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铰接的台架段的管状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0468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叠置的管区段12的管状建筑结构或塔架10。管区段12中的至少一些设置有台架段28,台架段是铰接的并且可从折合位置折叠到使用位置,在折合位置,台架段被定位为靠近管区段12;在使用位置,台架段在管区段12的安装位置径向向内地延伸至管状建筑结构10。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段16,其适于与其他的管段16互连以形成包括叠置的管区段12的管状建筑结构或塔架10,每个管区段由互连的轴向延伸的管段16形成。管段6设置有台架段28,台架段是铰接的并且可从折合位置折叠到使用位置,在折合位置台架段定位为靠近管段16;在使用位置台架段在管段16的安装位置径向向内地延伸至管状建筑结构10。管段6可包括沿管段16的相对纵向侧面的每一侧的法兰17,用于通过法兰17中的配准孔与其他的管段16互连。此外,台架段28可铰接至所述法兰17。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架设包括这种管段16的管状建筑结构10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状建筑结构或塔架(tower),诸如电信塔架、风轮机塔架等。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的管状建筑结构,该管状建筑结构包括位于该管状结构内的台架 (platform)。
技术介绍
通常,这样的管状建筑结构都由轧钢板的多个管区段(tube section)制成,这些管区段布置在彼此之上。然而,近年来,这样的建筑结构的高度一直不断增加,因而管区段的直径也一直不断增加,这导致沿公共道路运输这些管区段变得困难且昂贵,或者是不能进行运输。为了试图解决该问题,曾经提出将每个管区段分为若干纵向延伸的管段(tube segment),所述管段可以互相连接,从而在建筑工地形成管区段。管状建筑结构或塔架(包括上述那些)通常都设置有若干内部台架,所述台架供在架设塔架期间以及在随后的维修和养护期间在塔架内工作的人们使用。此外,安全法规要求台架以一定水平/距离设置,使得上下攀爬的人们能够休息,以及使得意外掉落的诸如工具之类的物体能够降落在下一个台架上。已知的台架由构造元件(通常为铝板)制成。对于由连续的管区段制成的塔架,以及对于其中每个区段由多个管段制成的塔架,台架通常都作为分立的元件运送并且随着架设的进行被安装在塔架内,或者在通过移动吊车 (mobile crane)被提升到预期位置后,随后被安装在塔架内。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比已知方法更高效的架设管状建筑结构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如下一种方法,其减少在存储、运输和架设过程中保持记录的分立的构造元件的数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现有技术的替代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上述目的和其他多个目的意在通过提供一种架设管状建筑结构的方法实现,所述管状建筑结构包括叠置的管区段,每个管区段由互连的轴向延伸的管段形成,所述方法包括一为所述建筑结构形成一个基座,至少一个管区段从该基座向上延伸;-在已位于所述基座上的一个上部管区段的顶部形成另一个管区段;-将所述另一个管区段的管段的下部紧固至所述上部管区段,以及将相邻的管段互连,从而形成所述另一个管区段,其中所述管段中的至少一些设置有如下的台架段,所述台架段是铰接的,并且所述台架段能够从折合(collapsed)位置折叠到使用位置,在所述折合位置,所述台架段被定位为靠近管段;在所述使用位置,所述台架段在管段的安装位置径向向内地延伸至所述管状建筑结构。通过“折合位置”以及“定位为靠近管段”优选意味着台架段沿管段的整个长度定位为靠近管段,而不仅在铰接连接的端部。但是,它们也可被布置为与管段呈锐角。通常,多个管段被布置在彼此顶部,“上部管区段”指的是直到另一个管区段可能要在其顶部上形成时位于最上面的一个管区段。台架段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任意合适的可释放装置被固定在其折合位置。 可释放装置可以是例如带状物、吊钩(hook)或螺钉。通常这样的方法,管段和台架段通常但不必然在制造工厂就已相互装配,并作为装配单元被运输至塔架的架设现场。由此,相对于已知方法,需要进行记录的单独构造元件的数目减少。还可将元件更紧凑地装在卡车上,由此降低运输成本。这对于长距离运输或者运输到难以进入的地区(诸如山区)是尤其重要的。此外,可以在制造工厂对台架段的安装件的质量进行检查,使得用于质量控制的设备不需要被运输至架设现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点在于,在塔架的架设过程中的工作过程变得更加高效。这在使用大的移动吊车时是特别重要的,因为使用大的移动吊车通常花费数小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借助一个起重装置将单独的管段提升就位,所述另一个管区段在已位于所述基座上的上部管区段的顶部上形成,所述起重装置被布置在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管区段内的柱状物上。这样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被参照附图说明。所述管段可包括沿管段的相对纵向侧面的每一侧的法兰,所述法兰相对于管状建筑结构的纵向轴线径向向内地延伸,以及所述管段可通过使用螺栓或螺钉经由法兰中的配准孔互连。或者,所述法兰可通过其他合适方法(诸如通过焊接)被连接。在包括法兰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台架段可铰接至所述法兰。由此,连接点可与所述管状建筑结构的壁具有一距离,所述管状建筑结构的外表面不直接被影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台架段通过使用伸缩杆、线、弯头接合(knee joint)或非伸缩杆中的至少一个被支承在使用位置。支承装置的具体设计以及它们如何连接至塔架和台架段可例如通过使用计算机仿真或通过试验确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以下三个步骤-沿着管段的相对纵向侧面的一部分将相邻的管段互连;-将台架段折叠到其使用位置;以及-沿着管段的相对纵向侧面的剩余部分将相邻的管段互连。这样的方法例如在如下的塔架中使用在该塔架中,两个台架之间的竖直距离是使得第一步骤由站在下部台架(或地平面)上的工人执行,第三步骤由站在在第二步骤中被折叠到使用位置的台架上的工人执行。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中的至少一些还意在通过提供一种包括叠置的管区段的管状建筑结构实现,其中所述管区段中的至少一些设置有台架段,所述台架段是铰接的并且能够从折合位置折叠到使用位置,在所述折合位置,所述台架段定位为靠近管区段;在所述使用位置,所述台架段在管区段的安装位置径向向内地延伸至所述管状建筑结构。这样的管状建筑结构可由连续的管区段制成,或者可以是其中每个区段是根据上述方法由多个管段制成的管状建筑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意在通过提供如下一种管段来实现,所述管段适于与其他的管段互连以形成一个管状建筑结构或塔架,所述管状建筑结构或塔架包括叠置的管区段,每个管区段由互连的轴向延伸的管段形成,其中所述管段设置有台架段, 所述台架段是铰接的并且可从折合位置折叠到使用位置,在所述折合位置,所述台架段定位为靠近管段;在所述使用位置,所述台架段在管段的安装位置径向向内地延伸至所述管状建筑结构。这样的管段可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方法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管段被布置在使用位置并且准备与其他管段互连时,所述台架段在折合位置向上延伸。或者,当管段被布置在使用位置并且准备与其他管段互连时,所述台架段在折合位置向下延伸。原则上,如果希望的话,也可使用向上和向下延伸结合的台架段。管段的优选实施方案进一步包括一个栏杆(rail),所述栏杆从处于使用位置的台架段向上延伸。这样的栏杆有助于防止在台架上工作的工人跌落。所述栏杆可优选铰接至所述台架段,并可从位于靠近所述台架段处的折合位置折叠到沿基本竖直取向延伸的使用位置。由此,获得与针对铰接的台架段所描述的类似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可结合。参照下文所述的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变得明了且被阐明。附图说明现将关于附图更加详细地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架设管状建筑结构的方法。所述附图示出了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法,且所述附图不应被理解为限制了落在随附的整套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其他可行的实施方案。图I示意性示出了一个管状建筑结构,其由六个管区段形成并且具有向上渐缩的横截面。图2示出待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使用的一个管段的实施例。图3示意性示出了由八个管段制成的一个管区段的侧视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3中的管区段的俯视图,所述管区段带有每隔一个管段安装的台架段。图5示出了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克莱格L·瑞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德森塔沃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