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车包边缝制拉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16013 阅读:5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7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针车包边缝制拉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带有折边通道的折边筒、定位装置和引导支架,所述折边筒固定在底座上,该折边通道从通道进口到通道出口逐渐缩小,定位装置为固定在折边筒的通道出口端的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引导支架固定在折边筒的入口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服装包边器,特别涉及一种双针车包边缝制拉筒,主要用于服装中的包边。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服装双针车包边的过程中,通常先采用人工的方式徒手将包边条折叠后依到待包边的布料边上,然后再使用双针车将包边条缝到布料边上。采用这种包边方式时的劳动量较大,工作效率较低,且包边后产品的质量难以保障,不同操作者制造而成的产品之间会存在差异,甚至同一个操作者在不同时期制造而成的产品也会存在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包边质量好的双针车包边缝制拉筒。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双针车包边缝制拉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带有折边通道的折边筒、定位装置和引导支架,所述折边筒固定在底座上, 该折边通道从通道进口到通道出口逐渐缩小,定位装置为固定在折边筒的通道出口端的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引导支架固定在折边筒的入口端。本技术所述折边筒的壁面中开有引导通槽,该引导通槽与折边通道相连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用方便,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定位装置的安装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I 图2,本实施例包括底座I、带有折边通道的折边筒2、定位装置3和引导支架4,所述折边筒2固定在底座I上,该折边通道从通道进口 21到通道出口 22逐渐缩小,定位装置3为固定在折边筒2的通道出口 22端的上定位块31和下定位块32,引导支架4固定在折边筒2的通道进口 21端。底座I开有两个固定双针车包边缝制拉筒的固定槽11,本实施例中的引导支架4为迂回形的结构。折边筒2的壁面中开有引导通槽23,该引导通槽23与折边通道相连通。本技术中折边通道的结构与折叠后的镶条的结构,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为公知常识。本实施例双针车包边缝制拉筒使用时,用两个固定螺栓穿过两个固定槽11将双针车包边缝制拉筒固定在双针车的工作台上来进行使用。将包边条从通道进口 21穿入折边通道内,通过引导通槽23可以将进入折边通道内的布带整理平整并从通道出口 22穿出, 配合上定位块31和下定位块32的导向定位,这样就可以对外部待包边的服装布料进行包边了。由于本实施例中通道进口 21处固定有一个引导支架4,引导支架4可以将包边条整理平整,使得进入通道进口 21的包边条呈平整状。凡是本技术的简单变形或等效变换,应认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双针车包边缝制拉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带有折边通道的折边筒、定位装置和引导支架,所述折边筒固定在底座上,该折边通道从通道进口到通道出口逐渐缩小,定位装置为固定在折边筒的通道出口端的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引导支架固定在折边筒的入口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针车包边缝制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筒的壁面中开有引导通槽,该引导通槽与折边通道相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针车包边缝制拉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带有折边通道的折边筒、定位装置和引导支架,所述折边筒固定在底座上,该折边通道从通道进口到通道出口逐渐缩小,定位装置为固定在折边筒的通道出口端的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引导支架固定在折边筒的入口端。本技术具有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文档编号D05B35/06GK202347251SQ20112050796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朱培祥 申请人:嘉兴恒美服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培祥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恒美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