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装置,确保旋转电机的转子与定子的同轴度,并高效地进行旋转装置的组装作业。旋转装置(1)一体地具备电机(100)和减速器(200),该电机具有转子(111)及定子(113)。减速器具有:设置有滚子齿式凸轮(212)的输入轴(211);和输出轴(221),该输出轴的外周设置有依次与滚子齿式凸轮卡合的凸轮从动件(222),该输出轴沿与输入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电机具备:固定有转子的旋转轴(101),该旋转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同轴地连结;和轴承支承部件(140),其对轴承(213)进行支承并对该轴承施加一定的预负荷,该轴承将减速器的输入轴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在该轴承支承部件设置有定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工作台装置等的驱动源所使用的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例如机床等领域中,作为用作工件的载置台的旋转工作台装置的驱动源,使用具有旋转电机和减速器的旋转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该旋转装置中,旋转电机的转子经由安装法兰利用螺栓被连结在减速器的输入轴。另外,在减速器的输入轴上设置有滚子齿式凸轮。而且,设置在输出轴外周的凸轮从动件依次与滚子齿式凸轮卡合,由此,输入轴的旋转被减速并传递到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以各轴的轴向成为大致垂直且扭转的位置关系的方式能够旋转地配置在壳体内。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实开平3-126545号公报在旋转电机中,转子和定子需要以相互成为同轴的方式精度良好地被定位。此时,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旋转装置中,旋转电机的转子经由安装法兰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结。另一方面,支承输入轴的轴承经由轴承套筒被固定在减速器的壳体上。旋转电机的定子经由支承板被固定在该壳体上。这样,成为在转子和定子之间夹设有多个部件的结构。其结果,存在难以确保旋转电机中的转子和定子的同轴度的问题。另外,由于部件多,所以还存在旋转装置的组装作业需要花费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装置,能够确保旋转电机的转子和定子的同轴度,并能够高效地进行组装作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申请的旋转装置一体地具备将励磁部和电枢中的任一方作为转子且将另一方作为定子的旋转电机;和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具有设置有滚子齿式凸轮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在所述输出轴的外周设置有依次与所述滚子齿式凸轮卡合的凸轮从动件,所述输出轴沿与所述输入轴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旋转电机具备旋转轴,所述转子固定于所述旋转轴有,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减速器的所述输入轴同轴地连结;和轴承支承部件,所述轴承支承部件对轴承进行支承,该轴承将所述减速器的所述输入轴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所述定子设置于所述轴承支承部件。优选的是,所述减速器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供所述输入轴贯穿的贯穿孔,并且所述壳体能够沿与所述输入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分割,所述旋转电机的所述轴承支承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贯穿孔中。还优选的是,所述轴承支承部件具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具有供所述轴承嵌合的嵌合部,所述支承部的外径比所述贯穿孔的内径小;和凸缘部,所述凸缘部的外径比所述贯穿孔的内径大。还优选的是,所述轴承支承部件具有与所述定子套接的套接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确保旋转电机的转子与定子的同轴度,并能够高效地进行旋转装置的组装作业。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从编码部侧观察的侧视图。图3A是抽出图I所示的旋转装置的纵剖视图中的轴承支承部件附近而示出的局部放大图。 图3B是相当于图3A中的IIIB-IIIB剖面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还将轴承支承部件设置在编码部侧的变形例中的旋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纵剖视图。图5是表示通过形成在外周的螺纹部固定轴承支承部件的变形例中的旋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首先,使用图I及图2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的整体结构。图I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从编码部侧观察的侧视图。如图I所示,旋转装置I 一体地具备作为旋转电机的电机100和减速器200。电机100具有电机电磁部110和编码部120。在电机电磁部110与编码部120之间配置有减速器 200。电机电磁部110具备转子111和定子113。转子111以与旋转轴101成为同轴的方式被固定。定子113以沿径向与转子111的外周面对置的方式被固定在电机支架112上。旋转轴101与减速器200的输入轴211 —体成型为一根轴。转子111具有磁轭114及磁铁115。转子111从旋转轴101的减速器200相反侧(负荷相反侧。图I中右侧)被插入,并被粘接固定在旋转轴101的外周。定子113具有层叠铁芯体1131、绕线管1132、绕组线1133、供绕组线1133接线的接线基板1135、和输入端子1136。绕线管1132贯插层叠铁芯体1131。绕组线1133卷绕在绕线管1132上。输入端子1136与接线基板1135连接。绕线管1132由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构成。绕线管1132使层叠铁芯体1131与绕组线1133电绝缘。层叠铁芯体1131、绕线管1132、绕组线1133、接线基板1135和输入端子1136是由树脂1134模制(mold)而成。在定子113的减速器200相反侧设置有托架116。在该托架116的更靠减速器200相反侧的位置设置有盖罩102。编码部120夹着减速器200地配置在与电机电磁部110相反的一侧。编码部120具有编码器121和编码器盖罩122。编码器121是例如光学编码器式或磁式编码器。编码器盖罩122覆盖编码器121。编码器121检测旋转轴101的旋转角度等。以下,对减速器200进行说明。减速器200是所谓的滚子齿式(roller gear)减速器。减速器200具有输入轴211、输出轴221和壳体201。输入轴211上设置有滚子齿式凸轮212。在输出轴221的外周设置有依次与滚子齿式凸轮212卡合的凸轮从动件222。在壳体201的内部,输入轴211和输出轴221配设成各轴的轴向大致垂直且扭转的位置关系。输入轴211通过配置在轴向两侧的轴承213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壳体201自由旋转。在输入轴211上一体地设置有滚子齿式凸轮212。在该滚子齿式凸轮212上形成有螺旋状的锥形肋214。锥形肋214根据其旋转角度一样地发生轴向移位。另外,如前所述,输入轴211与电机100的旋转轴101 —体成型为一根轴。输出轴221是中空轴。输出轴221通过配置在轴向两侧的未图示的轴承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壳体201自由旋转。在输出轴221的外周面,沿着周向隔开预定间隔且呈放射状地设置有多个凸轮从动件222。这些凸轮从动件222中的相邻的两个凸轮从动件222随着滚子齿式凸轮212的旋转,依次相对于锥形肋214的两侧面施加预负荷并抵接卡合。由此,输入轴211的旋转被减速而传递到输出轴221。如图2所示,壳体201能够沿与输入轴211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即输出轴221的轴向。图2中左右方向)分割。壳体201具有第一壳体部201u及第二壳体部201d这两个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201u和第二壳体部201d通过螺栓207(参照图I)连结。另外,壳体201具有供输入轴211贯穿的贯穿孔202。在该贯穿孔202中的靠编码部120侧的贯穿孔202a中设置有轴承213。在该轴承213的轴端侧(图I中左侧)设置有油封203和油封座204。油封座204支承油封203,并且对轴承213施加预负荷。贯穿孔202a的更靠轴端侧向壳体201的表面开口。编码器盖罩122固定在该开口 206的预定位置。在贯穿孔202中的靠电机电磁部110侧的贯穿孔202b中设置有轴承支承部件140。轴承支承部件140支承轴承213,并且对该轴承213施加一定的预负荷。此外,在轴承213是不需要施加预负荷的轴承(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岸俊幸,宫内信和,加藤寿尚,大石贵司,高桥俊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安川电机,株式会社三共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