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6078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1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触控面板,包括复数条第一条状感应电极以及复数条第二条状感应电极。第一条状感应电极系分别对应设置于复数个固定长度之条状感应区内。各第二条状感应电极设置于各条状感应区内与各第一条状感应电极对应设置。各第二条状感应电极与对应之第一条状感应电极系彼此长度互补且彼此电性分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输入介面及其制作方法,尤指一种触控面板与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由于具有人机互动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仪器的外埠输入介面上。近年来,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应用面发展越来越广,将触控功能与显示器结合而形成触控显示面板之应用产品也越来越多,包括行动电话(mobile 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电脑(tablet PC)、个人数位助理(PDA)以及笔记型电脑(laptop PC)等。目前触控面板的技术发展非常多样化,在携带型的小型电子装置中较常见的技术包括电阻式及电容式等,其操作原理系使用透明感应电极来侦测触控点位置的电压或电容变化,并利用不同方向轴上连结各个透明电极的连结线将讯号传回而完成定位。于习知之触控面板技术中,感应电极的设计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采用菱形的感应垫当作感应电极,再藉由宽度比感应电极小的连结线将同一方向轴上的各感应电极串联起来,而不同方向轴上的连结线之间一般系利用形成一绝缘材料来防止彼此讯号之干扰,但也因此造成制程步骤的复杂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利用使各感应电极彼此电性分离以及改变各感应电极图案的长度搭配,达到简化制程步骤之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复数条第一条状感应电极以及复数条第二条状感应电极。第一条状感应电极系分别<br>对应设置在复数个固定长度的条状感应区内。第二条状感应电极系于各条状感应区内与各第一条状感应电极对应设置。第二条状感应电极与对应之第一条状感应电极系彼此长度互补且彼此电性分离。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之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于复数个固定长度之条状感应区内分别形成一第一条状感应电极,以及于各该条状感应区内分别形成一第二条状感应电极。各条状感应区内之第二条状感应电极系与第一条状感应电极对应设置。第二条状感应电极与对应之第一条状感应电极系彼此长度互补且彼此电性分离。在本技术中,藉由各感应电极图案长度的设计变化,可使得各感应电极在彼此电性分离的状况下,依然可达到所需之触控辨识效果。同时,也由于各感应电极系彼此电性分离,故可省略各感应电极间之连结线与绝缘材料的设计与制作,使得制作方法也因此得以简化。附图说明图1至图4绘示了本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示意图。图5绘示了本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6绘示了本技术之另一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7绘示了本技术之又一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00    触控面板        110-115    第一条状感应电极130-135  第二条状感应电极    170      导电层180      周边导线层          180A     第一导线180B     第二导线            190      基板200      触控面板            210-227  第一条状感应电极230-247  第二条状感应电极    300      触控面板310-327  第一条状感应电极    330-347  第二条状感应电极L111     长度                L112     长度L131     长度                L132     长度LE       第一端              RE       第二端R        条状感应区          S        感应组合区S1-S4    感应组合区          T1-T3    触碰点X        第一方向            Y        第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作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元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做为区别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做为区别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系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再者,为使熟习本技术所属
之一般技艺者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下文特列举本技术之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构成内容。需注意的是图式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此外,在文中使用例如”第一”与”第二”等叙述,仅用以区别不同的元件,并不对其产生顺序之限制。请参考图1至图4。图1至图4绘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示意图,其中图1、图2以及图3为上视图,图4为沿图3之G-G’剖线之剖面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技术之各图式仅为示意以更容易了解本技术,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如图1所示,提供一基板190。基板190上具有复数个固定长度之条状感应区R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且相邻之条状感应区R系沿一第二方向Y排列。换句话说,条状感应区R系设置于基板19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较佳可垂直于第二方向Y,但并不以此为限。各条状感应区R于第一方向X上具有一第一端LE以及相对于第一端LE之一第二端RE。本实施例之基板190可包括硬质基板例如玻璃基板与陶瓷基板或可挠式基板(flexible substrate)例如塑胶基板或其他适合材料所形成之基板。然后,形成一导电层170于基板190上。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170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与氧化铝锌(aluminum zinc oxide,AZO)或其他适合之非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银、铝、铜、镁、钼、上述材料之复合层或上述材料之合金,但并不以此为限。接着,对导电层170进行一图案化制程,如图2所示,以于各条状感应区R之第一端LE分别形成一第一条状感应电极110,并于各条状感应区R之第二端RE分别形成一第二条状感应电极1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条状感应电极110与第二条状感应电极130可由同一图案化制程同时形成,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而可利用不同之图案化制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复数条第一条状感应电极,分别对应设置在复数个固定长度之条状感应区内;
以及
复数条第二条状感应电极,其中各该第二条状感应电极于各该条状感应区内
与各该第一条状感应电极对应设置,且各该第二条状感应电极与对应之
该第一条状感应电极系彼此长度互补且彼此电性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基板,该基板上分布
该等条状感应区,且该等第一条状感应电极与第二条状感应电极系设置在该
基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等条状感应区系沿一第一方
向延伸,相邻之该等条状感应区系沿一第二方向排列,且各该条状感应区于
该第一方向上具有一第一端以及相对于该第一端之一第二端,其中各该第一
条状感应电极系分别设置于各该条状感应区之该第一端,各该第二条状感应
电极系分别设置于各该条状感应区之该第二端,该第二方向上相邻之各该第
一条状感应电极之一长度系彼此相异,于该第二方向上相邻之各该第二条状
感应电极之一长度系彼此相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触控面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燕俊江耀诚官必鑫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