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脱除水体中氟离子的吸附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0013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除水体中氟离子的吸附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将FeCl3·6H2O和FeCl2·4H2O溶解于盐酸溶液中,再逐滴加入到0.2-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控制在70-90℃,搅拌反应,清洗,超声后,再加入Al2(SO4)3·18H2O,70℃搅拌反应,冷却静置,过滤、洗涤、烘干,即得。该吸附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磁性,易于固液分离;对水体中氟离子的脱除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室温下,吸附剂处理低于10mg/L含氟溶液,处理后水中的氟浓度低于1mg/L,吸附速度快;适用pH范围广,吸附率高;对氟离子吸附容量大,可达63.8mg/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吸附剂及其水处理
,具体涉及,适用于工业废水的深度净化,以及饮用水、地下水、湖泊、河流等水体中氟离子的脱除。
技术介绍
氟离子属于强极性的活性阴离子,工业循环水中高浓度的氟离子导致管道设备的加快腐蚀,缩短设备管道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效率。而且高浓度的含氟废水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长期饮用高氟水,可导致氟斑牙和氟骨症。在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性氟中毒,全国饮用水型地方氟病分布面积约220 万km2,我国70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因此有效脱除水体中的氟离子,有利于消除环境污染、 延长管道设备寿命,也是提升饮用水水质的关键。目前,脱除氟离子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沉淀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等。膜分离和离子交换法操作复杂,运行及维护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化学沉淀法处理后残余氟浓度高(15-20mg/L),难以达到排放标准,且易造成水中钙及碱度升高, 产生的污泥量大,脱水困难等;混凝沉降法受搅拌条件、沉降时间等操作因素及水中其他阴离子浓度的影响较大,出水水质不够稳定。吸附法具有吸附剂来源广、成本低、可塑性强,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春柴立元赵娜杨志辉王海鹰李青竹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