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器件隐藏式的表面声波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3488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触摸器件隐藏式的表面声波触摸屏,包括屏体、触摸器件和设置在屏体正视投影面上的触摸区域,触摸器件包括换能器、反射单元阵列和触摸屏信号线,该触摸器件耦合在触摸区域正视投影面背面即屏体背面上,屏体背面包括平面和所述平面与所述触摸区域所在面之间的过渡面;屏体背面沿声能传播路径方向上涂刷有用于遮蔽触摸器件的印刷油墨。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强屏体上的声能传播强度,减少声能一个面传输到另一个面上的能量损失,并在触摸区域设置在正视投影面上没有任何触摸器件,通过背面反射声能传输到触摸面,可实现触摸面完全无盲区的目的,保证了触摸屏性能不受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声波触摸定位系统,特别是一种触摸面的表面无任何触摸器件的表面声波触摸屏。
技术介绍
普通表面声波触摸屏由屏体,发射换能器、接收换能器、反射单元阵列及信号线组成。为定位触摸坐标,通常反射单元阵列和换能器耦合在同一触摸平面。而触摸器件一般包括发射换能器、接收换能器、反射单元阵列及信号线,而现有表面声波触摸屏由于反射单元阵列和换能器分布在同一触摸平面,占用一定的位置,给安装优化带来困难,尤其是在设计无边框结构时,换能器明显高于触摸面,无法隐藏。虽然已有专利提出将屏体角上对应的换能器位置磨为斜边,换能器耦合在斜边上,使换能器基本上不高于触摸面,简化了前框结构。但采用此方式的触摸屏条纹依然在正视方向可见,没有达到隐藏触摸器件的目的。专利CN2546945Y提出了一种反射单元阵列和触摸面不在同一平面的表面声波触摸屏,但是,换能器依然在触摸屏的正视方向,无法达到隐藏触摸器件的目的。专利CN202133983U提出了一种将反射单元阵列和换能器置于不同平面的表面声波触摸屏,该专利虽将换能器置于触摸面的背面,但反射单元阵列仍置于触摸面,无法达到隐藏触摸器件的目的,且反射单元阵列所占位置部分无法实现触摸,存在盲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触摸面完全无盲区,保证了触摸屏性能的触摸器件隐藏式的表面声波触摸屏,增强所述屏体上的声能传播强度,减少声能的能量损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触摸器件隐藏式的表面声波触摸屏,包括屏体、触摸器件和设置在屏体正视投影面上的触摸区域,所述触摸器件包括换能器、反射单元阵列和触摸屏信号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摸器件耦合在触摸区域正视投影面背面即屏体背面上,所述屏体背面包括平面和所述平面与所述触摸区域所在面之间的过渡面;所述屏体背面沿声能传播路径方向上涂刷有用于遮蔽触摸器件的印刷油墨,使屏体的背面沿声能传播路径方向通过印刷油墨印刷成不透明状态,增强所述屏体上的声能传播强度,减少声能一个面传输到另一个面上的能量损失,并在触摸区域设置在正视投影面上没有任何触摸器件,通过背面反射声能传输到触摸面,可实现触摸面完全无盲区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屏体背面的四周设置有用于涂刷印刷油墨的印刷油墨边框,所述触摸器件设置在印刷油墨边框上。作为优选,所述过渡面为圆滑过渡面,所述圆滑过渡面的圆弧半径为屏体厚度的一半。此外,上述圆滑过渡面的圆弧半径也可以为任意长度。作为优选,过渡面设置为椭圆形过渡面,所述椭圆形过渡面的弧度半径设计为任意长度。作为优选,过渡面可设置为斜面或梯形面。此外,所述过渡面也可设置为抛光面或雾面。作为优选,所述过渡面与所述屏体背面及触摸区域所在的面结合棱线为光滑过渡,减少声能传播过程中的散射和衰减。作为优选,所述反射单元阵列沿声能传播路径方向与路径轴向的夹角为135±5 度排列,保证声能经所述反射条纹反射后沿所述屏体向外传播。。作为优选,所述反射单元阵列沿声能传播路径方向与路径轴向可设计为其他角度,以保证声能经所述反射条纹反射后沿所述屏体向外传播。作为优选,所述屏体正面沿声能传播路径方向即触摸区域的四周涂刷所述印刷油墨,使屏体正面为不透明状态。作为优选,所述换能器包括第一换能器、第二换能器、第三换能器和第四换能器, 所述反射单元阵列包括第一反射单元阵列、第二反射单元阵列、第三反射单元阵列和第四反射单元阵列;所述第一换能器、第二换能器、第三换能器和第四换能器分别设置在印刷油墨边框的角落位置,即屏体背面角落位置;所述第一反射单元阵列、第二反射单元阵列、 第三反射单元阵列和第四反射单元阵列分别设置在印刷油墨边框上,即屏体背面的四周; 该第一换能器、第二换能器、第三换能器、第四换能器、第一反射单元阵列、第二反射单元阵列、第三反射单元阵列、第四反射单元阵列和印刷油墨边框设置在同一所述屏体背面的平面上。上述印刷油墨印刷可遮蔽所述屏体背面的触摸器件,使从触摸区域正视投影面看不到任何触摸器件;而且,所述印刷油墨印刷材料可增强所述屏体上的声能传播强度,减少声能一个面传输到另一个面上的能量损失。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I、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换能器、反射条纹和触摸屏信号线放置在触摸面的背面,通过条纹的反向设计,使反射的声能绕过屏体边缘,在耦合触摸器件的背面形成完全的触摸面,通过背面反射声能传输到触摸面,可实现触摸面完全无盲区,保证了触摸屏性能。2、触摸组件在触摸区域的背面,且位于印刷油墨上,在触摸区域正视投影面,看不到任何触摸器件,真正实现无边框设计。3、屏体背面通过印刷油墨提升声能能量,增强屏体上的声能传播强度,减少声能一个面传输到另一个面上的能量损失,保证了触摸屏性能不受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I为本专利技术非触摸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触摸区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屏体的多种形状的过渡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触摸区平面表面声波传播路径平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非触摸区平面表面声波传播路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例中非触摸区表面声波传播路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例中非触摸区表面声波传播路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反射单元阵列典型设计角度示意图。图9为图7的M放大图。图中标记为1、屏体,2、第一换能器,3、第二换能器,4、第三换能器,5、第四换能器,6、第一反射单元阵列,7、第二反射单元阵列,8、第三反射单元阵列,9、第四反射单元阵列,10、印刷油墨,11、触摸区域,12、过渡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I、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触摸器件隐藏式的表面声波触摸屏,其包括屏体I、设置在屏体I正视投影面上的触摸区域11以及设置在屏体背面的第一换能器2、第二换能器3、第三换能器4、第四换能器5、第一反射单元阵列6、第二反射单元阵列7、第三反射单元阵列8、第四反射单元阵列9、印刷油墨边框10。本实施例中,换能器、反射单元阵列和触摸屏信号线构成触摸器件,该触摸器件耦合在触摸区域正视投影面背面即屏体背面上,屏体背面包括平面和所述平面与所述触摸区域所在面之间的过渡面12 ;该第一换能器2、第二换能器3、第三换能器4、第四换能器5、第一反射单元阵列6、第二反射单元阵列7、第三反射单元阵列8、第四反射单元阵列9、印刷油墨边框10位于同一平面,即均设置在同一屏体背面的平面上。参见图5至图7,本实施例的每个换能器发射的声能经各个反射单元阵列反射后,绕过过渡面12,在屏体正面形成触摸区域11。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过渡面12为圆滑过渡面,该圆滑过渡面的圆弧最佳半径设置为屏体厚度的一半。但不限于本实施例,上述圆滑过渡面的圆弧半径也可以为任意长度。 此外,该过渡面12也可设置为椭圆形过渡面、斜面、梯形面、抛光面或雾面,该过渡面与屏体背面及触摸区域所在的面结合棱线为光滑过渡,来减少声能传播过程中的散射和衰减。参见图I和图5,在屏体背面的四周固定有用于涂刷印刷油墨的印刷油墨边框,第一换能器2、第二换能器3、第三换能器4和第四换能器5分别安装在印刷油墨边框的角落位置,即屏体背面角落位置,本实施例第二换能器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旭邓秋雄徐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特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