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真空搅拌与注模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0535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搅拌注模器。小型真空搅拌与注模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将搅拌装置和注模装置均设置到真空箱体内,实现了在真空环境下的搅拌,并实现了在真空环境下的模具灌注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平行机构实现倾倒和注模操作,操作过程中可以考虑到不同高度模具的互换性,同时倾倒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幅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简单,使用方便,经济效益好,实用价值高,具有一定的市场转化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搅拌注模器。
技术介绍
实验室用的搅拌器,无论是采用电动搅拌还是磁力搅拌,或者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加装的加热、水浴等搅拌器,大多是敞开式的搅拌装置。通过市场调研和网上查询,至今未发现市场上有真空密封的搅拌器出售。当物料需要在密闭环境(如某种特定气氛下)和真空环境下进行搅拌混合,显然当前市售的搅拌器是无法满足需要的。特别是对于有一定粘度的液体进行混合,如果是在敞开环境下进行搅拌,必然会带入大量的空气,这部分空气与粘稠性溶液互溶,使得混合之后的液体中存在大量的气泡,甚至会出现类似发酵样的液体。这种混合液体即便是采用静置、 抽真空等后处理措施,都难以将其中的气体排尽,导致搅拌混合后的溶体中富含气泡,影响液体混合的质量,甚至影响液体后续产品的质量,比如溶体成型固化后材料富含孔穴等缺陷,影响目标材料的最终性能。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201110044213. O申请日2011-02-24)公开了实验室浇注模具手工真空制样装置,该装置包括模具槽、进料漏斗和搅拌装置,所述模具槽位于进料漏斗的下部,在模具槽上设置有真空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位于进料漏斗内,在进料漏斗的下部设置有考克,在进料漏斗的底部设置有花板。
技术介绍
为了解决现有搅拌器在注模领域存在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真空搅拌与注模一体化装置,该装置集成了搅拌和注模结构,具有结构新颖简单,使用方便,经济效益好,实用价值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市场转化潜力。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小型真空搅拌与注模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搅拌装置和注模装置;箱体上设有可开启的密封门,并在箱体上设有抽真空口和泄压阀门;箱体内正对密封门设置有转动主轴,转动主轴与箱体侧壁之间通过密封元件相连接,转动主轴在箱体的外端设有驱动手柄, 转动主轴在箱体内侧设有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采用“L”型板,所述的搅拌装置固定设置在 “L”型板的横侧板上;所述的注模装置包括料斗、平行机构和承料台,料斗固定设置在所述的“L”型板的竖侧板上,平行机构包括两根第一连杆、两根第二连杆和两个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内侧端与所述的转动主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的外侧端与第二连杆的上端相铰接, 第二连杆的下端与第三连杆的外侧端相铰接,第三连杆内侧端通过连接件与箱体的内侧壁相铰接,所述的承料台固定设置在两根第二连杆上。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箱体两个外侧壁上分别设有轴座,所述的转动主轴设置在轴座上,并在转动主轴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座和两个第二安装座,所述的固定架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安装座上,两根第一连杆的内侧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的转动主轴固定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和搅拌桨,搅拌桨的主轴上端设有第一同步齿轮,第一同步齿轮通过齿形同步带与设置在电机主轴上的第二同步齿轮相传动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驱动手柄上设有拉簧。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承料台为一个“L”型架,“L”型架的内侧板上设有固定口, 固定口上设有定位螺钉。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箱体设有真空压力表。本分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将搅拌装置和注模装置均设置到真空箱体内,实现了在真空环境下的搅拌,并实现了在真空环境下的模具灌注操作。本专利技术采用平行机构实现倾倒和注模操作,操作过程中可以考虑到不同高度模具的互换性,同时倾倒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幅提高。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简单,使用方便,经济效益好,实用价值高, 具有一定的市场转化潜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箱体和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搅拌装置和注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图5为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如图f图5所示的小型真空搅拌与注模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I、搅拌装置和注模装置。如图I、图5所示,箱体I上设有可开启的密封门,并在箱体I上设有抽真空口 21、泄压阀门和真空压力表12,箱体I两个外侧壁上分别设有轴座9,轴座9上设置有转动主轴2,转动主轴2正对密封门设置,转动主轴2与轴座9以及箱体I侧壁之间通过密封元件相连接,转动主轴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座20和两个第二安装座10。转动主轴2 在箱体I的外端设有驱动手柄13,驱动手柄13上设有拉簧22。如图2、图3、图4所示,两个第一安装座20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架3,固定架3采用“L” 型板,所述的搅拌装置固定设置在固定架3的横侧板上,搅拌装置包括电机5和搅拌桨4,搅拌桨4的主轴上端设有第一同步齿轮6,第一同步齿轮6通过齿形同步带7与设置在电机5 主轴上的第二同步齿轮8相传动连接。如图2所示,注模装置包括料斗(图2中未表示出)、平行机构和承料台17,料斗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架3的竖侧板上,平行机构包括两根第一连杆14、两根第二连杆15和两个第三连杆16,两根第一连杆14的内侧端分别通过所述的第二安装座10与所述的转动主轴2固定连接,第一连杆14的外侧端与第二连杆15的上端相铰接,第二连杆15的下端与第三连杆16的外侧端相铰接,第三连杆16内侧端通过连接件11与箱体I的内侧壁相铰接,所述的承料台17固定设置在两根第二连杆15上,承料台17为一个“L”型架,“L”型架的内侧板上设有固定口 18,固定口 18上设有定位螺钉19。使用的时候,将模具固定设置在固定口 18上,液体浆料倒入料斗内,封闭密封门, 开启真空装置对箱体I抽真空,同时启动搅拌装置对浆料进行搅拌,在搅拌完成后,通过手柄将料斗内的浆料注入模具中,待浆料固化,开启泄压阀门,然后开启密封门取出模具,完成整个操作。本专利技术采用平行机构,在放入模具的时候,承料台17至于前端,便于模具放置,在取模具的时候承料台17也至于前端,便于模具取出。权利要求1.小型真空搅拌与注模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箱体(I)、搅拌装置和注模装置;箱体(I)上设有可开启的密封门,并在箱体(I)上设有抽真空口(21)和泄压阀门; 箱体(I)内正对密封门设置有转动主轴(2),转动主轴(2)与箱体(I)侧壁之间通过密封元件相连接,转动主轴⑵在箱体⑴的外端设有驱动手柄(13),转动主轴⑵在箱体⑴ 内侧设有固定架(3),所述的固定架(3)采用“L”型板,所述的搅拌装置固定设置在固定架(3)的横侧板上;所述的注模装置包括料斗、平行机构和承料台(17),料斗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架(3)的竖侧板上,平行机构包括两根第一连杆(14)、两根第二连杆(15)和两个第三连杆(16),第一连杆(14)的内侧端与所述的转动主轴(2)固定连接,第一连杆(14)的外侧端与第二连杆(15)的上端相铰接,第二连杆(15)的下端与第三连杆(16)的外侧端相铰接,第三连杆(16)内侧端通过连接件与箱体(I)的内侧壁相铰接,所述的承料台(17)固定设置在两根第二连杆(15)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真空搅拌与注模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I)两个外侧壁上分别设有轴座(9),所述的转动主轴(2)设置在轴座(9)上,并在转动主轴(2) 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座(20)和两个第二安装座(10),所述的固定架(3)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安装座(20)上,两根第一连杆(14)的内侧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天林王勇竺志超张群艳陈锦祥杨金林谢剑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