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触头材料静接触特性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6217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9 06:27
一种电器触头材料静接触特性分析装置,它涉及一种电器触头材料特性分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目前没有用于电器触头压力与接触电阻的变化规律的分析装置的问题。所述两根导轨竖直固装在底板的上端面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固装在底板的上端面上且位于两根导轨之间,上支撑板水平固装在两根导轨的上端,丝杠与支撑板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每根导轨上套装有一个直线轴承,两个直线轴承通过中压板固接为一体,阶梯轴竖直穿装在中压板的中心通孔处且阶梯轴呈上大下小设置,上绝缘套的上部套装在阶梯轴的下端上,第一接线端片位于上绝缘套的下端面上,下绝缘套的下部套装在压力传感器的触头的上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析装置用于分析电器触头材料静接触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电器触头材料特性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器产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到触头接触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意义。电器触头接触电阻过 高,会使触头产生温升,从而可能使触头产生永久变形,甚至发生熔焊现象;而且由于触头上电压损失过高,会使低电平的逻辑控制电路逻辑混乱,影响电器触头工作可靠性,从而降低了电器触头的使用寿命。电器触头的接触电阻是电器触头接触可靠性检测中的核心问题。电器触头的接触电阻与其接触面情况相关,包括实际接触面积,接触表面材质等。而当触头受到外界压カ时,会使触头表面产生形变,改变触头实际接触面积,从而改变接触电阻。电器触头材料静接触特性即电器触头压カ与接触电阻的变化规律。综上,目前没有用于电器触头压カ与接触电阻的变化规律的分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目前没有用于电器触头压カ与接触电阻的变化规律的分析装置的问题,进而提供了ー种电器触头材料静接触特性分析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器触头材料静接触特性分析装置包括转动搬杆、丝杠、上支撑板、丝杆定位装置、中压板、上绝缘套、第一接线端片、第二接线端片、下绝缘套、压カ传感器、底板、两个直线轴承和两根导轨,所述两根导轨竖直固装在底板的上端面上,所述压カ传感器固装在底板的上端面上且位于两根导轨之间,所述上支撑板水平固装在两根导轨的上端,所述上支撑板上加工有螺纹通孔,所述丝杠与支撑板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转动搬杆安装在丝杠的上端,每根导轨上套装有ー个直线轴承,所述两个直线轴承通过中压板固接为一体,所述中压板上加工有中心通孔,所述丝杆定位装置由阶梯轴、三个钢珠、三个弹簧和三个顶丝构成,阶梯轴竖直穿装在中压板的中心通孔处且阶梯轴呈上大下小设置,阶梯轴的上端沿轴向加工有中心盲孔,阶梯轴的上部沿圆周方向均布加工有三个弹簧通孔且三个弹簧通孔均与中心盲孔连通,每个弹簧通孔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钢珠、弹簧和顶丝,丝杠的下端位于中心盲孔内,丝杠的下端沿圆周方向加工有环形凹槽,每个弹簧通孔内的钢珠通过弹簧的弾力与环形凹槽相接触,上绝缘套的上部套装在阶梯轴的下端上,所述第一接线端片位于上绝缘套的下端面上,下绝缘套的下部套装在压カ传感器的触头的上端上,第二接线端片位于下绝缘套的上端面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器触头压カ与接触电阻的变化规律的分析装置当触头受到外界压カ时,会使触头表面产生形变,改变触头实际接触面积,从而改变接触电阻,从而分析电器触头压カ与接触电阻的变化规律;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手动即可操作,成本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分析装置方便更换不同的待测触头材料,因此可以分析不同的待测触头材料静接触特性,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I本专利技术的电器触头材料静接触特性分析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器触头材料静接触特性分析装置 包括转动搬杆I、丝杠2、上支撑板4、丝杆定位装置5、中压板6、上绝缘套9、第一接线端片10、第二接线端片13、下绝缘套14、压カ传感器15、底板16、两个直线轴承7和两根导轨8,所述两根导轨8竖直固装在底板16的上端面上,所述压カ传感器15固装在底板16的上端面上且位于两根导轨8之间,所述上支撑板4水平固装在两根导轨8的上端,所述上支撑板4上加工有螺纹通孔4-1,所述丝杠2与支撑板4的螺纹通孔4-1螺纹连接,所述转动搬杆I安装在丝杠2的上端,每根导轨8上套装有ー个直线轴承7,所述两个直线轴承7通过中压板6固接为一体,所述中压板6上加工有中心通孔6-1,所述丝杆定位装置5由阶梯轴5-1、三个钢珠5-2、三个弹簧5-3和三个顶丝5-4构成,阶梯轴5-1竖直穿装在中压板6的中心通孔6-1处且阶梯轴5-1呈上大下小设置,阶梯轴5-1的上端沿轴向加工有中心盲孔5-5,阶梯轴5-1的上部沿圆周方向均布加工有三个弹簧通孔5-6且三个弹簧通孔5-6均与中心盲孔5-5连通,姆个弹簧通孔5-6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钢珠5-2、弹簧5-3和顶丝5-4,丝杠2的下端位于中心盲孔5-5内,丝杠2的下端沿圆周方向加工有环形凹槽2-1,每个弹簧通孔5-6内的钢珠5-2通过弹簧5-3的弾力与环形凹槽2-1相接触,上绝缘套9的上部套装在阶梯轴5-1的下端上,所述第一接线端片10位于上绝缘套9的下端面上,下绝缘套14的下部套装在压カ传感器15的触头的上端上,第二接线端片13位于下绝缘套14的上端面上。压カ传感器15的生产厂家是蛘埠传感器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型号JHBS_15kg。具体实施方式ニ 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导轨8的长度为170 200mm。如此设计,増大中压板6与压カ传感器15的间距,从而增加触点材料的形状、类型选择的灵活性。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分析装置还包括丝套3,所述丝套3与丝杠2螺纹连接且丝套3固装在上支撑板4螺纹通孔4-1的上端面上。如此设计,可以増加丝杠2的螺纹导程,从而增强丝杠2的机械强度。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实施例如图I所示,转动搬杆I通过顶丝固定在丝杠2的上端,丝杠2的螺距为I. 5mm,丝杆定位装置5中的钢珠依靠弹簧从三个方向顶住丝杠2的环形凹槽2-1上,丝杠2转动带动中压板6上下移动,同时通过丝杆定位装置5可以减小丝杠2转动摩擦力,在上绝缘套9上安装上触头待测材料11,在下绝缘套13上安装下触头待测材料12,对于贵金属如金、银等待测触头材料可使用铆钉型或片状待测触头材料固定在两个待测触头座上,然后将两个待测触头座对应安装在在上绝缘套9和下绝缘套13上,铆钉型或片状待测触头材料直径为I.7mm 2. 2mm,待测触头材料最长为30mm,本专利技术的分析装置方便更换不同的待测触头材料,因此可以分析 不同的待测触头材料静接触特性,应用范围广;压カ传感器15利用四枚螺钉固定在压カ底板上,型号为JHBS-15KG,压カ传感器15最大量程为15kg,工作电压为10VDC,输出灵敏度为1.5mv/V,力測量精度为IOg ;采用四线法接线方式通过第一接线端片10和第二接线端片13测量电阻,并通以恒定低电流为ImA 10A,高电流为IOA 200A,同时采集触头间电流、电压信号;采用压力传感器放大电路、电压信号采集电路、电流信号采集电路、单片机、按键输入电路、液晶屏显示输出电路测试电阻值、电压值、电流值、触头压カ值,当改变触头压カ吋,液晶屏可显内容包括接触电阻值、电压值、电流值、触头压カ值,单片机另设USB接ロ,可将分析结果传至上位机。工作原理如图I所示,旋转转动搬杆1,将中压板6位置调至最顶端,在上绝缘套9上安装上触头待测材料11,在下绝缘套13上安装下触头待测材料12,旋转转动搬杆I使丝杠2向下运动,逐渐縮小两个触头待测材料间距,同时监测液晶屏各项读数,丝杠2向下运动带动丝杆定位装置5和中压板6同步向下运动,丝杆定位装置5向下运动带动上绝缘套9和上触头待测材料11同步向下运动,直到两个触头待测材料相互接触,在同一压カ作用下连续ー分钟内每六秒测试一次接触电阻,増大上触头待测材料11和下触头待测材料12间压力,保存数据;然后更换两个待测触头材料,改变电流,重新测试获得不同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万滨曹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