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孔焰专利>正文

贝类采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15784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7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节约养殖成本,提供采收工作效率高的贝类采收装置。它的主体为一个能够将贝类收集并回送至采集船的回送装置,所述的回送装置包括:所述的回送装置包括外壳、动力装置、变速装置等,所述的外壳内部设有内腔,在外壳的侧面固定有动力装置和变速装置,动力装置和变速装置连接,叶轮设置内腔中,外壳侧壁与过滤网连接处设有横向的进料口,进料口的两端延伸至外壳两侧的边盖处,在外壳两端边盖附近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位于进水管管口和出水管管口两端的叶片以及出水管联通形成能够引导水流流向的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采收成本低,采收速度高,采收限制小,采收的产品成活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渔业采收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沿海贝类采收的贝类采收装置
技术介绍
贝类海鲜通常倍受消费者喜爱,它们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很多贝类已经被广泛养殖,贝类特别是生长于海底泥沙中的贝类,例如花蛤等,具有殖投资少、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目前将贝类打捞的方式多为水泵机械吸和人工手动采收。采用水泵吸破损率高达 20% 40%成活率低只能采收小苗无法采收较大的贝类。所以普遍情况下,还是采用人工采收的方式采收贝类海鲜,曾获得多项国内外电影节奖项的电视纪录片《海路十八里》,纪录了这一浩大的场面和他们劳作的过程。画面中记录了每天有几千人在潮起潮落中走向遥远的滩涂采蚬贝的场面。而人工手动采收也存在着以下缺陷,I、采收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下。又要确保在指定时间内将贝类采收完成,就必须雇佣大量的工人下海作业,从而提高了采收的成本。2采收时间要求严格,由于是人工手动采收或者工人用采收机械进行采收, 工作必须下海进行操作,这样做就必须在落潮同时海洋环境平缓的时候才能进行,无法进行深水采收3安全系数低易发生事故,受潮汐时间变化的不同有时候落潮的时间在晚上, 在环境选择恰当的情况下,工作环境是沿海滩涂,工人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4社会原因导致采收不能及时完成而造成损失,由于沿海地区普遍存在,原来的熟练工人进城务工,则将导致在采收时间,无法雇佣到指定数量的采收工人,从而导致大量的贝类停留在海中无法被采收,从而造成大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养殖成本,提供采收工作效率高的贝类采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的主体为一个能够将贝类收集并回送至采集船的回送装置,所述的回送装置包括所述的回送装置包括外壳、动力装置、变速装置、叶轮、 进水管、出水管,所述的外壳为横向放置的柱状外壳,柱状外壳内部为横向设置的圆柱形内腔,在外壳的左、右两端的其中一端固定有动力装置和变速装置,动力装置和变速装置连接,叶轮设置在外壳内的圆柱形内腔中且叶轮的轮轴固定在外壳的左、右两个边盖处,轮轴与变速装置连接,叶轮包括轮轴以及设置在轮轴上且等距排列的叶片,外壳侧壁与过滤网连接处设有横向的进料口,进料口的两端延伸至外壳两侧的边盖处,在外壳接近两端边盖的侧壁上或外壳两端边盖上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位于进水管管口和出水管管口之间的叶片以及出水管联通形成能够引导水流流向的通道。使用方式如下将本专利技术通过绳索连接于船只上,之后将本专利技术下层至指定海域的海底,之后通过船只拖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需的动力水压通过管道由船只上液压泵和水泵提供。采收起来的贝类通过回送装置的管道输送回船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节约了采收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减少了下海作业的工人数量。2机械采收,工作效率高,单位时间内采收范围广。3不受采收时间限制,只要海洋环境能够允许船只出海,即可进行采收,潮汐的大小对采收影响小。4由于海中没有人工作业,采收工人全部在船上,所以安全问题也降低到了最低。5无破损成活率高,能采收各种大小规格的贝类。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壳连带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叶轮的俯视图,图4为叶轮的侧视图,图5为本是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1雪橇板、21 铲板、31过滤网、32初级过滤网、33喷水装置、41外壳、42动力装置、43变速装置、44叶轮、45进水管、46出水管、47轮轴、48边盖、49叶片、50进料口、51进水管、52出水管。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 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为一个能够将贝类收集并回送至采集船的回送装置,所述的回送装置包括所述的回送装置包括外壳41、动力装置42、变速装置43、叶轮44、 进水管45、出水管46,所述的外壳为横向放置的柱状外壳,柱状外壳内部为横向设置的圆柱形内腔,在外壳的侧面固定有动力装置和变速装置,动力装置和变速装置连接,叶轮设置在外壳内的圆柱形内腔中且叶轮的轮轴47固定在外壳的左、右两个边盖48处,轮轴与变速装置连接,动力装置通过变速装置与叶轮的轮轴连接,是为了确保叶轮转速不会太快,避免高速转动的叶轮打破贝类,叶轮包括轮轴47以及呈放射状均布于轮轴的外缘的叶片49,在外壳侧壁的前方还设有横向的进料口 50,进料口的两端延伸至外壳两侧的边盖处,在外壳接近两端边盖的侧壁上或外壳两端边盖上分别连接有进水管51和出水管52,所述的进水管、位于进水管管口和出水管管口之间的叶片以及出水管联通形成能够引导水流流向的通道。这样可以保证进水时,水流的方向和外壳内两个叶片之间形成的通道呈一条直线,水流能够带动贝类流向出水管。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内部结构的维修方便,特别是叶轮的维修,可以将外壳上未设有电机一端的端盖设置为可拆卸式,可以将该侧的端盖设置为通过螺栓或其他方式连接于外壳上。叶片的转向为当叶片转向进料口开口处时,叶片由连接过滤网进料口的下边沿向进料口的上边沿转动,这样贝类从进料口进来的时候,会落到叶片的凹面槽内,然后随着叶轮的转动,贝类随着叶轮转动到远离进料口的位置,叶片的长度和外壳内腔的长度相接近, 叶轮的轮轴上均布呈放射状排列的若干片叶片,叶片的宽度略小于壳体内腔的宽度,叶片的高度加上轮轴的半径的总长度略小于壳体内腔半径的长度,叶轮两端还设有用于填补叶轮与端盖之间间隙的密封圈,叶片的边沿也设有密封条。密封圈和密封条用来填补壳体与叶轮之间的间隙以及叶轮与端盖之间的间隙,使回送装置具有有密封可靠的功能。确保两两叶片和壳体所围成的空间防漏水效果较好,在后期该空间作为通道使用的时候,水流能够保持较快的流速;叶轮靠近出料管一侧设有与叶片连接的侧壁,侧壁为顶端朝向进水管、 底面边沿接壤出水管的圆锥形,圆锥形轴心与轮轴重合,叶轮的叶片和侧壁连接处为平滑的弧面,这样可以保证水流在流动时,转弯不会太急,且转弯缓冲较小,避免壳体的破裂。进料口的上下边沿距离不大于叶轮中两个相邻叶片外边沿之间的距离。所述的进水管连接于外壳一端的边盖或外壳侧壁上,出水管连接于靠近另一端的边盖或外壳侧壁上。这样确保了水流一侧进入,将贝类混合在水流中从刘一侧送走。如图1、5所示它包括用于支撑承载其他部件并促进滑动的滑动装置、将贝类从海底泥沙铲起的铲起装置,所述的铲起装置、过滤装置、回送装置依次连接并固定在滑动装置上。所述的滑动装置为一对雪橇板、雪橇板的前端翘起,所述的铲起装置的两端、过滤装置的两端以及回送装置的两端固定在雪橇板上。为了能让采集的区域面积最大化,两边各设有一个雪橇板,把铲起装置、过滤装置、回送装置固定在雪橇板上,雪橇板的前端翘起, 是为了避免本专利技术向前进的过程中,前端陷入泥沙,而导致本专利技术在拖拽过程中发生翻转。所述的铲起装置为方型的铲板,所述的铲板倾斜固定于滑动装置上,铲板的下边沿位于滑动装置下端面以下;这样可以保证铲板将贝类铲起,铲板下边沿下断面超出滑动装置下端面多少长度,则铲板铲起泥沙和贝类的深度也是多少。铲板的上边沿与过滤装置连接且齐平。这样可以保证铲起的贝类平稳的滚到滑动装置上。过滤装置还包括初级过滤网32,所述的初级过滤网的前端与铲起装置连接,两端连接于滑动装置上,初级过滤网后端与回送装置的机壳处设有的进料口连接且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孔焰
申请(专利权)人:林孔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