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碰焊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3786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碰焊的设备,包括一智能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夹线胶轮组和第二夹线胶轮组;一切刀组受裁切马达驱动,一单夹持器、一双夹持器和一方形碰焊槽一起受驱于智能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备可以全自动化的将导线裁切成尺寸一致的待用导线段,还可以在待用导线段的一端预先将线头外皮剥开一小段,等正式安装时再彻底剥掉,以防止线头散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全自动化的将待用导线段的待焊接线头制备成方形截面的形态,这样的形态在往焊点上焊接时,占地少,焊接牢靠,规范整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线的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导线切割和线头处理的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子设备在进行组装时,需要一些较粗的导线引流比较大的电流,这些导线在电子设备中的尺寸和形状都是要按设计来定型的,如果这些导线的数量很大,仅仅靠人工来制造这样的导线就会有长短不一、形状不一的现象频繁出现。如果需要将备焊接的线头处理成为方形截面的形状,那么加工的时间就会更长, 而且处理的线头也千差万别,成品率很低。现实的生产中,需要一种自动化设备来完成上述的工序,以期高效规范地加工这样的导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大电流导线长短不一、待焊接线头形状处理难度大的问题,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碰焊的设备,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诸多弊端。本技术是通过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设计制造一种自动碰焊的设备,包括一智能控制单元,连接并控制第一夹线胶轮组和第二夹线胶轮组;一切刀组受裁切马达驱动,并受驱于智能控制单元;智能控制单元还连接控制一单夹持器、一双夹持器和一方形碰焊槽;所述切刀组设置在第一夹线胶轮组和第二夹线胶轮组之间;所述单夹持器设置在第二夹线胶轮组的后面;所述双夹持器设置在单夹持器的一侧;所述方形碰焊槽设置在双夹持器的夹持范围内。所述单夹持器有一左一右两个夹持位置,在夹持起已剥导线的左位置,运行到送已剥导线的右位置。所述方形碰焊槽在夹持住已剥导线的留焊线头后,智能控制单元控制流过留焊线头溶化电流。所述方形碰焊槽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为金属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为陶瓷块;或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为陶瓷块,第三电极、第四电极为金属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的夹紧装置由智能控制单元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设备可以全自动化的将导线裁切成尺寸一致的待用导线段,还可以在待用导线段的一端预先将线头外皮剥开一小段,等正式安装时再彻底剥掉,以防止线头散乱;本技术的设备还可以全自动化的将待用导线段的待焊接线头制备成方形截面的形态,这样的形态在往焊点上焊接时,占地少,焊接牢靠,规范整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动碰焊的设备中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自动碰焊的设备中的待焊线头处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尽的描述一自动碰焊的设备如图1、图2所示。所述设备包括一智能控制单元,连接并控制第一夹线胶轮组2和第二夹线胶轮组3 ;一切刀组20受裁切马达驱动,并受驱于智能控制单元;智能控制单元还连接控制一单夹持器11、一双夹持器15和一方形碰焊槽7 ;所述切刀组20设置在第一夹线胶轮组2和第二夹线胶轮组3之间;所述单夹持器11设置在第二夹线胶轮组3的后面;所述双夹持器15设置在单夹持器11的一侧;所述方形碰焊槽7设置在双夹持器15的夹持范围内。所述单夹持器11有一左一右两个夹持位置,在夹持起已剥导线6的左位置,运行到送已剥导线6的右位置。所述方形碰焊槽7在夹持住已剥导线6的留焊线头61后,智能控制单元控制流过留焊线头61溶化电流。所述方形碰焊槽7的第一电极71、第二电极72为金属电极,第三电极73、第四电极74为陶瓷块;或第一电极71、第二电极72为陶瓷块,第三电极73、第四电极74为金属电极;所述第一电极71、第二电极72、第三电极73、第四电极74的夹紧装置由智能控制单元控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导线1的线头插入第一夹线胶轮组2,开启电源,智能控制单元工作;智能控制单元并根据已经设定好的前线外皮4长度,剥离长度,目标导线长度,留焊线头61长度,驱动第一夹线胶轮组2转动;在线头进入第二夹线胶轮组3的夹持时,一切刀组20位于设定的前线外皮4长度之处,第一夹线胶轮组2停止转动,切刀组20受裁切马达驱动,向前切入导线外皮厚度的距罔;然后第二夹线胶轮组3转动,将已经剥离的线前外皮4向前拉开设定好的剥离长度;然后切刀组20退刀,第一夹线胶轮组2、第二夹线胶轮组3开始转动,当导线1向前运行到在切刀组20处为目标导线长度时,两胶轮组停止,切刀组20受裁切马达驱动,向前切断导线;然后第一夹线胶轮组2、第二夹线胶轮组3回转,夹持待剥导线5回转,回转距离是4留焊线头61长度,使切口处于切刀组20之处,此时切刀组20受裁切马达驱动,向前切入导线外皮厚度的距离,第二夹线胶轮组3正向转动,将留焊线头61处的外皮剥离,使待剥导线 5成为已剥导线6;此时第二夹线胶轮组3正向转动,将已剥导线6送出,一单夹持器11的夹爪夹持已剥导线6,然后将已剥导线6移动位置,送到双夹持器15的左爪151能够夹到的位置;此时,双夹持器15的左爪151夹起已剥导线6,双夹持器15水平右向移动,将已剥导线6的留焊线头61置入方形碰焊槽7之内;此时,留焊线头61被方形碰焊槽7夹紧,方形碰焊槽7通过融化电流,使留焊线头 61溶化被定型为方形,此时的已剥导线6变为目标导线8 ;此时此时单夹持器11回到初始位置,去夹持下一个已剥导线6 ;然后双夹持器15 松开左爪151,双夹持器15水平左向移动,准备用左爪151夹持下一个已剥导线6,此时双夹持器15的右爪152夹住目标导线8 ;方形碰焊槽7松开目标导线8 ;待双夹持器15又一次右向移动时,右爪152将目标导线8送出,目标导线8落入成品位置。所述智能控制单元控制驱动裁切马达、第二夹线胶轮组3、单夹持器11、双夹持器 15、方形碰焊槽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碰焊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一智能控制单元,连接并控制第一夹线胶轮组(2)和第二夹线胶轮组(3); 一切刀组(20)受裁切马达驱动,并受驱于智能控制单元; 智能控制单元还连接控制一单夹持器(11)、一双夹持器(15)和一方形碰焊槽(7); 所述切刀组(20)设置在第一夹线胶轮组(2)和第二夹线胶轮组(3)之间; 所述单夹持器(11)设置在第二夹线胶轮组(3)的后面; 所述双夹持器(15)设置在单夹持器(11)的一侧; 所述方形碰焊槽(7)设置在双夹持器(15)的夹持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碰焊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夹持器(11)有一左一右两个夹持位置,在夹持起已剥导线(6)的左位置,运行到送已剥导线(6)的右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碰焊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碰焊槽(7)在夹持住已剥导线(6)的留焊线头(61)后,智能控制单元控制流过留焊线头(61)溶化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动碰焊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碰焊槽(7)的第一电极(71)、第二电极(72)为金属电极,第三电极(73)、第四电极(74)为陶瓷块;或第一电极(71)、第二电极(72)为陶瓷块,第三电极(73)、第四电极(74)为金属电极;所述第一电极(71)、第二电极(72)、第三电极(73)、第四电极(74)的夹紧装置由智能控制单元控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碰焊的设备,包括一智能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夹线胶轮组和第二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守利宋连辉万静
申请(专利权)人:意拉德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