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西瓜种子包衣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10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辣椒、西瓜等蔬菜种子作包衣消毒处理的药剂配方,它含有成膜物质、杀菌药剂、微量元素。该种子包衣剂既含有内吸性很强的杀菌剂,又含有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它们通过成膜物质吸附固着在种子表面,在播种后慢慢释放,起到有效的杀菌防病和促进发芽的作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辣椒、西瓜——种子包衣剂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辣椒、西瓜等蔬菜种子作包衣消毒处理的药剂配方。农作物种传病虫害种类繁多,特别是辣椒、西瓜等蔬菜的种传病害在其病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内研究表明,约有10余种辣椒病害可通过种子携带或传播。对于种传病害的防治,采用种衣剂处理是经济有效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对辣椒、西瓜等蔬菜种子消毒效果好,且能促进种子发芽,提高种子活力,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蔬菜种子包衣剂。本专利技术所指的蔬菜种子包衣剂,是由成膜物质、杀菌药剂和微量元素三类物质组成。成膜物质为聚丙烯酸钠加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加淀粉钠);杀菌药剂含杀真菌药剂福美双、甲霜灵、敌克松、拌种双、多菌灵、托布津中的1~2种和杀细菌药剂农-->用链霉素;微量元素为锌、硼,也可含钾,锌为硫酸锌(ZnSO4·H2O),硼为硼砂;也可以含有警戒色素如胭脂红,大红粉等。该蔬菜种子包衣剂各成分的重量比为:成膜物质90~110,杀菌药剂8~10;微量元素8~10。成膜物质中聚丙烯酸钠与海藻酸钠(或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淀粉钠)的比例为1∶0.5~1,杀菌药剂中,杀真菌药剂与杀细菌药剂比例为3~4∶1。本专利技术所指蔬菜种子包衣剂既含有内吸性很强的杀菌剂(可杀真菌、细菌),又含有种子萌发所需的微量元素,通过成膜物质吸附固着在种子表面,在种子播种后再慢慢释放,起到杀菌防病促进种子发芽的作用。    实施例1:取福美双3KG,甲霜灵2.5KG,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5KG,聚丙烯酸钠40KG,海藻酸钠30KG,锌、硼微肥(ZnSO4·H2O 3.5KG,硼砂3.5KG)7KG。将上述物质充分搅拌均匀,即得到本专利技术所指的蔬菜种子包衣剂。在生产上使用时,稀释80-90倍。实施例2:取福美双3KG。甲霜灵2.5KG,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5KG,淀粉钠40KG,羧甲基纤维素钠-->30KG,锌、硼微肥(ZnSO4·H2O 3.5KG,硼砂3.5KG)7KG。将上述物质充分搅拌均匀,即得到本专利技术所指的蔬菜种子包衣剂。在生产上使用时,稀释80-90倍。经过种子包衣剂处理的辣椒及西瓜种子,能显著减轻苗期及大田病害。通过试验表明:经种子包衣剂处理的辣椒种子苗期病害(立枯病、猝倒病、疫病、灰霉病等)发病率为12.5~15.8%,而对照的发病率则为47.5~62.3%;经种子包衣剂处理的辣椒成株期病害(疮痂病及炭疽病)的初发病率为10-15%,对照则在95%以上。同时,通过种子包衣剂处理的蔬菜种子能明显提高发芽率。试验表明:辣椒种子经种子包衣剂处理后第4天的发芽率为92%以上,而对照仅为45%左右。对照需到第7天才能达到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辣椒、西瓜等蔬菜种子包衣剂,含有A类即成膜物质聚丙烯酸钠、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及淀粉钠,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B类、C类物质,B类为杀菌药剂,包括杀真菌药剂福美双、甲霜灵、敌克松、拌种双、多菌灵、托布津中的1~2种和杀细菌药剂农用链霉素;C类物质为锌、硼等微量元素,三类物质重量比为A∶B∶C=90~110∶8~10∶8~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成膜物质聚丙烯酸钠与海藻酸钠的比例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淀粉钠的比例为1∶0.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辣椒、西瓜等蔬菜种子包衣剂,含有A类即成膜物质聚丙烯酸钠、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及淀粉钠,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B类、C类物质,B类为杀菌药剂,包括杀真菌药剂福美双、甲霜灵、敌克松、拌种双、多菌灵、托布津中的1~2种和杀细菌药剂农用链霉素;C类物质为锌、硼等微量元素,三类物质重量比为A∶B∶C=90~110∶8~10∶8~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寿明谢丙炎周程爱肖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园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