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视一体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55630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6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后视一体镜,其包括轨道、第一镜座及第二镜座,所述轨道设置于车身两侧,所述轨道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镜座固定于车身两侧且所述第一镜座上固定有第一镜面,所述第一镜面朝向后方路况;所述第二镜座沿所述轨道内滑移,且所述第二镜座于第二位置处相对于车身翻转,所述第二镜座上固定有第二镜面;当第二镜座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镜面与第一镜面相互邻接并朝向后方路况,通过第二镜面与第一镜面观察后方路况;而当第二镜座移动至第二位置且第二镜座相对于车身翻转时,第二镜面朝向前方盲点区域,通过第一镜面观察后方路况,并通过第二镜面观察前方盲点区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后视一体镜
本技术涉及ー种前后视一体镜,特别是ー种可同时观察前方盲点区域及后方路况的前后视一体镜。背景技木现有的机动车都安装有反光镜,司机通过反光镜可以观察路面交通情况,便于行车时对机动车进行操作。目前的反光镜一般是安装在车身上的后视镜,只能观察机动车后面的交通状况。机动车上的驾驶座是偏置在驾驶室ー侧,前面盲点位置如果有障碍物,将会阻挡司机的视线,使司机不能看到前面左右两侧的各种情況。另外,现有的机动车由于只有后视镜在泊车及过小路时往往需要有人指挥才能顺利完成。中国大陆专利申请第201010600627. 2号揭露ー种具有搭接视野的后视镜顶端和一种具有这种后视镜顶端的外后视镜。后视镜顶端具有可移调的王后视镜,其包括王后视镜片和王后视镜外壳;至少Iv副后视镜,其包括副后视镜片和副后视镜外壳,其中,王和副后视镜直接并排地或者上下地设置,其中主后视镜具有主后视镜视野,副后视镜具有副后视镜视野;用于移调主后视镜的后视镜移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后视镜外壳和至少ー个副后视镜的副后视镜外壳这样相互刚性连接,使王和副后视镜的视野直接相互邻接或者在分区内搭接;主和副后视镜可松开地相互连接。尽管中国大陆专利申请第201010600627. 2号中的主后视镜和副后视镜可通过直接并排地或者上下设置的方式增加视野范围,但其所増加的视野范围仅限于后方路况,不能为使用者提供前方盲点区域的交通状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观察前方盲点区域及后方路况的前后视一体镜。本技术提供ー种前后视一体镜,其包括轨道、第一镜座及第ニ镜座,所述轨道设置于车身两侧,所述轨道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镜座固定于车身两侧且所述第一镜座上固定有第一镜面,所述第一镜面朝向后方路况;所述第二镜座沿所述轨道内滑移,且所述第二镜座于第二位置处相对于车身翻转,所述第二镜座上固定有第二镜面;当第二镜座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镜面与第一镜面相互邻接并朝向后方路况,通过第二镜面与第一镜面观察后方路况;而当第二镜座移动至第二位置且第二镜座相对于车身翻转时,第二镜面朝向前方盲点区域,通过第一镜面观察后方路况,并通过第二镜面观察前方盲点区域。特别地,所述轨道为直线轨道。特别地,所述轨道为弧线轨道。特别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错位设置,且当第二镜座移动至第二位置且第二镜座相对于车身翻转时,第二镜面与第一镜面错位相对。特别地,所述前后视一体镜还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控制第二镜座于轨道内的往返移动。特别地,所述前后视一体镜还包括第二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控制第二镜座相对于车身的翻转角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前后视一体镜利用可分离的第一镜座及第ニ镜座以实现前后视镜的不同应用,当仅需观察后方路况时,将第一镜面与第二镜面相互邻接以扩大后视镜的可视范围;而当同时观察前方盲点区域及后方路况时,将第二镜座移动至第二位置且第二镜座相对于车身翻转,通过第一镜面观察后方路况,并通过第二镜面观察前方盲点区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前后视一体镜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前后视一体镜的第一实施例作为后视镜功能时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前后视一体镜的第一实施例同时具备前后视镜功能时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前后视一体镜的第二实施例作为后视镜功能时的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前后视一体镜的第二实施例同时具备前后视镜功能时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參阅图I、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ー种前后视一体镜,其包括轨道10、第一镜座20及第ニ镜座30,所述轨道10设置于车身100两侧,所述轨道10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10为直线轨道。所述第一镜座20固定于车身100两侧且所述第一镜座20上固定有第一镜面21,所述第一镜面21朝向后方路况;所述第二镜座30沿所述轨道10内滑移,且所述第二镜座30于第二位置处相对于车身100翻转,所述第二镜座30上固定有第二镜面31 ;当第二镜座3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镜面31与第一镜面21相互邻接并朝向后方路况,通过第二镜面31与第一镜面21观察后方路况;而当第二镜座30移动至第二位置且第二镜座30相对于车身100翻转时,第二镜面31朝向前方盲点区域,通过第一镜面21观察后方路况,并通过第二镜面31观察前方盲点区域。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后视一体镜还包括第一步进电机(图未示)及第ニ步进电机(图未示),第一步进电机控制第二镜座30于轨道10内的往返移动;第二步进电机控制第二镜座30相对于车身100的翻转角度。请參阅图4及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ー种前后视一体镜,其包括轨道10、第一镜座20及第ニ镜座30,所述轨道10设置于车身100两侧,所述轨道10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10为弧线轨道,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错位设置,且当第二镜座30移动至第二位置且第二镜座30相对于车身100翻转时,第二镜面31与第一镜面21错位相对,如此可使第二镜面31与第一镜面21不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以避免相互镜像反映。所述第一镜座20固定于车身100两侧且所述第一镜座20上固定有第一镜面21,所述第一镜面21朝向后方路况;所述第二镜座30沿所述轨道10内滑移,且所述第二镜座30于第二位置处相对于车身100翻转,所述第二镜座30上固定有第二镜面31 ;当第二镜座3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镜面31与第一镜面21相互邻接并朝向后方路况,通过第二镜面31与第一镜面21观察后方路况;而当第二镜座30移动至第二位置且第ニ镜座30相对于车身100翻转时,第二镜面31朝向前方盲点区域,通过第一镜面21观察后方路况,并通过第二镜面31观察前方盲点区域。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后视一体镜还包括第一步进电机(图未示)及第ニ步进电机(图未示),第一步进电机控制第二镜座30于轨道10内的往返移动;第二步进电机控制第二镜座30相对于车身100的翻转角度。本技术前后视一体镜利用可分离的第一镜座20及第ニ镜座30以实现前后视镜的不同应用,当仅需观察后方路况时,将第一镜面21与第二镜面31相互邻接以扩大后视镜的可视范围;而当同时观察前方盲点区域及后方路况时,将第二镜座30移动至第二位置且第二镜座30相对于车身100翻转,通过第一镜面21观察后方路况,并通过第二镜面31观察前方盲点区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ー种前后视一体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其设置于车身两侧,所述轨道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 第一镜座,其固定于车身两侧且所述第一镜座上固定有第一镜面,所述第一镜面朝向后方路况; 第二镜座,其上固定有第二镜面,所述第二镜座沿所述轨道内滑移,且所述第二镜座于第二位置处相对于车身翻转;当第二镜座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镜面与第一镜面相互邻接并朝向后方路况,通过第二镜面与第一镜面观察后方路况;而当第二镜座移动至第二位置且第二镜座相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世法
申请(专利权)人: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