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748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1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数个导电端子、制动组件以及金属壳体,其中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数个端子插槽。数个导电端子安装于该些端子插槽中,制动组件安装于绝缘本体上,其中制动组件具有一主体部以及位于主体部两侧的一扣合部,主体部设有一按压部以及一回弹部,回弹部抵靠于绝缘本体的外表面上。金属壳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其中金属壳体包覆一部分制动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连接器,特别关于一种可稳定电性连接软性传输单元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为一种以电气方式连接电线、电路板和其它电路组件的连接装置。因此,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生活周遭的各种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手机以及个人数字助理器O3DA)等。一般的连接器为焊固于电路板上,利用其连接端子与电路板上经电路布局的接触端接触,以形成电气连接,然而在某些运用上,连接器作为固定另一电路组件,例如固定软性排线的用途。因此,连接器介于软性排线及印刷电路板之间,作为电气讯号的转接。一般传统用来固定软性排线的连接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有绝缘本体、数个导电端子以及上盖,上盖可相对于绝缘本体旋转移动而产生开启与闭合的状态,当上盖开启时,可将软性排线插入于绝缘本体中,当上盖闭合时,可将软性排线电性搭接于导电端子上并且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然而,此种利用上盖抵压软性排线使其电性连接导电端子的连接器,由于上盖为枢设旋转于导电端子上,有时还是会产生软性排线与导电端子之间电性接触不良与不可靠的问题,所以容易导致有客诉问题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具有双重结构来挟持固定软性传输单元,如此可稳定固持软性传输单元于连接器中,达到软性传输单元与导电端子之间稳固地电性连接,避免产生客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数个端子插槽;数个导电端子,安装于该些端子插槽中;一制动组件,安装于该绝缘本体上,其中该制动组件具有一主体部以及位于该主体部两侧的一扣合部,该主体部设有一按压部以及一回弹部,该回弹部抵靠于该绝缘本体的外表面上;以及一金属壳体,安装于该绝缘本体上,其中该金属壳体包覆至少一部分该制动组件。所述的连接器更包括一软性传输单元,插入于该容置空间内,其中该扣合部将该软性传输单元固定于该容置空间内。该金属壳体设有数个弹性臂,该些弹性臂向着该些端子插槽的方向延伸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些弹性臂与该些导电端子呈上下相对设置并形成一缝隙,该软性传输单元插设于该缝隙中,以使该软性传输单元被该些弹性臂与该些导电端子上下挟持,该软性传输单元面对于该金属壳体的该些弹性臂设有一金属层,该金属层与该些弹性臂搭接。该绝缘本体设有数个孔洞,该些弹性臂穿过该些孔洞而延伸至该容置空间内,每 一该些弹性臂包括一固定段以及一接触段,该固定段的宽度大于该接触段的宽度,该固定段呈水平方向延伸,该接触段呈倾斜方向延伸,每一该些孔洞的形状呈T字形开口,T字形开口的顶端用于该固定段插设固定,T字形开口的底端用于该接触段穿过。该回弹部以及该扣合部呈上下相对设置,该回弹部位于该绝缘本体的外表面上,该扣合部位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内。该回弹部较该按压部更接近于该扣合部。该回弹部位于该按压部以及该扣合部之间。该绝缘本体设有一沟槽,该沟槽连通于该容置空间,该扣合部从该容置空间向下移动至该沟槽。该金属壳体的接地部位于该些导电端子的焊接端的两侧且呈平行排列。该制动组件为金属冲压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连接器,其通过在绝缘本体上设有一制动组件,借由控制此制动组件的上下移动,来达到挟持固定软性传输单元的目的,并且在金属壳体上还设有数个弹性臂,此些弹性臂与数个导电端子之间形成的缝隙可用来挟持软性传输单元,如此不但可以达到软性传输单元与导电端子之间稳固地电性连接外,并且还可达到将弹性臂搭接于软性传输单元上的金属层的效果,之后再透过此金属壳体的接地部接地,即可达成防止外界电磁波干扰的目的,如此可以解决现有连接器的由于软性排线与导电端子之间电性连接的可靠度不佳,所导致容易产生客诉的问题。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I的连接器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I中的连接器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连接器沿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2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绝缘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绝缘本体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金属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图5中的制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装饰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I至图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此连接器I包含绝缘本体2、制动组件3、数个导电端子4、金属壳体5以及软性传输单元6,其中绝缘本体2具有一容置空间21以及设于容置空间21的数个端子插槽23。数个导电端子4安装于该些端子插槽23中,其中导电端子4的一端具有一接触端42,导电端子4的另一端具有一焊接端44,接触端42位于容置空间21内,焊接端44延伸凸出于绝缘本体2外。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容置空间21中的导电端子4的接触端42用以与软性传输单元6电性连接,凸出于绝缘本体2外的导电端子4的焊接端44用以与电路板(未绘示)焊接固定。制动组件3安装于绝缘本体2上,其中制动组件3具有一主体部30以及位于该主体部30两侧的一扣合部34,主体部30设有一按压部32以及一回弹部36,按压部32与回弹部36露出于绝缘本体2外,且回弹部36可抵靠于绝缘本体2的外表面上,扣合部34位于绝缘本体2的容置空间21内。在本实施例中,制动组件3的主体部30与扣合部34为金属冲压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件,以达到减少制程步骤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为了缩小绝缘本体2的尺寸大小,所以只将扣合部34设计位于绝缘本体2的内部,并且特别将回弹部36设计位于绝缘本体2的外表面上,以避免在绝缘本体2内设计额外的空间来容纳回弹部36。另外,为了不会对按压部32、扣合部34以及回弹部36之间的机构力学交互作用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回弹部36与扣合部34呈上下相对设置,回弹部36为位于按压部32以及扣合部34之间,且回弹部36较按压部32更接近于扣合部34。扣合部34位于容置空间21内,且可以随着下压按压部32而向下移动至沟槽29,沟槽29连通容置空间21,其中制动组件3设有连接于主体部30两侧的一连接部38,该连接部38向下延伸连接扣合部34,且在本实施例中,回弹部36形成为一类似U形的环状弹性结构体,以提供弹性回复力于制动组件3上。金属壳体5安装于绝缘本体2上,其中金属壳体5包覆至少一部分制动组件3,以将制动组件3稳固地定位于绝缘本体2上。金属壳体5设有数个弹性臂50,此些弹性臂50向着该些端子插槽23的方向延伸设置于容置空间21内,且此些弹性臂50与该些导电端子4的接触端42呈上下相对设置并形成一缝隙7。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2设有数个孔洞20,该些弹性臂50穿过该些孔洞20而延伸至于容置空间21内,其中每一弹性臂50包括一固定段502以及一接触段504,固定段502的宽度大于接触段504的宽度,且固定段502呈水平方向延伸,接触段504呈倾斜方向延伸,固定段502上设有倒刺(未标示),如此设计可将弹性臂50稳定地固持于绝缘本体2上。每一孔洞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旺昆林志杰韦冠仰
申请(专利权)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