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665621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包括:设置有水冷却结构和风冷却结构的外冷却装置及内冷却装置;所述水冷却结构与所述风冷却结构并排连接;所述外冷却装置设置在感应加热弯管机感应加热线圈后50-100mm处,套接在钢管外围;所述内冷却装置设置在钢管内部,与所述外冷却装置位置对应。可对热煨制的弯管内外表面同时快速冷却,淬透深度满足要求。外冷却装置采用了水冷和风冷两种模式同时冷却,保证了冷却效果,内冷却装置的冷却模式(风冷、水冷)根据需要可进行转换。冷却水(或风)的速度可调,实现了冷速可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感应加热弯管机
,具体是ー种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油气管线沿途须经悬崖、深沟、湖泊等复杂地形,因此需要大量的弯管。目前,高強度大口径弯管的制作主要采用中频加热、弯曲的エ艺,即钢管两端固定,采用局部感应加热,在机械的带动下沿一定的弯曲半径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局部加热区就会按弯曲半径逐步弯制成具有特定曲率半径的弯管,经变形后的钢管须采用喷水等冷却方式控制其组织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的性能指标。加热温度、时间及冷却速度是影响弯管最终组织和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感应加热弯管机采用的冷却装置常与加热线圈成一体,大多数仅从钢管外部喷水进行淬火冷却。该冷却装置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在制作X70级以上大壁厚(t > 25mm)弯管时,会出现冷却速度过低、淬透深度不足的问题,最終导致弯管内外壁厚组织不均、力学性能降低。中国专利CN 101205593A公开了ー种X80弯管的弯制エ艺,该エ艺通过控制感应加热温度、冷却速度等參数制作X80级弯管;提出了采用外部喷水的同时在弯管内部増加喷雾的方法对大壁厚弯管进行冷却。不过该方法并没有对冷却装置做进ー步详细说明,同时,当内壁冷却水喷水量较大时,钢管内壁会出现水积攒倒流现象,会对钢管底部加热产生不利影响。中国专利CN 201088986Y公开了ー种弯管机冷却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冷却效果较好。该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对钢管外表面风冷,达到所需角度后停机转换为水冷。由于采用在外表面进行先风冷后水冷的冷却方式,因此该装置遇到生产大壁厚(t > 25mm)弯管时仍然会出现淬火不充分、冷速不足的情況。因此,现有弯管机冷却装置在生产大壁厚、高強度弯管时,会出现冷却速度过低、淬透深度不足的问题,最終导致弯管内外壁厚组织不均、力学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现有弯管机冷却装置在生产大壁厚、高強度弯管时,会出现冷却速度过低、淬透深度不足,最終导致弯管内外壁厚组织不均、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对热煨制的弯管内外表面同时快速冷却、淬透深度满足的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包括设置有水冷却结构和风冷却结构的外冷却装置;所述水冷却结构与所述风冷却结构并排连接;所述外冷却装置套接在钢管外围,且设置在弯管机感应加热线圈后50_100mm处。进ー步,所述的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还包括内冷却装置,所述内冷却装置设置在钢管内部,与所述外冷却装置位置对应。进ー步,所述外冷却装置中的水冷却结构包括水冷却线圈基体、冷却水入口及喷水孔;所述水冷却线圈基体是ー环状管; 所述冷却水入口均匀设置在所述水冷却线圈基体的外侧;所述喷水孔均匀设置在所述水冷却线圈基体的内側。进ー步,所述外冷却装置中的风冷却结构包括风冷却线圈基体、冷却风入口及喷风孔;所述风冷却线圈基体是ー环状管;所述冷却风入口均匀设置在所述风冷却线圈基体的外侧;所述喷风孔均匀设置在所述风冷却线圈基体的内側。进ー步,所述内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线圈基体、冷却风/水入口及喷风/水孔;所述冷却线圈基体是ー环状管;所述冷却风/水入口均匀设置在所述风冷却线圈基体的内侧;所述喷风/水孔均匀设置在所述风冷却线圈基体的外側。进ー步,所述内冷却装置还包括支架、底座、滚轮及导轨;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冷却线圈基体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通过滑轮与所述滑轨连接。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对热煨制的弯管内外表面同时快速冷却,淬透深度满足要求。外冷却装置采用了水冷和风冷两种模式同时冷却,保证了冷却效果,内冷却装置的冷却模式(风冷、水冷)根据需要可进行转换。冷却水(或风)的速度可调,实现了冷速可控。附图说明图I是感应加热弯管机结构和本技术的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的外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结构中水冷却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图2所示结构中风冷却结构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内冷却装置结构主视图;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I包括外冷却装置及内冷却装置。外冷却装置设置在感应加热弯管机感应加热线圈2后50-100_处(见图1),并套接在钢管外围。内冷却装置设置在钢管内部,与外冷却装置位置对应。其中,冷却系统的外冷却装置结合图2、图3、图4所示,包括水冷却结构和风冷却结构,水冷却结构与风冷却结构并排连接。水冷却结构包括水冷却线圈基体7、8组冷却水入口 9及多个喷水孔11。水冷却线圈基体7是ー环状管。8组冷却水入口 9分别间隔45°均匀设置在水冷却线圈基体7的外侧,多个喷水孔11均匀设置在水冷却线圈基体7的内侦牝且喷射方向根据被弯曲加工管子的材质而定。风冷却结构包括风冷却线圈基体8、8组冷却风入口 10及多个喷风孔12。风冷却线圈基体8是ー环状管。8组冷却风入口 10分别间隔45°均匀设置在风冷却线圈基体8的外側。多个喷风孔12均匀设置在风冷却线圈基体8的内侧,且喷射方向根据被弯曲加工管子的材质而定。冷却水入口 9和冷却风入口 10通过管路连接在由阀门控制压カ的气源和水源。水冷却线圈基体7和风冷却线圈基体8中的冷却线圈大小可根据弯管的规格制作不同的模具更换。在使用外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吋,可选择水冷却结构与风冷却结构同时冷却,也可以仅选其ー进行冷却。冷却系统的内冷却装置如图5、图6所示,包括冷却线圈基体13、6组冷却风/水入ロ 14、多个喷风/水孔15、支架16、底座17、滚轮18及导轨19。冷却线圈基体13是ー环状管。6组冷却风/水入口 14分别间隔60°均匀设置在风冷却线圈基体13的内側。多个喷风/水孔15均匀设置在风冷却线圈基体13的外侧,且喷射方向根 据被弯曲加工管子的材质而定。支架16—端与冷却线圈基体13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7上。底座17通过滑轮18与19滑轨连接。冷却线圈基体13中的冷却线圈大小可根据弯管的规格制作不同的模具更换。冷却水/风入口 14通过管路连接在由阀门控制压カ的气源和水源。在使用内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吋,只能任选其ー模式进行冷却。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冷却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图I-图6所示,推进小车3将钢管延导向轮4方向推进,钢管的另一端通过夹头5固定在摇臂6上。钢管经感应加热线圈2加热后,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冷却系统I进行冷却。外冷却装置通过水冷却线圈基体7内侧的喷水孔11向钢管外部喷水冷却,同时风冷却线圈基体8内侧的喷风孔12喷风吹走产生的水蒸气,保证冷却效果。当淬透深度需要吋,内冷却装置通过导轨19平行推入,冷却线圈基体13外侧的喷水/风孔15向加热的钢管内部喷水冷却。为避免出现却冷却水积攒倒流现象,调节内冷却装置水源压カ阀,以合适的水速冷却。必要吋,内冷却装置可以转换为风冷却。其中内外冷却装置的冷却水(或风)的速度可通过压カ阀调节。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感应加热弯管机冷却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对热煨制的弯管内外表面同时快速冷却,淬透深度满足要求。外冷却装置采用了水冷和风冷两种模式同时冷却,保证了冷却效果,内冷却装置的冷却模式(风冷、水冷)根据需要可进行转换。冷却水(或风)的速度可调,实现了冷速可控。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珂韩新利何小东李丽锋邵晓东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