动的驱动机构。优选地,所述防护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的控制系统。 优选地,所述防护门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防护门或者所述第二防护门的闭合位置和打开极限位置以使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停止动作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设于所述防护骨架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门或者所述第二防护门。优选地,所述防护骨架上固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一导轮、所述第二导轮以及所述驱动机构均设于所述固定板上。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或者油缸。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轮为第一链轮,所述第一传力件由第一拉杆以及与该第一拉杆相连且绕过所述第一链轮的第一链条组成,所述第二导轮为第二链轮,所述第二传力件由第二拉杆以及与该第二拉杆相连且绕过所述第二链轮的第二链条组成。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门上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防护门上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拉杆和所述第二链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轮和所述第二导轮均为滑轮,所述第一传力件和所述第二传力件均为拉索。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加工中心,该加工中心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护门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护门装置以及具有该防护门装置的加工中心,通过在防护骨架、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之间设置第一传力机构和第二传力机构,并且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防护门或者第二防护门以实现两防护门的自动打开和关闭,不仅便于采用较短的驱动行程,而且两防护门动作的同步性能好,在一种优选方式中,通过采用单气缸作为驱动机构,与现有的双气缸驱动开门系统相比,提高了气缸行程的利用率以及两防护门动作的同步性,降低了故障率和噪音,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门装置应用于加工中心全防护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防护门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请参考图I和图2,其中,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门装置应用于加工中心全防护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防护门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I和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门装置进行详细描述,下面所述涉及的方位词(如上端、右方等)以图中所示情景为依据。该防护门装置主要包括第一防护门I、第二防护门2、防护骨架3、驱动机构、第一传力机构、第二传力机构、控制系统、固定板6、第一固定块12、第二固定块13以及为控制系统提供第二防护门2的位置信息的第一接近开关14和第二接近开关15,其中,驱动机构为气缸11,第一传力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导轮和第一传力件,第一导轮为第一链轮4,第一传力件包括第一链条7和第一拉杆9,第二传力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二导轮和第二传力件,第二导轮为第二链轮5,第二传力件包括第二链条8和第二拉杆10。防护骨架3是加工中心整个防护的支撑,固定板6固定在防护骨架3上;气缸11的缸体、第一链轮4、第二链轮5、第一接近开关14和第二接近开关15均固定在固定板6上;第一固定块12固定在第一防护门I的上端,第二固定块13固定在第二防护门2的上端;第一链条7和第二链条8分别绕过第一链轮4和第二链轮5与其构成配合关系;第一链条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块12,另一端与第一拉杆9相连,第二链条8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固定块13,另一端与第二拉杆10相连;第一拉杆9与第二拉杆1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块13和第一固定块12相连。在本实施例中,防护门装置的自动控制由控制系统完成,该控制系统包括机床数控系统中相应的功能单元,控制系统接收第一接近开关14和第二接近开关15的信号,并对气缸11做出活塞杆推收的指令。上述实施例的防护门装置的开关门实现过程如下控制系统发出开门指令使气缸11的活塞杆推出,活塞杆推动第二固定块13向右 方移动,由于第二固定块13连接于第二防护门2,因此,第二防护门2也向右移动,同时,第二固定块13带动第一拉杆9向右移动,使得第一链条7受到拉力,拉动第一固定块12向左移动,第一固定块12连接于第一防护门1,使得第一防护门I向左移动,当第二固定块13到达第二接近开关15的位置时,第二接近开关15响应,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使气缸11停止动作,此过程实现了两防护门I和2的打开;控制系统的关门指令使气缸11的活塞杆收回,活塞杆拉动第二固定块12向左方移动,因此,第二防护门2也向左移动,同时,第二固定块13带动第二链条8向左移动,使得第二链条8受到拉力,拉动第一固定块12向右移动,使得第一防护门I向右移动,当第二固定块13到达第一接近开关14的位置时,第一接近开关14响应,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使气缸11停止动作,此过程实现了两防护门I和2的关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进一步说明的是该防护门装置可应用在加工中心机床的全防护上,第一防护门I和第二防护门2通过其上的导向块可在机床防护上下端的导向杆上和导向槽内滑动。机床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两防护门I和2通常处于关闭状态,以防加工时产生的切削或者切削液溅出造成安全事故,当机床需要更换工件时,两防护门I和2需打开,使机床通过此口完成上下料工序。防护骨架3是整个防护的支撑,需有一定的刚性和抗振能力,固定板6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云姚靖靖郑开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