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集美大学专利>正文

自行式混凝土地面高效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3863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式混凝土地面高效抛光机,它包括车体、连杆机构、液压缸、磨头连接机构、多个磨头、吸尘装置。所述的连杆机构的内端铰接在车体的前端,液压缸的缸体安装在车体的前端下部,液压缸活塞杆的杆端铰接在连杆机构上,磨头连接机构的内端铰接在连杆机构的外端,磨头连接机构的外端下部与多个磨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吸尘装置安装在车体上且其吸口安装在磨头上。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电驱车体为主体,通过驱动装置推动磨头行走抛光,实现自己行走;通过液压驱动带动液压缸工作,液压缸通过连杆机构、磨头连接机构驱使磨头能够旋转出足够的空间来更换磨片,磨片更换容易;通过吸尘装置来完成吸尘工作,吸尘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行业混凝土地面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式混凝土地面高效抛光机,它适用于初 次浇注好的没有进行其他加工的混凝土地面。非常适用于无尘车间地面的加工。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没有真正用于混凝土地面的自行式光整加工,现有的混凝土地面研磨机机不是完全针对混凝土地面的抛光处理,其目的是去除原有的混凝土表层或涂层,为了二次涂抹新的表层。研磨之后,整个表面不平整、不光滑。有些是把石材翻新机用于混凝土地面磨削,但混凝土地坪在处理时,需要去除的厚度一般都比石材地坪要大得多。对于混凝土地面的抛光,它们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I、手推式行进会造成研磨机行进速度不稳定,直接导致研磨不均匀,造成整个表面不平整。并且劳动强度大,工人需要较大的力量来推动。2、加工效率低。现有的混凝土地面研磨机或石材翻新机的每次研磨的宽度不足一米。这很不适合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的抛光工作,像大型车间,其加工面积很大,这样的加工效率显然是不足的。3、更换磨片不方便。需要用力使机器倾斜一个角度才能获得更换所需的操作空间。这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4、吸尘效果差。由于是磨削混凝土,会造成很大的灰尘,这对现场操作人员来说,工作环境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己行走、抛光效率高、磨片更换容易、吸尘效果好的自行式混凝土地面高效抛光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自行式混凝土地面高效抛光机,它包括车体、连杆机构、液压缸、磨头连接机构、多个磨头、吸尘装置;所述的连杆机构的内端铰接在车体的前端,液压缸的缸体安装在车体的前端下部,液压缸活塞杆的杆端铰接在连杆机构上,磨头连接机构的内端铰接在连杆机构的外端,磨头连接机构的外端下部与多个磨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吸尘装置安装在车体上且其吸口安装在磨头上。所述的连杆机构由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和摆杆组成;所述的上支撑杆的上端铰接在车体前端上部,上支撑杆的下端与下支撑杆的上端铰接,下支撑杆的下端铰接在车体前端下部,摆杆的一端铰接在下支撑杆的中部,摆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磨头连接机构上;所述的液压缸活塞杆的杆端铰接在摆杆中部。所述的吸尘装置包括多根磨头吸尘软管、吸尘转换接头、吸尘主管和真空吸尘器;所述的多根磨头吸尘软管的一端分别与多个磨头连接,多根磨头吸尘软管的另一端通过吸尘主管连接在吸尘转换接头上,真空吸尘器通过另一根吸尘主管连接在吸尘转换接头上。 所述的多个磨头拼接在一个机架内。所述的磨头连接机构包括两根立柱、上梁、下梁、连接杆、板簧;所述的上梁和下梁分别固定在立柱的上、下两端,下梁通过板簧与磨头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与磨头连接机构上的立柱扣接的弹簧扣合件,该弹簧扣合件由芯轴、左夹臂、右夹臂和弹簧组成;所述的芯轴固定在车体前端的下部,左夹臂和右夹臂的中部铰接在芯轴上,左夹臂和右夹臂的结合面具有一个用于导向的斜面,弹簧的两端抵靠在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内端。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专利技术以电驱车体为主体,通过驱动装置推动磨头行走抛光,实现自己行走;通过液压驱动带动液压缸工作,液压缸通过连杆机构、磨头连接机构驱使磨头能够旋转出足够的空间来更换磨片,磨片更换容易;通过吸尘装置来完成吸尘工作,吸尘效果好。本专利技术将各种功能部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地面抛光作业可以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磨头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弹簧扣合件的结构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弹簧扣合件与磨头连接机构连接的示意 图6是本专利技术磨头第一种拼接方式的示意 图7是本专利技术磨头第二种拼接方式的示意 图8是本专利技术磨头的俯视 图9是图8沿A-A线的剖视 图10是图9在I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自行式混凝土地面高效抛光机,它包括车体I、连杆机构2、液压缸3、磨头连接机构4、多个磨头5、吸尘装置6、弹簧扣合件7。所述的连杆机构2的内端铰接在车体I的前端,液压缸3的缸体安装在车体I的前端下部,液压缸3活塞杆的杆端铰接在连杆机构2上,磨头连接机构4的内端铰接在连杆机构2的外端,磨头连接机构4的外端下部与多个磨头5固定连接;所述的吸尘装置6安装在车体I上且其吸口安装在磨头5上。弹簧扣合件7扣接在磨头连接机构4的41立柱上(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所述的磨头连接机构4包括两根立柱41、上梁42、下梁43、连接杆44、板簧45。所述的上梁42和下梁43分别固定在立柱41的上、下两端,下梁43通过板簧45与磨头5连接,实现减振。如图3所示,所述的连杆机构2由上支撑杆21、下支撑杆22和摆杆23组成。所述的上支撑杆21的上端铰接在车体I前端上部,上支撑杆21的下端与下支撑杆22的上端铰接,下支撑杆22的下端铰接在车体I前端下部,摆杆23的一端铰接在下支撑杆22的中部,摆杆23的另一端铰接在磨头连接机构4上;所述的液压缸3活塞杆的杆端铰接在摆杆23中部。如图I、图5所示,所述的吸尘装置6包括多根磨头吸尘软管61、吸尘转换接头62、吸尘主管63、64和真空吸尘器65。所述的多根磨头吸尘软管61的一端分别与多个磨头5连接,多根磨头吸尘软管61的另一端通过吸尘主管63连接在吸尘转换接头62上,一个或多个吸尘转换接头62安装在磨头连接机构4的上梁42上(如图2所示);真空吸尘器65通过另一根吸尘主管64连接在吸尘转换接头62上,与多根磨头吸尘软管61形成连通的管道。采用真空吸尘装置,用吸尘袋来收集灰尘,便于清理灰尘。参考6图所示,每个磨头上开设有三个吸尘口 511,用PVC磨头吸尘软管61连接,再用一个吸尘转换接头62把三根PVC磨头吸尘软管61连接起来,这样每个单元磨头5就变成只有一个接口。通过吸尘主管63把各个单元磨头5上的吸尘管接头62同吸尘管转换接口 62连上。最后通过真空吸尘器65来吸尘。如图8、图9、图10所示,所述的磨头5主要由机架51、电机52、动力输入轴53、斜齿轮副54、金属套55、橡胶减振环56、扣合接头57、金属石磨片58组成。金属石磨片58与动力输出之间轴设计有橡胶减振环56,目的是使金刚石磨削时有柔性,能保护传动机构。所述的每一个磨头5是一个独立单元,一次磨削加工宽度在950_左右,可以把几个磨头5拼装在一个机架51内,以获得更宽的加工面积。一般可以拼装2到3个磨头,其拼接方式有多种, 如图6所示,磨头5采用模块化结构,三个磨头5为一组,共三组磨头5,三组磨头5拼接在一个机架51内,每组磨头5上装有三个金属石磨片58,且沿磨头的中心作旋转运动,来进行磨削加工。三组磨头5呈等腰三角形配置,每组磨头的磨削轨迹有20mm的宽度相互重合,以此来保证一次加工宽度上所有地方都磨削到位。每个单元磨头设计有联接接头用于单元之间的拼装。磨头5所需电源由车体I前面的电源接口 11提供。每个磨头5都采用电机52带动,经过斜齿轮副54传动带动三组磨头5同时进行磨削。如图7所示,两个机架51上的六组磨头5通过前、后磨头连接杆441、442拼接在一起。如图4、图5所示,在车体I的前面底部设计两个弹簧扣合件7来固定磨头5部分,使磨头5避免在快速移动时的摇摆现象。同时可以使车体I的推动力更有效的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培锋王公海吴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集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