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5933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8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插秧机,其利用左前方照相机和右前方照相机来拍摄种植在秧田内的秧苗,将拍摄后的秧苗显示在显示部中。作业人员在确认由显示部显示的秧苗排列方向后再操纵水稻插秧机,以使显示在显示部中的线与位于最端部的秧苗列一致,并调节水稻插秧机的前进方向与秧苗的排列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秧苗连续进行插秧的水稻插秧机
技术介绍
当用水稻插秧机在秧田进行秧苗的插秧时,为了确保栽培作物的质量及提高收获量,需要在空出了规定间隔的状态下将秧苗整齐排列。在2008年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第22832号中记载的水稻插秧机包括多个爪部,其由以横方向为轴方向的旋转轴进行支承,通过调节旋转轴的转数从而调节秧苗之间的间距。此外,水稻插秧机包括向移动架的侧方突出的臂;指示器,其位于该臂的突出端部,并以该突出端部为中心进行旋转且呈大致圆形。在该指示器的外周部分设置有多个突起部。当驾驶水稻插秧机时,指示器与秧田接触后进行旋转,由所述突起部在秧田形成凹部。该凹部沿水稻插秧机的前进方向而形成连续的队列状,从而成为作业人员确定水稻插秧机的前进方向的标识。作业人员通过使队列状的凹部、与垂直设置在前保险杠上的杆(中央指示器)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一致,从而调节水稻插秧机的前进方向,以使其与已被插秧的秧苗的排列方向一致。但是,由指示器形成的凹部,有时会由于秧田内的水位而下沉到水中,导致作业人员无法分辨。而且,从驾驶座观察到的凹部比中央指示器更小,因此中央指示器和凹部之间的调节并非易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不受秧田环境的影响,且能够可靠地调节前进方向与秧苗排列方向的水稻插秧机。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插秧机包括位于行驶部的后部、对秧苗进行插秧的插秧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部,其对前方进行拍摄;显示部,其显示由所述摄像部拍摄的图像。在本专利技术中,由摄像部拍摄被种植在秩田中的秩苗,由显不部来显不拍摄后的秩苗。作业人员能够对显示在显示部中的秧苗排列方向进行确认后再操纵水稻插秧机,从而调节前进方向与秧苗的排列方向。无论秧田的环境如何,通过显示部,能可靠地分辨出由摄像部拍摄的秧苗。而且,现有技术所使用的指示器是由弹簧和金属丝等组合而成的复杂机构,例如包括用于相对于行驶部的进入或退出的机构,其制造费用高,但摄像部及显示部的结构简单,因而能够减少制造费用。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插秧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部能够对所述行驶部的右侧或左侧进行拍摄;还包括对所述行驶部的右侧或左侧进行选择的选择部;所述摄像部拍摄由所述选择部选出的一侧,由所述摄像部拍摄的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中。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水稻插秧机在相向的沟垄间往返时,在去路和回路上,种植在秧田的秧苗的位置,相对于水稻插秧机的前进方向是左右相反的。因此,在去路或回路上,作业人员通过操作选择部,来选择由摄像部拍摄的水稻插秧机的右侧或左侧的图像,从而能够可靠地分辨出作为基准的秧苗。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插秧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部能够对所述行驶部的右侧或左侧进行拍摄;所述水稻插秧机还包括在所述行驶部回转的前后,将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中的图像,从由所述摄像部拍摄的一侧图像切换为由所述摄像部拍摄的另一侧图像的单元。在本专利技术中,水稻插秧机每次回转时,种植在秧田的秧苗的位置,相对于水稻插秧机的前进方向会左右相反。因此,水稻插秧机每次回转时,通过将显示在显示部中的图像,自动切换到由摄像部拍摄的水稻插秧机的右侧或左侧的图像,从而能够方便作业人员的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插秧机的特征在于,将沿着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秧苗排列方向的并行指标,配置在所述显示部中。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以能够分辨的方式,来显示用于调节行驶部的前进方向与秧苗 排列方向的调节指标,由此,作业人员能够使该指标与显示在显示部中的秧苗一致,从而能够使种植在秧田的秧苗整齐排列。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插秧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并行指标是线。在本专利技术中,用线来表示调节指标,并使线与秧苗列重叠显示在显示部中,通过调节行驶部的前进方向与秧苗的排列方向,能够使作业人员容易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插秧机的特征在于,将表示所述行驶部前进方向的方向指标,配置在所述显示部中。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没有对水稻插秧机的前进方向与秧苗排列方向进行调节时,通过将用于表示水稻插秧机前进方向的指标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中,从而使分辨出该指标的作业人员,能够立即向该指标所表示的方向来操纵水稻插秧机。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插秧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指标是箭头。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可以督促作业人员向用于使秧苗整齐排列的箭头方向,来操纵水稻插秧机,因此作业人员能够迅速地改变操纵方向。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插秧机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摄像部拍摄秧苗时,对被拍摄的秧苗进行识别的单元;在所述显示部中着重显示由所述单元识别的秧苗。在本专利技术中,对由摄像部拍摄的秧苗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秧苗显示在显示部中。通过将识别后的秧苗周围,例如用框包围或着色,从而能够提高秧苗的分辨性,并使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识别秧苗。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插秧机的特征在于,将位置指标配置在所述显示部中,所述位置指标用于表示由所述插秧部进行插秧的秧苗在插秧后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中,假设在现在正插秧的秧苗之后、随后要插秧的秧苗被种植在秧田的情况,通过使用表示插秧后的秧苗位置的指标(例如线)并以可分辨的方式显示在显示部中,从而在所述指标被显示在沟垄上时,作业人员能够改变插秧部的设定,以便在显示与沟垄重叠的指标的位置上不再进行秧苗的插秧,从而避免对不需要的秧苗进行插秧。而且,一直以来通过插秧部来设定能够进行插秧宽度(例如进行秧苗插秧的八条爪的宽度)的田地,并应形成具有上述宽度的田地,在田地之外进行插秧时,则要适当改变插秧部的设定,通过确认所述指标,即使田地的宽度比通过插秧部能够插秧的宽度更窄,也能够在田地进行插秧之前、改变插秧部的设定使其与田地的宽度相对应,从而减轻作业人员的负担。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插秧机的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指标为,表示在插秧后的秧苗列的线。在本专利技术中,位置指标用线表示,并表示插秧后的秧苗列位于该线上,由于作业人员能够直观地理解假设的秧苗位置,因此作业人员能够容易且迅速地改变插秧部的设定。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插秧机的特征在于,其包括转向部和检测单元,所述转向部对行驶部进行转向;所述检测单元对通过所述转向部的操舵量进行检测,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操舵量,将表示所述行驶部前进方向的指标配置在所述显示部中。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业人员能容易地识别出表示行驶部前进方向的指标,易于使水稻插秧机直行。因此,能够易于使秧苗整齐排列。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插秧机的特征在于,将表示应当禁止秧苗插秧的范围的指标,配置在所述显示部中。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识别表示应当禁止秧苗插秧的范围的指标,从而易于确保例如 用于形成田地的空间,并使用户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插秧机的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源,所述插秧部具有多个爪部,其横向并行设置并对秧苗进行插秧;旋转轴,其用于支承所述爪部,并以横方向为轴方向且通过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进行旋转;开合部,其用于对在所述驱动源和旋转轴之间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进行连接或切断,所述水稻插秧机还包括根据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中的图像,对所述开合部的连接或切断进行控制的单元。在本专利技术中,对显示在显示部中的图像进行解析,当在显示部中显示了不需要秧苗插秧的场所时(例如沟垄)、或者在田地作业等需要有一定间隔的空地时,以在不需要秧苗插秧的场所或在上述空地中不会对秧苗进行插秧的方式,能够使爪部的动作自动停止,从而避免不需要的秧苗的插秧。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插秧机的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拍摄后方的后方摄像部;由所述后方摄像部拍摄的图像能够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中。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井户直幸土井邦夫大家辉光
申请(专利权)人:洋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