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吸附剂及其水处理
,具体涉及,适用于工业废水的深度净化,以及饮用水、地下水、湖泊、河流等水体中氟离子的脱除。
技术介绍
氟离子属于强极性的活性阴离子,工业循环水中高浓度的氟离子导致管道设备的加快腐蚀,缩短设备管道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效率。而且高浓度的含氟废水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长期饮用高氟水,可导致氟斑牙和氟骨症。在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性氟中毒,全国饮用水型地方氟病分布面积约220 万km2,我国70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因此有效脱除水体中的氟离子,有利于消除环境污染、 延长管道设备寿命,也是提升饮用水水质的关键。目前,脱除氟离子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沉淀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等。膜分离和离子交换法操作复杂,运行及维护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化学沉淀法处理后残余氟浓度高(15-20mg/L),难以达到排放标准,且易造成水中钙及碱度升高, 产生的污泥量大,脱水困难等;混凝沉降法受搅拌条件、沉降时间等操作因素及水中其他阴离子浓度的影响较大,出水水质不够稳定。吸附法具有吸附剂来源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春,柴立元,赵娜,杨志辉,王海鹰,李青竹,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