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605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1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复数条第一轴向电极以及复数条第二轴向电极。各第一轴向电极系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各第一轴向电极包括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以及复数个第一连结线。第一感应电极与第二感应电极系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且第一连结线系分别设置于相邻之第一感应电极与第二感应电极之间。各第二轴向电极系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各第二轴向电极具有复数个中空区沿第二方向排列,且各第一感应电极系设置于各中空区之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输入介面,尤指一种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将触控功能与显示器结合而形成触控显示面板之应用产品越来越多,包括行动电话(mobile 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电脑(tablet PC)、个人数位助理(PDA)以及笔记型电脑(laptop PC)等。目前触控面板的技术发展非常多样化,在携带型的小型电子装置中较常见的技术包括电阻式及电容式等,其操作原理系使用透明感应电极来侦测触控点位置的电压或电容变化,并利用不同方向轴上连结各个透明感应电极的连结线将讯号传回而完成定位。于习知之触控面板技术中,感应电极的设计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采用菱形 (diamond pattern)的感应垫当作感应电极,再藉由连结线将同一方向轴上的各感应电极串联起来。此外,亦有采用互相垂直的长条状(stripe pattern)电极设计以利用重迭区域来形成感应区。然而,由于感应电极规则性的条状排列方式有可能造成与显示面板搭配时视觉效果上产生缺陷,也就是说在触控面板上的图案会被辨识出而影响到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效果。尤其是当条状感应电极图案与显示面板的条状色区排列彼此互相平行时此状况会更为严重。因此,如何从电极形状的设计改变来改善外观品质乃是目前业界努力的方向之一 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藉由将一轴向电极之部分区域设置于另一轴向电极之中空结构之中,降低各轴向电极之细条状图案对于外观品质所造成的影响,藉此改善触控面板的外观品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复数条第一轴向电极以及复数条第二轴向电极。第一轴向电极系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各第一轴向电极包括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以及复数个第一连结线。第一感应电极与第二感应电极系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而第一连结线系分别设置于相邻之第一感应电极与第二感应电极之间且电性连结同一条第一轴向电极之第一感应电极与第二感应电极。第二轴向电极系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各第二轴向电极具有复数个中空区沿第二方向排列,且各第一感应电极系设置于各中空区之内。附图说明图I至图4绘示了本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5至图8绘示了本技术之另一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说明如下100 触控面板110 第一轴向电极111第一感应电极112第二感应电极119第一连结线120第二轴向电极120H中空区121第三感应电极129第二连结线160A第一导线160B第二导线170色缘层171第一侧172第二侧180保护层200触控面板210第一轴向电极211第一感应电极212第二感应电极219第一连结线220第二轴向电极220H中空区221第三感应电极229第二连结线Dl延伸方向D2延伸方向D3延伸方向D4延伸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190基板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作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元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别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别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系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再者,为使熟习本技术所属
之一般技艺者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下文特列举本技术之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构成内容。需注意的是图式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此外,在文中使用例如”第一”与”第二”等叙述,仅用以区别不同的元件,并不对其产生顺序之限制。请参考图I至图4。图I至图4绘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其中图I、图2以及图4为上视图,图2为图I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沿图2之A-A’ 剖线之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I之透明区域简化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技术之各图式仅为示意以更容易了解本技术,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 I至图4所示,触控面板100包括一基板190、复数条第一轴向电极110以及复数条第二轴向电极120。基板190可包括硬质基板例如玻璃基板与陶瓷基板或可挠式基板(flexible substrate)例如塑胶基板或其他适合材料所形成之基板。第一轴向电极110系设置于基板 190上,且第一轴向电极110系沿一第一方向Y延伸。各第一轴向电极110包括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111、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112以及复数个第一连结线119。第一感应电极111与第二感应电极112系沿第一方向Y交替设置,而第一连结线119系分别设置于相邻之第一感应电极111与第二感应电极112之间且电性连结同一条第一轴向电极110之第一感应电极111与第二感应电极112。第二轴向电极120系设置于基板190上,且第二轴向电极120 系沿一第二方向X延伸。各第二轴向电极120具有复数个中空区120H沿第二方向X排列,且各第一感应电极111系设置于各中空区120H之内。此外,各第二轴向电极120可更包括复数个沿第二方向X设置的第三感应电极121以及复数个第二连结线129,第二连结线129 系分别设置于相邻之两第三感应电极121之间且电性连结同一条第二轴向电极120之第三感应电极121。另请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二方向X上相邻之两第三感应电极121之间可藉由两条第二连结线129形成电性连结,藉由此设计可提升触控面板100之可靠性。此外,本实施例之各第三感应电极121可包括一交叉电极图案,且各第三感应电极可具有一延伸方向 D1、一延伸方向D2、一延伸方向D 3以及一延伸方向D4。延伸方向D1、延伸方向D2、延伸方向D3与延伸方向D4均不平行且不垂直于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因此,即使第三感应电极121之交叉电极图案仍具有细条状的部分,但由于此细条状的图案之延伸方向并不平行且不垂直于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故较不会对外观品质造成影响。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轴向电极110与各第三感应电极121可由同一导电材料所形成(可参考图4所示),上述之导电材料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O)、氧化铟锋(indium zinc oxide, IZO)与氧化招锋(aluminum zinc oxide, ΑΖ0)或其他适合之非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银、铝、铜、镁、钥、上述材料之复合层或上述材料之合金,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感应电极111系设置于第二方向X上相邻之两第三感应电极121之间,且各第一感应电极111系设置于第一方向Y上相邻之两第二感应电极112之间。更明确地说,各第一轴向电极110之第一感应电极111 与第二感应电极112之中心点较佳系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各第一感应电极111之中心点较佳系与相邻之两第三感应电极121之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但并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 藉由本实施例之感应电极图案设计,可使感应电极的密度增加,而可达到提升触控解析度与灵敏度之效果。本实施例之触控面板100可另包括复数条第一导线160A以及复数条第二导线 160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燕俊江耀诚赖彬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