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机烘箱及采用该烘箱的涂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1700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8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布机及其烘箱,所述烘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部的上风室和下风室,箱体正面设置有柜式操作门;箱体内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柱,上风室可滑动地安装于导向柱上,上风室可由动力机构带动沿导向柱上下移动;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传动机构、牵引绳和牵引绳转盘,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风室,另一端盘绕于牵引绳转盘上,牵引绳转盘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电机固定于箱体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涂布机烘箱中,上风室可由动力机构驱动沿导向柱上下移动,检修维护时,可将上风室提升,加大上下风室之间的间距,增加了操作空间,方便作业者拆卸、清洁风嘴和箱体内部;另外箱体采用柜式操作门,方便维护人员进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制造设备,尤其是一种涂布机烘箱及采用该烘箱的涂布机
技术介绍
涂布是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也是直接影响电池安全性、容量、 一致性等各项性能的关键工序。涂布就是将制作好的糊状粘稠浆料,均匀的、连续或间断的涂覆在基体(铝箔或铜箔)上,保证各个涂布位置的厚度一致性、并将涂布厚度控制在工艺要求的公差范围内。而涂布机箱体是涂布机的部件之一,是一种将涂覆在基体上的浆料烘干的装置。涂布机箱体分为上下风室、产品烘干室、风嘴和循环风道。上下风室跟产品烘干室之间相互密闭,由许多条风道将两者连通起来,干燥的热风从上下风室经风嘴吹出,进入产品干燥室,部分风会经排风口排出,其余热风经循环风道回到上下风室。由于涂布浆料在烘干的过程中需要吹循环热风,而浆料干燥后表层会产生许多粉末状浮尘,因此,箱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循环风室内部会残留大量粉尘,造成设备加热效率降低;粉尘随循环风运动还会污染产品,造成涂布机生产品质下降、合格率降低。参阅图1,目前国内涂布机的箱体均采用3米/节规格,上下风室分别固定于箱体内部的上下面,并在箱体侧面设计三扇操作门。箱体上的三扇操作门只与产品干燥室连通, 能用来牵引、观察产品,因烘干工艺要求,上下风嘴设计间隙很小,从而无法有效清洁箱体、 上下风室及风道内的粉尘。而且三扇操作门的空间有限,对日常的引带、接带及日常清理和检修维护带来极大不便,影响工作效果及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室可升降的涂布机烘箱,以解决目前烘箱内部集尘无法清除、日常作业不便的问题,提高检修维护的可操作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涂布机烘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部的上风室和下风室,所述箱体正面设置有操作门,所述操作门为柜式操作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柱,所述上风室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上风室可由动力机构带动沿所述导向柱上下移动;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传动机构、牵引绳和牵引绳转盘,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风室,另一端盘绕于所述牵引绳转盘上,所述牵引绳转盘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所述电机固定于箱体顶部。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绕接在两轮上的传动带;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箱体顶部在对应于所述上风室的四角各设置一所述牵引绳转盘,所述四个牵引绳转盘分为两两组合的两组,一组牵引绳转盘与所述主动轮同轴设置,另一组牵引绳转盘与所述从动轮同轴设置。其中,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链轮、同步带轮或皮带轮,所述传动带为相应的链条、同步带或皮带。其中,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减速机,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减速机连接所述电机。其中,所述导向柱上还设有销孔,通过销钉与销孔的配合使上风室限位,所述销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上风室行程的上止点和下止点。其中,所述导向柱上设置有滑轨,所述上风室凸设有滑块,滑块适配安装于滑轨上,在滑块上设有在行程止点处供所述销钉穿过的通孔。其中,所述上风室和下风室在面向所述柜式操作门的一侧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通过一可拆卸的封板封闭。其中,所述箱体为5米/节的规格,所述操作门有5扇。其中,所述牵引绳为钢丝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涂布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涂布机烘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传统的烘箱中上下风室位置固定,上下风嘴的间隙小,无法有效清洁箱体、上下风室及风道内的粉尘,且三扇操作门的空间有限,不方便进行日常的清理和检修维护,本专利技术的烘箱具有可升降式风室结构,上风室可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沿导向柱上下移动,需要进行检修维护时,通过电机驱动,牵引绳将上风室提升,加大上下风室之间的间距,增加了操作空间,方便作业者拆卸、清洁风嘴和箱体内部;另外箱体采用柜式操作门,该柜式操作门为左开门式,相比传统的上下开门式的操作门,增加了可供作业者进出的孔的高度,方便维护人员进出。附图说明图I是传统涂布机烘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烘箱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烘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烘箱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I、箱体;11、柜式f呆作门;2、上风室;21、滑块;22、通孔;3、下风室;4、导向柱;41、 滑轨;51、电机;52、从动轮;53、传动带;54、支撑杆;55、牵引绳转盘;56、牵引绳;6、风嘴;7、封板;8、销钉。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2至图5,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烘箱包括箱体I和设置于箱体I内部的上风室2和下风室3,箱体I正面设置有5扇柜式操作门11 (图2所示的面即为箱体正面,以该图的方向为参考,需要进行烘干的电池半成品的传送方向为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该柜式操作门为左开门式,相比传统的上下开门式的操作门,开门后的孔的高度更大, 方便维护人员进出,并且相比现有的烘箱中3扇操作门的设计,增加了操作空间,可以为引带、接带等提供充足的空间,当然此处论述5扇柜式操作门的优点并不是要限定为只能采用5扇柜式操作门,如果设计为4扇、3扇甚至超过5扇亦可以,为了与5扇柜式操作门适配,本实施例中亦将箱体规格设计为5米/节,由此提高操作空间,降低生产成本。上风室2和下风室3均连接有风嘴6,上下风嘴在箱体I内相对布置,上风室和下风室3中的热风分别通过上下风嘴吹出用以烘干电池浆料。作为一种优化,本实施例的上风室2和下风室3在面向柜式操作门11的一侧开设有检修口,检修口通过一可拆卸的封板 7封闭,在检修时可拆下封板7对风室内部进行清洁,从而提高涂布质量和热转换效率。箱体I内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柱4,上风室2滑接于导向柱4上,上风室2由动力机构带动沿导向柱4上下移动;动力机构包括电机51、传动机构、牵引绳56和牵引绳转盘55, 牵引绳56 —端固定连接上风室2,另一端盘绕于牵引绳转盘55上,牵引绳转盘55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电机51固定于箱体I顶部。当电机51工作时,其动力输出轴旋转,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牵引绳转盘55旋转,从而牵引绳56作用将上风室2提升或下放,实现调节上下风室之间的间距。牵引绳56可以是钢丝绳或是其他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绳子,并且牵引绳应该满足抗腐蚀和耐高温的要求。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未标号)、从动轮52和绕接在两轮上的传动带53 ;主动轮连接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主动轮和从动轮52分别套接在一支撑杆54上,该两根支撑杆54固定于箱体I顶部,两支撑杆54平行,支撑杆54垂直于箱体I 内产品传送方向,支撑杆54两端各套接有一牵引绳转盘55,四个牵引绳转盘55恰对应上风室2的四角设置,以提供较稳固的提升力。当电机工作时,带动主动轮旋转,与主动轮同轴设置的两个牵引绳转盘随之旋转,主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轮旋转,与从动轮同轴设置的两个牵引绳转盘随之旋转,从而使四个牵引绳转盘一同旋转,带动上风室上升或下降。支撑杆54也可以平行于箱体I内产品传送方向,在该情况下,传动机构也旋转 90°设置。传动机构中的主动轮和从动轮52可以为链轮、同步带轮或皮带轮,传动带53则为相应的链条、同步带或皮带,各传动方式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浩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