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光敏电阻识别光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39015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14:14
一种通过光敏电阻识别光强的方法,采用主、次两个光敏电阻进行光强识别,当主光敏电阻检测照度级别升高时,开启次光敏电阻进行光强检测,开始对光强检测进行累计计数,一分钟内主、次光敏电阻各检测6次,若12次检测状态与最初主光敏电阻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补光灯更改工作状态,否则检测无效;当主光敏电阻检测到照度级别降低时,开启次光敏电阻进行光强检测,同时开始检测累计计数,一分钟内主、次光敏电阻各检测6次,若12次检测状态中至少有八次与最初主光敏电阻检测的结果不同,则补光灯更改工作状态,否则保持当前补光灯的工作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排除路灯车灯等强光源设备的干扰,实现复杂光照环境下准确识别白天夜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监控设备的
,具体说是一种可以排除路灯车灯等强光源设备的干扰,复杂光照环境下准确识别白天夜间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监控摄像装置被广泛的应用到交通领域。由于摄像装置在采集图像时一般都需要环境具有一定的亮度,因此,为了保证摄像装置能在外界环境较暗时也能采集到较为清晰的图像,在摄像装置附近中都装设有相应的补光灯。当外界环境较暗时,自动开启补光灯进行辅助照明,以满足采集图像时需要的亮度;当环境较亮时,自动关闭补光灯,以节省电能。补光灯可以采用LED灯组。中国专利号为CN201020506849. 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道路监控设备的补光灯,包括灯组和灯壳,所述的灯壳的底部为一透光面,所述的灯组设置于灯壳内,其中,所述的灯组包括一个以上的LED灯。采用该种结构的用于道路监控设备的补光灯,由于其采用 LED灯作为补光灯光源,相较于传统的频闪灯,其功耗更低、亮度更高,且不会对司机产生炫目,保证了交通安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光感多数是由光敏二极管直接控制,这种方法只能区别明显单一的亮暗变化,无法在复杂环境下总是正确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排除路灯车灯等强光源设备的干扰,复杂光照环境下准确识别白天夜间的。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专利技术的,采用两个不同的光敏电阻进行光强识别,在两个光敏电阻中设定其中一个为主光敏电阻,而另一个则作为次光敏电阻,在补光灯工作时,主光敏电阻会连续不断的为补光灯提供外界光照信息;当主光敏电阻检测到外界的光照状态比前一状态的照度级别高时,开启次光敏电阻进行光强检测,此时主光敏电阻与次光敏电阻同时开始对光强检测进行累计计数,相邻两次检测间隔10秒钟时间,一分钟内主、次光敏电阻各检测6次,主、次光敏电阻共累计检测12次,累计计数结束后判断各光敏电阻的检测状态,若光敏电阻12次检测状态与最初主光敏电阻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此时向补光灯输出确认信息,确认当前主光敏电阻提供的光照信息为实际状况,即外界光照状态提升,补光灯根据光照信息更改工作状态,若在光敏电阻12次检测状态中至少有一次检测状态与其它不一致,则认定当前计数检测无效,清除计数并保持当前补光灯的工作状态; 当主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外界状态比前一状态的照度级别低时,开启次光敏电阻进行光强检测,此时主光敏电阻与次光敏电阻同时开始对光强检测进行累计计数,相邻两次检测间隔 10秒钟时间,一分钟内主、次光敏电阻各检测6次,主、次光敏电阻共累计检测12次,累计计数结束后判断各光敏电阻的检测状态,若光敏电阻12次检测状态中至少有八次与最初主光敏电阻检测的结果不同,则向补光灯输出确认信息,确认当前主光敏电阻提供的光照信息为实际状况,即外界光照状态降低,补光灯根据光照信息更改工作状态,若在光敏电阻12次检测状态中未达到有八次检测状态与最初主光敏电阻检测的结果不一致,则认定当前计数检测无效,清除计数并保持当前补光灯的工作状态。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主光敏电阻和次光敏电阻设置与不同光照平面,采集不同光照位置的光照信肩、O所述的光敏电阻采集光照信息,再通过AD采样得到对应于光照信息的照度级别。设置对应于补光灯工作状态的临界照度级别,如采集到光照信息的照度级别的改变已越过临界照度级别时,改变补光灯相应的工作状态。所述的主光敏电阻设置位置对应于最大光照平面。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的中,借助两个不同位置的光敏电阻持续反馈信息,处理并识别出现在真实的光照级别,在交通系统的路口照度检测时,通过亮度增强累计检测,可以准确得到环境变亮信息,当确认的级别超过设置的临界级别时,例如补光灯等设备就可以关闭,不会因为路灯或是路口等红灯的车辆大灯的干扰出现频繁开关的情况,也不会因为亮暗的细微变化无法识别。通过亮度减弱累计检测,可以使设备准确进入夜间模式。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采用两个不同的光敏电阻进行光强识别,在两个光敏电阻中设定其中一个为主光敏电阻,而另一个则作为次光敏电阻,在补光灯工作时,主光敏电阻会连续不断的为补光灯提供外界光照信息;当主光敏电阻检测到外界的光照状态比前一状态的照度级别高时,开启次光敏电阻进行光强检测,此时主光敏电阻与次光敏电阻同时开始对光强检测进行累计计数,相邻两次检测间隔10秒钟时间,一分钟内主、次光敏电阻各检测6次,主、次光敏电阻共累计检测12次,累计计数结束后判断各光敏电阻的检测状态,若光敏电阻12次检测状态与最初主光敏电阻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则计数检测有效,此时向补光灯输出确认信息,确认当前主光敏电阻提供的光照信息为实际状况,即外界光照状态提升,补光灯根据光照信息更改工作状态,若在光敏电阻12次检测状态中至少有一次检测状态与其它不一致,则认定当前计数检测无效,清除计数并保持当前补光灯的工作状态;当主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外界状态比前一状态的照度级别低时,开启次光敏电阻进行光强检测,此时主光敏电阻与次光敏电阻同时开始对光强检测进行累计计数,相邻两次检测间隔10秒钟时间,一分钟内主、次光敏电阻各检测6次,主、次光敏电阻共累计检测12次,累计计数结束后判断各光敏电阻的检测状态,若光敏电阻12次检测状态中至少有八次与最初主光敏电阻检测的结果不同,则向补光灯输出确认信息,确认当前主光敏电阻提供的光照信息为实际状况,即外界光照状态降低,补光灯根据光照信息更改工作状态,若在光敏电阻12次检测状态中未达到有八次检测状态与最初主光敏电阻 检测的结果不一致,则认定当前计数检测无效,清除计数并保持当前补光灯的工作状态。主光敏电阻和次光敏电阻设置与不同光照平面,采集不同光照位置的光照信息,从而使检测的光照信息对应于不同光照方向,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光敏电阻采集光照信息,再通过AD采样得到对应于光照信息的照度级别,通过照度级别之间的比较完成对多次检测所得光照信息的比较,使判定更加易于执行。设置对应于补光灯工作状态的临界照度级别,如采集到光照信息的照度级别的改变已越过临界照度级别时,改变补光灯相应的工作状态。通常的临界照度级别对应着补光灯的开闭临界点,外界光照照度级别高于临界照度级别时关闭补光灯,当检测到的外界光照照度级别低于临界照度级别时打开补光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光强识别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完成的,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短期光照改变对补光灯工作的影响。主光敏电阻设置位置对应于最大光照平面,从而获得相对准确的初始光强。本专利技术的中,借助两个不同位置的光敏电阻持续反馈信息,处理并识别出现在真实的光照级别,在交通系统的路口照度检测时,通过亮度增强累计检测,可以准确得到环境变亮信息,当确认的级别超过设置的临界级别时,补光灯等设备就可以关闭,不会因为路灯或是路口等红灯的车辆大灯的干扰出现频繁开关的情况,也不会因为亮暗的细微变化无法识别。通过亮度减弱累计检测,可以使设备准确进入夜间模式。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林张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地伟业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